博物館也能雲遊,數字化讓文物插上“翅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許建立

未來的博物館長啥樣?文化遺產能給人們帶來哪些新的驚喜?在這個充滿遐想的提問裡,數字技術已經給了我們部分答案。近些年來,在科技的加持下,眾多文物場所在數字化方向一路高歌,在藏品展示、“雲展館”文創開發等領域“腦洞大開”,為廣大觀眾、遊客提供了更多的旅遊參觀、娛樂消費等方面的文化供給。

如果有一天我想看敦煌壁畫、遊雲岡石窟,我會先開啟手機或電腦上的某一網頁,“雲參觀”一圈後,然後再決定接下來的旅程。這樣選擇的背後,是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建設。

博物館也能雲遊,數字化讓文物插上“翅膀”

人們可以在“數字敦煌”網站雲遊莫高窟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的敦煌,該以怎樣的姿態再度擁抱世界,成為敦煌文化傳播的重大課題。影像和計算機技術,為敦煌文化打開了一扇大門。早在上世紀80年代,高校與科研機構聯合拉開了敦煌石窟數字化的帷幕。相比修修補補,這些文物數字化之後,將以嶄新的影像方式存在於數字空間。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畢竟,735個洞窟、4。5萬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跨過千年的時間長河,敦煌為人們創造出一個龐大的“敦煌宇宙”。如果這個“宇宙”觸網,以數字化的方式成為網際網路世界的一部分,其本身就是一個奇蹟。不過,這樣的工程量是巨大的。“給佛拍照”,是石窟數字化最簡明的解釋。在昏暗的洞窟中,專業人員對文物進行拍攝,然後利用計算機技術,將數量龐大的照片逐一比對、拼接和修正。

如今,開啟“數字敦煌”網站,參觀者可以輕點滑鼠,開啟部分洞窟的全景漫遊模式。從“數字敦煌”的簡介中,我們能看到專案的雄心: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文物保護理念,對敦煌石窟和相關文物,進行全面的數字化採集、加工和儲存,將已經獲得或將要獲得的影象、影片、三維等多種資料和文獻彙集起來,構建一個多元化和智慧化相結合的石窟文物數字化資源庫。

近日,敦煌研究院數字化研究所負責人分享敦煌的數字化探索時表示,數字化的最終目標是永久儲存,持續利用,從1999年至今,敦煌數字化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發展期、成熟期和創新期。在敦煌研究院數字化研究所所長俞天秀看來,整個數字化探索嘗試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關鍵技術問題,特別是資料檔案的管理,目前30年的資料量已達400TB了,這些資料如何儲存好,如何透過不同的媒體手段利用好,成為當下非常重要的研究點。

目前,敦煌研究院做了30年才做到200個洞窟數字化的採集,還有好多洞窟尚未完成。如何能夠更快地把莫高窟以及敦煌管轄的六個石窟永久記錄下來,是現在面臨的難點和挑戰。

根據統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石窟寺及石刻超過三百處。這些有關“石頭”的藝術瑰寶石延綿近千年,自然的風沙是它們的“夥伴”,更是它們的存世隱患,風化、滲水等因素,以及歷史上的人為破壞、被盜流失等,都可能時刻讓石窟面目全非。

在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中,雲岡石窟是個範例,值得諸多省份借鑑。雲岡石窟的守護者正透過數字化的方式,挽留這些精美而歷經滄桑的佛像,透過數字化技術,將石窟的資訊全部記錄、重現在數字空間裡,再利用3D列印,把這些洞窟的精髓展現在世人面前。

博物館也能雲遊,數字化讓文物插上“翅膀”

3D列印的雲岡石窟大佛

在雲岡石窟數字化保護的時間軸上,2003年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年份,雲岡研究院正式啟動三維數字化研究工作,之後在2005年,雲岡石窟外立面採集成功,完成了雲岡石窟第一張釐米級精度外立面正射影像圖,並繪製了第一張外立面線圖。這是中國石窟寺第一張完整的外立面正射影像圖。

雲岡數字化起步不能說最早,卻正在實現“彎道超車”。在一開始,雲岡石窟曾經想借用敦煌的數字化採集方法來做,但卻走了彎路,因為敦煌數字化的物件主要是壁畫,而云岡石窟的主體是高浮雕造像。“山是一座窟,窟是一座山。”這是雲岡石窟數字化面對的首要現實。這就導致雲岡每一個洞窟的資料採集與建模都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縱觀雲岡石窟的數字化保護,“數字雲岡”是一個誘人的說法。其實,那些高深的數字技術,對於普通人來說,確實難以看明白,資料再多,也比不過“想看”時的那種獲得感。

這十幾年來,“數字雲岡”實現的路徑裡,服務公眾是重要一環,畢竟,再好的技術也是要為人服務的。3D大佛像的誕生就是一個奇妙的旅程:先對石窟進行影像掃描和資料採集,再透過計算機夜以繼日的複雜運算,形成三維模型,然後3D印表機將三維模型的資料,列印成數百個立體模組。其後,美術師與工人師傅一起,為與洞窟等大的十幾米高3D模型上色。這一過程,可以用“壯觀”來形容。如今,被數字化“複製”的雲岡大佛像,走出了大山,走進青島、北京、杭州等地,讓世界看到了雲岡石窟的藝術魅力。

為長久保留石窟寺文化遺產,加強絲綢之路沿線石窟寺的保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於2020年10月啟動了“數字重生——絲綢之路沿線石窟寺數字化保護專案”。該專案計劃選取絲綢之路沿線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石窟寺為實施物件,主要進行洞窟數字化、虛擬修復、數字迴歸、展覽展示、公眾教育等方面的探索,首批將與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開啟合作。希望透過專案的探索,能夠切實為石窟寺數字化保護做出可借鑑的模式。

隨著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線上博物館,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雲遊”博物館。不過,那些高畫質全景大圖、亦莊亦諧的文字介紹和影片展示,總是感覺少點味道。所謂的“雲遊”能走多遠,這還得看一眾博物館的“技術誠意”。

要說如今在網上哪家博物館最紅,當首推故宮博物院。與大多數博物館主打藏品不同的是,故宮建築本身以及那些自帶流量的古代皇家用品就是它最大的看點。在同類的博物館網站中,故宮博物院算得上是翹楚。進入官網,你可以查詢觀看館內的珍稀藏品,每樣藏品都可以放大觀看細節。

博物館也能雲遊,數字化讓文物插上“翅膀”

數字故宮

今年4月2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強化文物科技支撐;實施石刻文獻檔案數字化專案;整合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重要考古發現、館藏文物數字化資訊,2025年建成“文物山東”雲展館。運用AR、VR、數字動畫等增強參觀者感知體驗,2025年實現全省開放文物點、館藏珍貴文物全覆蓋。

對文保機構來說,強化文物科技支撐,特別是文物的數字化保護,絕非一日之功,更需要久久為功,考驗的不只是決心,更是文化綜合實力的展現。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世界記憶”工程將數字技術帶入到全球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之中。博物館的數字化浪潮,正在改變著全世界博物館的服務方式,到如今,已經積累了一大批寶貴的數字資源。

讓博物館成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一部分,這不僅是目標口號,也是博物館數字化的發展方向。打造“雲遊博物館”,並非簡單直接地將線下展覽搬到網上,相關方需要在視覺呈現、展品設計、觀眾互動等方面整體設計,這些都需要資金、人才等的支援。目前來看,與一些起步快、資金相對充足的大型博物館相比,中小型博物館在這輪數字化發展中還有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