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對待老人最好的朝代,給老人4大特權,官員不遵守也會被處死

漢族自古以來便是以禮樂著稱,自周公制禮做樂,孔子推行仁政,發展至漢代,儒家文化已經一定的完善,其中最為人稱道的,便是對年長者的尊重。先秦孟子便曾說過,他夢想中的盛世,“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而禮記中的大同社會,也有一條關於老人的標準:“老有所終”。也就是,年長的人可以被人尊重,安享餘年。那麼這個社會一定程度上,必定是盛世。漢代便是這樣的一個盛世,堪稱是史上對待老人最好的朝代。律法規定,只要到了一定的年齡,老人們便可以得到許多優厚的待遇,漢朝給老人4大特權。一、可杖入官邸。古代等級關係非常森嚴,尊卑行為都要有嚴格的規定,一般人進入官邸之前,是要行禮作揖,小步快趨的。

史上對待老人最好的朝代,給老人4大特權,官員不遵守也會被處死

並且不可以四處張望,不可以抬頭,不可以直視尊者等等。去衙門告狀,無論對錯,都要打上一百殺威棒。以卑告尊,無論尊者行為如何惡劣,卑者都要滾釘板,全身血肉狼籍。但是,只要老人到了規定的年紀,便可以扶著柺杖直接走入官府,他們的地位甚至與當地官員的地位相當。一般人見到老人都要低頭行禮,而如果有虐待老人的現象出現,則會嚴刑酷法,嚴重者會被砍頭。二、衣食供養與免去徭役。高祖建國,便頒發了律法。規定只要到了五十歲,便可以和縣令一起擔當教化的責任,帶領縣上百姓積極向善,推行仁政。老人所在的家庭會減輕徭役,甚至免去。

史上對待老人最好的朝代,給老人4大特權,官員不遵守也會被處死

並且每年的十月,還會有官府播與糧食。以免去饑饉,而孝子賢孫,則會被當地官府上報朝廷,給予表揚與彰顯。文景時期,天子下發命令:“老不食肉,無以飽腹,不衣帛,無以暄身。不賜予糧布,子孫將不往而歸。昔衙役不良,以陳毀代新粟,此何以安天下百姓?勉之!勉之!”三、授杖。成帝時期,下令將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登記在冊,每年秋天進行查問,如果老人健在,則要對子孫進行賞賜。並且要為老人舉行隆重的授杖儀式,授予每個老人柺杖,來祝他們行走無礙,健步如飛。而古代將七十歲的老人稱為“杖圍之年”,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史上對待老人最好的朝代,給老人4大特權,官員不遵守也會被處死

後漢書中記載,當老人到了九十歲時,官府賞賜禮物會更加豐厚,老人要喝一碗特定的粥。並且更換柺杖,柺杖以特定的鳩鳥裝飾。持有這種柺杖的老人,在當時地位相當於縣令,地位超然。鳩鳥是一種喉嚨寬大的鳥,它們吃東西從來不會噎到,暢通無阻。這是祝福老人進食時能夠暢通,能夠舒心愉快的頤養天年。授杖儀式其實並不是僅僅贈與一根柺杖,它代表的,是整個漢代對於老人的重視與美好祝願。也代表了統治階級開始注重民生,開始明白要善待百姓。“民本”的思想,開始變得重要起來。而考古結果也證明終漢一朝,對於老人的贍養始終未曾間斷過。

史上對待老人最好的朝代,給老人4大特權,官員不遵守也會被處死

四、地位超然。當老人達到九十歲時,在古代生產力落後的條件下,這幾乎可以視為是一種對於天子的表彰。證明了在他的治理下老有所終,幼有所養,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因此天子對於老者的優待,是很容易被理解的。在漢朝,老人的地位是可以與一縣長官相提並論的。無論是什麼樣的官員,都不可以無緣無故拘留老人,或者對老人進行辱罵和毆打。官員不遵守也會被處死,在汝南,有一位亭長,他要求一位持有鳩杖的老人去修路,並且像對待一般百姓那樣喝罵。被人發現後,廷尉不敢擅作判決,便上呈天子。天子下令判處死刑,因民廢官,這在之前哪個朝代都是未曾發生的。

史上對待老人最好的朝代,給老人4大特權,官員不遵守也會被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