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太沖穴的功效與作用,有熄肝風,清頭目,理下焦的作用~ ~

太沖穴的功效與作用

太沖穴具有平肝洩熱,舒肝養血,清利下焦的功效。

太沖穴有熄肝風,清頭目,理下焦的作用[1]。

太沖穴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平肝熄風、降逆止嘔、滋養肝陰、補益肝血、活血化瘀、清利下焦溼熱之功效,是治療肝膽疾病的要穴之一[2]。

太沖穴是足厥陰肝經的原穴,是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五臟有疾也,當取之十二原。”且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原理,太沖穴的主要功能是調節肝臟和肝經的虛實,臨床上既可用於肝陽上亢、肝膽火旺或肝風內動引起的肝經實證,也可治療肝血虧虛、肝陰不足導致的各種虛證。[2]

太沖穴系肝經之原穴,為肝經的通道所在,原氣所居之處,有疏肝理氣、通絡和血之功[3]。

太沖穴主治病證:

太沖穴主治肝腎、少腹、前陰及神志等疾患:如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崩漏,難產,乳癰,陰痛,精液不足,狐疝,遺尿,癃閉,淋病,嘔吐,胸脅支滿,繞臍腹痛,浮腫,便秘,飱洩,頭痛,眩暈,目痛,喉痛,嗌幹,口渴,厥心痛,筋攣,腳軟無力,腳氣紅腫,五趾拘急,腰背疼痛,腋下腫,瘰癧,目赤腫痛,口喎,脅痛,疝氣,癲癇,嘔逆,小兒驚風,下肢痿痺,咽痛,目赤,癇疾,青盲,近視,面癱,咽喉幹痛,耳鳴,耳聾,中風,胃痛,腰痛不可俯仰,咳逆納差,大便困難或溏瀉,咽痛喉痺,陰縮,現代又用太沖穴治療高血壓,肝炎,膽囊炎,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血小板減少症,乳腺炎,失眠,脅肋脹痛,黃疸,遺溺,尿閉,遺精,閉經,滯產,高血壓,精神分裂症,頭痛頭暈,失眠多夢,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收縮不全,泌尿系感染,腹痛腹脹,心絞痛,胸肋脹痛,腸炎,頸淋巴結核,四肢關節疼痛,下肢痙攣,各種昏迷等。

太沖穴主治肝腎、少腹、前陰及神志等疾患:如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崩漏、難產、乳癰、陰痛、精液不足、狐疝、遺尿、癃閉、淋病、嘔吐、胸脅支滿、繞臍腹痛、浮腫、便秘、飱洩、頭痛、眩暈、目痛、喉痛、嗌幹、口渴、厥心痛、筋攣、腳軟無力、腳氣紅腫、五趾拘急、腰背疼痛、腋下腫、瘰癧等[1]。

太沖穴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口喎、脅痛、遺尿、疝氣、崩漏、月經不調、癲癇、嘔逆、小兒驚風、下肢痿痺[9]。

太沖穴主治頭痛,眩暈,咽痛,目赤,小兒驚風,癇疾,月經不調[3]。

太沖穴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青盲,近視,面癱,咽喉幹痛,耳鳴,耳聾;中風,癲癇,小兒驚風;疝氣,遺尿;月經不調,崩漏;嘔逆,胃痛;腰痛不可俯仰,下肢痿痺[7]。

現代又多用太沖穴治療高血壓、肝炎、膽囊炎、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血小板減少症、乳腺炎等[1]。

太沖穴主治頭痛,眩暈,失眠,癲癇,目赤腫痛,脅肋脹痛,黃疸,疝氣,遺溺、尿閉,遺精,崩漏,閉經,滯產,小兒驚風,腳軟無力,以及肝炎、高血壓、精神分裂症等[6]。

神經系統疾病:高血壓,頭痛頭暈,失眠多夢。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收縮不全,遺尿,癃閉,淋病,陰縮,泌尿系感染。

消化系統疾病:腹痛腹脹,咳逆納差,大便困難或溏瀉。

五官科疾病:目赤腫痛,咽痛喉痺。

心血管系統疾病:心絞痛,胸肋脹痛。

外科疾病:疝氣,乳癰,腸炎,頸淋巴結核。

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減少症,四肢關節疼痛,肋間神經痛,下肢痙攣,各種昏迷。

灸法:

可灸[1][7][9]。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6]。

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太沖穴的配伍:

太沖配合谷,稱為四關穴,有鎮靜安神,平肝熄風的作用,主治頭痛,眩暈,小兒驚風,高血壓。

太沖配合谷,稱為“四關”,有鎮靜安神、平肝熄風的作用,用於治療頭痛、眩暈、小兒驚風、高血壓[7]。

臨床上太沖與合谷相配,稱“開四關”,主治痺痛和神經系統疾病[1]。

太沖配足三里、中封,有舒筋活絡的作用,主治行步艱難。

太沖配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治行步艱難[7]。

太沖配氣海、急脈,有疏肝理氣的作用,主治疝氣。

太沖配氣海、急脈、大敦,治疝氣[7]。

特效按摩:

按揉太沖穴,對除焦慮有特效[8]。

肝氣旺於春,故應以養肝為主,可每天按摩太沖10~30分鐘[8]。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痓互引善驚,太沖主之。嘔厥寒,時有微熱,脅下支滿,喉痛,嗌於,膝外廉痛,淫濼脛酸,腋下腫,馬刀瘻,唇腫,吻傷痛,太沖主之。環臍痛,陰騫,兩丸縮,腹堅痛不得臥,太沖主之。暴脹,胸脅支滿,足寒,大便難,面唇白,時嘔血,太沖主之。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羸瘦,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怏快,太沖主之。狐疝,太沖主之。飧洩,太沖主之。黃疸熱中,善渴,太沖主之。男子精不足,太沖主之。女子疝,及少腹腫,溏洩,癃,遺溺,陰痛,面塵黑,目下眥痛,太沖主之。女子漏血,太沖主之。

《千金翼方》:不得溺,灸太沖五十壯。虛勞浮腫,灸太沖百壯。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胸脅支滿,足寒大便難,嘔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兒卒疝嘔逆。

《針灸大成》:女人漏下不止,太沖、三陰交。

《醫宗金鑑》:主治急慢驚風,羊癇風證,及咽喉疼痛,心胸脹滿,寒溼腳氣,行痛步難,小腹疝氣,偏墜疼痛,兩目昏暗,腰背疼痛等證。

(宣告:本文僅供學習、參考,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切勿盲目嘗試!!!本文所有資訊僅供參考,不做診斷、治病和使用的根據。本文致力於提供正確、完整的健康資訊,但不保證資訊的正確性和完整性,且不對因資訊的不正確或遺漏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 本文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不能替代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建議,如自行使用本文資料發生偏差,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