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一農民為娶媳婦,上交“傳家寶”,專家派人將農民家包圍

導讀:陝西擁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地下文物第一大省,尤其是關中平原地區的一些農村,很多農民在種田時,經常會挖出文物。在改革開放以前,農民挖出文物一般都會主動上交到博物館,得到一塊獎狀或是一面錦旗,就非常高興。

但是改革開放之後,全國興起了文物收藏的熱潮,大量的文物販子湧入農村,高價收購他們手中的出土文物,這給博物館的文物徵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現在陝西省博物館儲存的4件西周時期的國寶,其徵集過程就充滿了刺激和戲劇性。

陝西一農民為娶媳婦,上交“傳家寶”,專家派人將農民家包圍

1999年的夏天,陝西省博物館突然來了一個年輕人,他拿出一張照片給工作人員,說上面的青銅器是爺爺留下來的“傳家寶”,想讓博物館的文物專家鑑定一下,是不是文物值不值錢?

博物館的專家一眼就認出照片上的青銅器是一件簋,是古人用來盛放食物的容器,到了商周時期成為了祭祀用的重要禮器。通過了解,工作人員得知這位年輕人是扶風縣人,因為自己結婚家裡沒錢翻蓋房子,所以父親就拿出來一件青銅器讓他找地方賣了換錢娶媳婦,至於青銅器的來歷,父親只告訴他是爺爺傳下來的。至於爺爺是怎麼得到這寶貝的,年輕人也不太清楚。

陝西一農民為娶媳婦,上交“傳家寶”,專家派人將農民家包圍

在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要求下,第二天年輕人帶來了青銅簋的蓋子,當專家看到蓋子內部密密麻麻的銘文之後興奮不已。經過統計銘文一共有120個,內容記載的是西周國王在錄宮冊命宰獸的全過程,這將對西周時期的歷史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物佐證,是極其珍貴的一件國寶。

得知這件青銅器是難得一見的國寶之後,年輕人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能夠得到鉅額的物質補償才能將文物上交,這讓博物館有些始料未及。

陝西一農民為娶媳婦,上交“傳家寶”,專家派人將農民家包圍

之後陝西考古研究所和青銅器研究專家再次對青銅簋的蓋子進行了鑑定,確認是一件西周時期的青銅國寶,並且還發現它與儲存在周原博物館的一件青銅簋完全一致,不論大小、形制、材質,就連銘文都基本相同,因此專家推斷這兩件青銅簋應該是同一組青銅禮器。

想到這裡,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立刻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如果青銅簋是這位年輕人在地下挖出來的,那麼絕不可能就是一件或兩件,在他的家中很可能還有其他青銅器。於是博物館立刻派出人手趕到扶風縣,找到了這位年輕人,並向他和家人宣傳了文物保護方面的知識。

陝西一農民為娶媳婦,上交“傳家寶”,專家派人將農民家包圍

經過耐心開導,年輕人說出了青銅器的來歷,原來70年代,他爺爺在田地裡挖水渠時意外挖出了青銅器,當時他沒有聲張將青銅器拿回家後一直埋在柴房下面,在臨死前告訴了自己的父親。後來到了97年,他要去外面打工沒有路費,父親第一次告訴了他青銅器的事,於是他挖出來一件交到了周原博物館,並且得到了一些獎勵。

聽到這裡,博物館的專家心中暗喜,果然是出土於同一個地方的青銅器。可當工作人員要他們說出一共有幾件青銅器時,父子二人卻總是含糊其詞不想說。期間年輕人表示,如果博物館給的錢太少,那他就賣給文物販子,前天還有人上門說要出20萬買他的青銅簋。

陝西一農民為娶媳婦,上交“傳家寶”,專家派人將農民家包圍

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為了避免文物被賣給文物販子,他們決定加派人手對他家進行了包圍和監視,並且就吃住在村裡以免文物被賣掉。同時不斷的派人向他們宣傳文物保護法,告訴他們地下挖出來的文物都應該主動上交國家。並且專家表示,當時西周時期卿大夫一級的陪葬制度應該是“五鼎四簋”,所以跟這兩件青銅器一起出土的肯定還有另外兩件青銅簋或是青銅鼎。

最後在萬般無奈下,父子倆說出了實情,當年老人在水渠中確實挖出了4件青銅簋,之前交給了周原博物館一件,現在還有3件全部上交。經過鑑定,這4件青銅簋是西周時期的一組禮器,2件有銘文,2件沒有銘文,是難得一件的國寶重器。

參考文獻:《考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