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姓“口袋沒錢”,企業“生意慘淡”,中國賺的錢都去哪了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經濟水平上升了一個臺階,一路高歌猛進的情況下,老百姓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不少,無論是收入還是存款水平都有了新的突破。幾十年前,“萬元戶”就算中產的標誌了,如今家家戶戶的一套房子可能都已經超過百萬了,老百姓們真正實現了“奔小康”。

老闆姓“口袋沒錢”,企業“生意慘淡”,中國賺的錢都去哪了

雖然相較於貧困年代,現在人的生活條件已經非常好了,但是身邊依舊有人每天抱怨沒錢,明明大家每天都起早貪黑地進行工作,有些人的月工資也不低,為什麼既沒攢下錢,花唄借唄還欠了一屁股錢呢?除了個人沒錢之外,就連企業也都在抱怨沒錢。那麼問題就來了,明明社會都在進步,甚至中國都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個人和企業卻喊著沒錢,錢去哪了?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整個中國的財富是誰創造的。很多人單純地認為,是咱們上億勞動者創造的。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準確,財富並不是由個人或者部分群體創造的,而是由勞動者、企業和集體一起創造出來的。

老闆姓“口袋沒錢”,企業“生意慘淡”,中國賺的錢都去哪了

以上的這個這個問題從根本上就以偏概全了,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真的“沒錢”,人對於金錢的慾望是永遠不會滿足的,可能身價千萬甚至上億的人也都在抱怨自己“沒錢”,但是你能真的認為他沒錢嗎?對於企業來講也是一樣,可能一家企業想要併購另一家,需要上億資金,賬面上卻沒有這麼多流動資金,這屬於一種“沒錢”,但是企業週轉過來之後,實現併購了,這又是一種“有錢”了。所以企業抱怨不賺錢,大家不要光看業績,也要看其他方面的發展。

老闆姓“口袋沒錢”,企業“生意慘淡”,中國賺的錢都去哪了

總體來看,雖然貨幣處於超發的狀態,通貨膨脹率也高於工資的上漲水平,但是總體的財富值是會越來越高的,市面上的錢也會越來越多,老百姓之所以抱怨手頭沒錢,和金錢的流通性有關。之前網上就有一個段子很形象的形容:張三付了酒店押金500元,酒店老闆用這500元支付了工人工資,工人拿著500元還了借鄰居的錢,鄰居用500元正好付了吃飯錢,最後張三退房後,老闆又將這500還給了他。乍一看每個人的財富都沒變動,或者換取了等價的物品,但是所有的債務都還清了,這就是金錢的流通性了。

老闆姓“口袋沒錢”,企業“生意慘淡”,中國賺的錢都去哪了

老百姓們覺得自己手頭錢不多,就是因為錢的流通性還不夠,大部分人為買房掏空了積蓄,導致失去了消費能力。娃哈哈的老闆宗慶後曾經表示,中國的經濟發展主要靠的就是4億中產階級人群在消費,如今中產已經飽和,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已經步入以前了,想要刺激經濟,就要從剩下的10億人身上著手,提高他們的收入,增加消費能力,這樣就能推動經濟的發展了。

老闆姓“口袋沒錢”,企業“生意慘淡”,中國賺的錢都去哪了

而如何能讓10億人產生消費能力呢?首當其衝自然是幫他們緩解壓力了,而當下最大的壓力就是購房了。很多家庭雖然收入沒達到中產,但是一家幾口人的收入加起來吃穿住行還是很瀟灑的,但是買了一套房子之後就不一樣了,首付掏空了家底,每個月還有幾千元的固定月供在那,很多家庭的日子就開始過的緊張起來了。

所以你覺得如果不用擔心買房子問題,你是有錢還是沒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