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社恐"成為年輕人的時代流行病

□梁洪汝

在現今的生活中,“社恐”一詞我們並不陌生。近日的報告顯示,一則#年輕人社恐的原因有哪些#登上熱搜榜,閱讀次數高達三百萬有餘。近日的一項面向全國大學生開展的問卷調查顯示,80。22%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存在輕微“社恐”;6。9%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有比較嚴重的“社恐”;0。64%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有嚴重的“社恐”。

八成受訪大學生認為自己輕微“社恐”這一高比率的結果,迅速引起了大眾的關注和討論。然而,他們究竟是真正存在著“社恐”,還是為了不想社交的託辭?

“社恐”是社交恐懼症的簡寫,原意是指患者過分害怕在他人面前做事,或者在公共場合進行社交活動,若將他們暴露在這種環境中,會產生焦慮或驚恐發作。其真實含義與當前的網路流行語“社恐”其實是有出入的。這猶如用“百度看病”,真“社恐”還是假“社恐”沒有嚴謹的界定。

大學生為什麼存在“社恐”?害怕場合尷尬、害怕失言、害怕他人的過度關注等,不一而足。“面對面相視卻寡言,話匣子打不開,強行撐起場合變得十分疲憊,為何還要繼續社交?”這是大部分人的心理狀態。反觀他們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和共同話題,例如嗑cp、聊偶像、談動漫,馬上侃侃而談,從宇宙起源說到宇宙毀滅。這並不是心理學意義上的社交恐懼。

縱觀現實,似乎許多大學生認為不社交、少社交是正確的。然而,不社交失去的恐怕更多。近日某高校考研,卻無人提醒某同學考研報名。社交少,喪失的機會就會增多,更不用說未來的人生中,缺乏老師同學的人脈支援,你將會喪失多少機會。

從不願社交到真正成為社交恐懼者,其危害比我們想象的更嚴重。首先是社會功能的損害,嚴重的可能完全喪失工作、生活的能力。著名的黑屋子實驗具體展現了真正社恐後的生活狀況,即“感覺剝奪”。當人與外界環境刺激處於高度隔絕的特殊狀態一定時間後,外界的聲音刺激、光刺激、觸覺刺激都會發生某些病理心理問題;其次是長久處於一個社交恐懼的狀態,由於長久的緊張,會激發其他的心理疾病,例如:雙向障礙、躁狂抑鬱症、抑鬱障礙、廣泛性焦慮等。同時伴發軀體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如果長久的焦慮、恐懼得不到緩解,會出現吃安眠藥、酗酒等不良依賴。

我們可以透過許多療法克服“害怕”情結。但是一旦害怕社交達到一定程度會演變成為真正的社交恐懼症,不能抱著“這不是病,這只是想太多”的想法,有必要及時就醫。當然對絕大多數大學生而言,切不要讓社交恐懼成為逃避問題的託辭,更不要讓“社恐”成為一場年輕人的時代流行病。

作者:梁洪汝

編輯:陳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