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的法師 || 釋本性老師的慈善踐行

“平民的法師”不是自封,而是他人的評價。

本性禪師自2004 年升座開元寺方丈後,就實施了一項重大的改革,為了方便香客、遊客入寺,入門、請香、用餐三免費,體現了開元寺的守真守誠。

平民的法師 || 釋本性老師的慈善踐行

▶▶發起成立福州開元志業文教慈善基金會。

進寺,無需憑票,可自由出入。寺院備有幾種香,任取,香客如一定要自願付費,則隨緣多少自己放入功德箱即可。用餐時間,寺院備有自助便餐,不論認識或不認識的信徒,只要有需要,就免費提供。如餐不足,也儘可能地臨時提供些麵食之類的食物。

不知這是不是在全國寺院中率先實行的,但至少在福建是獨一無二的。

平民的法師 || 釋本性老師的慈善踐行

▶▶開元寺於每年重陽節連續舉辦千叟宴,讓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品嚐。

此舉引發了各方壓力。

某些部門出面交涉,是不是少收一點,哪怕是象徵性地收5塊錢?福州開元寺畢竟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收門票有利於控制人流量,有利於文物保護;僧侶竊竊私語,請香不用香錢,會不會“衣食無著”?敞開山門免費用餐,來者不拒,會不會“坐吃山空”?教界也有來函質問:寺院買門票天經地義,你小廟不買票也罷,卻讓我們置於何地?情何以堪?

平民的法師 || 釋本性老師的慈善踐行

▶▶釋本性老師到孤兒院看望慰問孤兒。

本性禪師迴應道,門票的收入,雖解決了寺院建造修繕資金困難的一些問題,但也阻斷了一些有心向佛者的信心與慧命;出售香燭,無可厚非,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赤貧者止步於佛門前;入寺用餐,收點費用,合情合理,不過,信眾來寺朝禮,還因此得回家用餐,造成了一些不方便。

傳統寺院並沒有門票一說,它只是時代產物。

滄海桑田,曾經的皇家寺院,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就應當轉化為平民寺院,親近於民,服務於民。

平民的法師 || 釋本性老師的慈善踐行

▶▶賑災斯里蘭卡,慰問災民。

信仰是永遠的,信仰者也是永遠存在的。

寺院如果靠香火牟利,其弊端是對信眾心靈與信仰造成的衝擊,使他們對宗教的純正性、神聖性產生了複雜的心理,甚至是信仰危機。

傳統寺院是不賣門票的。為契合傳統佛教精神、給信眾信仰提供實踐的便利,福州開元寺實行三免費原則。與其說是寺院改革,不如說是迴歸傳統。

佛教是從印度傳過來的,印度是託缽制,而中國是自養制。

平民的法師 || 釋本性老師的慈善踐行

▶▶釋本性老師上醫院看望慰問殘障人員。

寺院的自養,是靠商業經營,還是宗教修持?本性禪師認為,宗教是公益性的團體,不應以盈利為目的,而應把修持作為宗教自養的首要出路,其核心是固化寺院信仰的系統,高舉信仰的旗幟,創造宗教性財富、精神性財富、文化性財富,從受益者中獲取生存與發展的必需品。而其他的方法則是輔助,切不可本末倒置。

自本性禪師升座方丈即日起,就把一副楹聯懸掛在開元寺的門口:

“以佛心導正人心,迴歸信仰;以佛道輔正世道,重建道德。”

平民的法師 || 釋本性老師的慈善踐行

▶▶為殘疾人捐贈輪椅。

寺廟用款可以捉襟見肘,但普度眾生當應盡心盡力,從此,“平民的法師”不脛而走。實踐證明,本性禪師的理念是對的,開元寺聲譽日隆,香火年旺一年。

出家人慈悲為懷,普度眾生。本性師認為,普天之下的百姓特別苦,我所做的是服務、普度百姓,度人即度己,救人即救已。當然也度富人,是用富人的錢,去幫助更多的窮人。

善哉!在這煙花繁華之地,依然掩藏著一方淨土,仍然保持、傳揚著佛家至善至仁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