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劇告誡的人生真諦:所謂恩怨仇恨,都能透過愛和善的力量化開

相信有很多人都喜歡看武俠劇,因為武俠劇製作精良、特效炫酷、劇情跌宕,很多人看完後都會大呼過癮。其實,很多古裝劇,其中最主要的一個主軸就是“恩怨”。很多武俠劇中,一開始就會從主人公的不幸或者仇恨說起,然後一步一步走向“復仇”之路。

很多武俠劇中,在主人公的“復仇”過程中,會歷經各種坎坷與辛酸,會見證世間的善與惡,隨著時間的推移,閱歷的增加,境界的變化,原本所謂的“深仇大恨”,最後卻又放棄了“報仇”的想法。這也正是武俠劇的經典之處。

武俠劇告誡的人生真諦:所謂恩怨仇恨,都能透過愛和善的力量化開

無論是金庸武俠,還是古龍武俠,他們在劇中一定會提到,不要給心中種下“仇恨”的種子,最後也會在經歷了人世滄桑、世態炎涼之後,覺得與其“冤冤相報”,還不如將仇恨埋藏在當時的那個時空,不讓它再生根發芽。正如古龍大師所說,“愛大於恨”。

魯迅先生曾有這樣一句詩,“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其實就是在告誡後人,做錯事的人,終究會遭到懲罰,但是卻沒必要把“仇恨”一直傳承下去,人是要向前看的,活在“仇恨”裡的人是很痛苦的,有很多被“仇恨”扭曲的大有人在,所以“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句詩便成了經典。

武俠劇告誡的人生真諦:所謂恩怨仇恨,都能透過愛和善的力量化開

當然,古人曾說,“有仇不報非君子”,的確,這得看是“什麼仇什麼怨”。古人又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其實是“緩兵之計”,要真的過去了十年時間,也許有很多問題也想明白了。於是,古人們又來了一句,“冤冤相報何時了”,告誡人們,其實沒有必要這樣一直糾纏下去。

記得古龍小說《邊城浪子》中,傅紅雪就是一個被仇恨佔據內心的可憐人,原本他有著屬於自己的生活,卻一直被仇恨澆灌,所以他的人生是不快樂的。而葉開才是那個真正需要復仇的少年,但他從小被“小李飛刀”李尋歡帶著的,李尋歡一直在教葉開,這個世界如果能夠放下仇恨,你會發現更美的世界。後來,傅紅雪知道了其中真相,原來他只是一個孤兒,跟所謂的仇家,壓根兒就沒有什麼仇恨。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丐幫幫主喬峰,義薄雲天、行俠仗義,為了尋找殺害養父養母的“大惡人”,卻被康敏所誤導,指出兇手是大理鎮南王段正淳。阿朱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後,擔心喬峰報仇殺死父親,又怕大理六脈神劍殺死喬峰,於是易容之後,被喬峰失手打死。仇沒報到,卻永遠失去了人生摯愛,這件事可以說讓喬峰一輩子都在遺憾和悲憤中煎熬。所以,當時這個劇的片尾曲有這麼一句歌詞,“難道愛比恨,更難寬恕”?

武俠劇告誡的人生真諦:所謂恩怨仇恨,都能透過愛和善的力量化開

近期熱播的《驪歌行》,其中也有類似的橋段。傅柔的妹妹音兒為了給母親報仇,潛入蔡國公府,沒想到卻愛上了陸府少爺陸琪,還為他們的兒子起名為“善兒”。二人後來知道真相後,雖然當時兩個人腦袋都是懵的。即便如此,他們還是彼此為彼此著想,擔心彼此的安危,可見,化解仇恨的方式,也許最好的就是愛和善。正如《暮白首》的主題曲《鍾愛》的最後一句所唱的那般,“恩怨依善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