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L-39反坦克步槍,分明是一門小型火炮,考驗射手的時候到了

按照國際大部分國家、地區的劃分標準,20毫米口徑是槍和炮的分界線,低於此數值的就是槍,達到以及超過此數值的就是炮。不過偶爾也有例外,二戰前芬蘭研製的反坦克武器L-39就達到了20毫米口徑,但人們習慣上仍然將其稱為反坦克槍。

芬蘭L-39反坦克步槍,分明是一門小型火炮,考驗射手的時候到了

芬蘭的反坦克步槍起步較早,一戰結束後就在毛瑟M1918反坦克步槍的基礎上進行研製,但是到了30年代,隨著坦克技術的發展,芬蘭需要穿甲能力更強的反坦克槍,但軍方認為13。2毫米口的武器擁有足夠的穿甲能力,同時也能保證武器輕巧,射速可靠,設計單兵使用的20毫米反坦克武器將受制於尺寸,彈藥無法獲得足夠高的初速度,然而設計師Aimo Lahti認為在保證武器便攜性的同時,有辦法提高武器的穿甲能力。

最後還是設計師妥協了,他同時設計了13。2毫米和20毫米兩款反坦克槍,並在1939年進行了廣泛的測試,實驗證明20毫米反坦克槍具有更好的作戰能力,之後該槍被命名為Lahti(拉赫蒂)L-39。

芬蘭L-39反坦克步槍,分明是一門小型火炮,考驗射手的時候到了

L-39既然口徑達到20毫米,它的體格就難免顯得笨拙,至少比起其他更小口徑的反坦克槍更加笨拙,它重49。5千克,無法單人持抱,行軍一般需要2人拖曳或者用一匹馬拖曳,當然有汽車的話更好,為此槍支還專門設計了可供冬季拖曳使用的雪橇。

槍支採用導氣式原理,半自動射擊,導氣活塞位於槍管下方,因為其後坐力彈簧強度很高,幾乎無法像常規槍械一樣拉栓上膛,所以設計師設計了一個簡易的旋轉曲柄,射手透過向前搖動把手再返回,就能實現上膛。

芬蘭L-39反坦克步槍,分明是一門小型火炮,考驗射手的時候到了

巨大的彈匣可以容納10發子彈,彈匣插口位於槍支上方,彈匣上開有縫口,可以由彈藥手觀察剩餘彈量,空彈殼會從槍身下方猛烈地彈出,槍管上安裝了帶孔的木質護套,以在緊急時刻讓射擊小組能直接持握槍管轉移。

為了降低巨大的後坐力對射手的傷害,除了在槍托、握把等地方設定大量的護墊、橡膠緩衝墊等,槍口處還有一具扁平的五孔制退器,開槍的時候比較震撼,燃氣外洩時頗有大炮的樣子。然而就算如此,該槍射擊時巨大的後坐力仍然是射手的一大考驗,其理論最大射速達到了30發每分鐘,實際上射手在每次開槍後都需要一點時間來緩和一下,完全無法以理論射速進行射擊。

芬蘭L-39反坦克步槍,分明是一門小型火炮,考驗射手的時候到了

瞄具為機械式,在槍身的左側,瞄準距離在200~1400米之間,這種設計意味著左撇子無法使用這把槍。

穿甲能力是L-39的重要指標,是衡量它是否能夠服役的標準之一。相對於當時芬蘭研製的13。2毫米彈藥來說,L-39的穿甲能力確實更強,它在100米距離上能擊穿20毫米鋼裝甲,在500米距離上擊穿16毫米鋼裝甲,1000米距離上則為12毫米,且精度很高。

芬蘭L-39反坦克步槍,分明是一門小型火炮,考驗射手的時候到了

說L-39優秀其實不過是芬蘭內部對比,在差不多同一個時代橫向對比則明顯差了不少,比它晚2年問世的PTRD-41採用14。5毫米口徑,在500米距離上能夠擊穿25毫米鋼裝甲,發射鎢芯穿甲彈時在100米距離上甚至能擊穿40毫米鋼裝甲。

當然我們後世評價它的種種缺陷,這在當時的芬蘭來說都不是問題,重點為它是當時芬蘭最好的選擇,也是經過前期實戰檢驗的,證明對T-26這些輕型坦克有著很好的破壞力。

芬蘭L-39反坦克步槍,分明是一門小型火炮,考驗射手的時候到了

L-39反坦克槍重49。5千克,全槍長2。2米,其中槍管長1。3米,它在蘇芬戰爭期間得到重視,之後加緊生產成為芬軍反坦克小組的制式裝備,因為其比較笨重,被士兵們稱為“ Norsupyssy”(大象槍)。

在二戰中,L-39隨芬軍一起參與東線戰鬥,但很快就因為坦克裝甲的升級降低了作用,轉而攻擊一些輕型裝甲車輛或者卡車、普通掩體等目標,還開發了一種全自動的防空型號,採用15發的彈匣供彈。

芬蘭L-39反坦克步槍,分明是一門小型火炮,考驗射手的時候到了

到二戰結束時仍有少數L-39在服役,充當反器材武器使用了一段時間,有不少的L-39被打包出售到了北美民間,據說有超過1000支槍和20萬發子彈被運抵北美,每支槍搭配8個彈匣和100發彈藥,以及必要的維護工具,單套總價不超過1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