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重慶大足,以寶頂山和北山為代表的一系列摩崖造像的總稱。據相關資料介紹,這些造像最初開鑿於唐代前期,歷經晚唐、五代,至兩宋時達到鼎盛,明清則略有增刻。

在晚清民國老照片的世界裡,大足石刻也佔有一席之地。值得首先特別指出的是,在中國,絕大多數名勝古蹟最初都是由西方人拍攝的,而大足石刻十分不同,它走進影像世界,完全是中國人自己進行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大足石刻在元明清三朝基本與世隔絕,西方人進入中國西部時,並不知道它的存在。而民國時期的大足石刻面世、研究,則客觀上得益於抗戰期間大量出色學者雲集巴蜀。

這裡,為了方面分享,我們根據拍攝者的不同,將大足石刻舊影分為四個部分:

一、最早的大足石刻影像出現在《東方雜誌》第三十二卷第五期(1935年)上,圖片總共8幅,拍攝者為劉蘊華。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二、1940年1月13日,中國營造學社梁思成、劉敦楨、陳明達、莫宗江四人達到大足,進行考察,考察期間,考察團拍攝了大量圖片。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三、1945年,以楊家駱、馬衡、顧頡剛、傅振倫等學者為核心的考察團考察大足石刻,因1945年為乙酉年,故而該考察團也被後世稱作“乙酉考察團”。關於乙酉考察團的大足石刻攝影數量,有資料顯示為五六百幅左右。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四、乙酉考察團之後,零散見於民國期刊的大足石刻舊影。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老照片中的大足石刻

最後有兩點非常值得說明:1。以上圖片最多隻能算是大足石刻舊影的冰山一角,營造學社也好,乙酉考察團也好,他們都拍攝了大量的、成系統的照片。其中營造學社現世作品近150張,乙酉考察團雖曾多次展出作品,但今天反而現世作品不多。此外,我還注意到,有不只一份資料顯示,民國時期還有別的大足石刻攝影作品存在,如1940年劉敦楨日記記錄:“北街某照相館,見寶鼎寺千手觀音照片”;1997年莫宗江回憶:“抗戰期間,有一批日本人,花大價錢用玻璃版拍攝石刻”。那麼,這些作品還在嗎?

2。我很想談一點個人的些許感悟:對於資料(文物、文獻等等)來說,發現它的存在,其實只是“萬里之行”的第一步而已,只有真正的研究,才能展現出材料的價值。試想,如果沒有相關學者對大足石刻的不懈研究,今天,有多少人會知道大足石刻呢?又有多少人會去關注劉蘊華鏡頭下的大足石刻呢?我們要做的,應該並不是藏資料,而是努力研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