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防止走失,求一波關注

大家晚上好,我是十年。

在八十年代後期香港殭屍片風靡之前,熟悉港片的朋友或許還記得恐怖片領域曾興有一類所謂的“降頭片”——

對於絕大多數生活在內陸的國人來說,可能是透過影片故事接收到了“南洋降頭師”這個亦正亦邪的職業,亦瞭解到地緣便捷性上,港人包括廣州人福建人時常去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地區遊玩乃至定居,而降頭片的劇作也便圍繞,愛恨情仇,犯忌使壞的角色間被下降,解降,兩陣營奇觀鬥法等套路戲碼。

例如,鬼才導演桂治洪1981年推出《蠱》便講述有負南洋情人的男子中了情降,受蠱之下殘害親生幼女,而身為警察的正義男主角則在將信將疑中,帶領觀眾探查真相,併為搭救男子,與幕後降頭師展開隔空對戰,僧佛與邪術兩相比拼,簡直好不熱鬧。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而一部於去年首映取得評論界一片讚譽,並應勢斬獲臺/灣/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且在片名上就透著一股氣象的新作《南巫》(全稱應是,南洋巫術或南洋巫師)

同時,更因劇情梗概有言,聚焦講述華裔移民在南洋的馬來地界,被泰國裔仇家下降,百般受難,至親奔走破降,祈求中國上古仙女出山庇佑手撕獲勝的“爽文”故事性,引發部分影迷強烈好奇,據此以為“降頭片歸來”“降頭片征戰主流”,倍受矚目期待,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但隨著本片近日資源洩露,被影迷觀賞親驗之後,卻遭遇了“貨不對板,掛羊賣狗,晦澀難懂,毫不恐怖”的差評,從開分的7。6應聲跌到6。6——

至於為何出現這種情況,那還得從導演兼編劇馬來西亞華裔張吉安的創作初衷談起,自稱“取材改編自童年親歷”的本片,無意展現怪力亂神巫魔邪祟,

而是巧借“中降”“解降”的遭遇和見證,

形而上的隱喻東南亞華裔移民,被邊緣,排擠,乃至影射“印//尼30萬//華人遭屠殺”“南洋多國反華事件”等慘痛史陰影下的失語和尋根……

《南巫》

The Southern Cursed Nail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開門見神,影片開場直擊在馬的華裔夫婦,應對家門前供奉的馬來西亞本土神“拿督爺”神龕前盤踞的眼鏡毒蛇的場景,畢恭畢敬的男主阿昌時而拜神息怒,時而又視“砸場子”的毒蛇是神之顯靈,道道溜溜,虔誠而混亂,

妻子阿燕則不停在一邊護持著阿昌,別靠近毒物,透露著她的無神論。

結果是,在追打爬遠的毒蛇時,阿昌不慎打破了暹羅裔鄰居(暹羅,泰國的古稱)的木門,埋下禍端。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正如開篇背景引薦的字幕所言:

馬來島曾被泰國曆史上最強盛的暹羅王朝統治過,作為東南亞的文明古國,因入侵和傳教,包括移民潮,在文化長河前後被興都教(古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打上烙印,可謂是各路仙神濟濟一堂——

但其實,神和宗教還不都是人帶去的,這實則也就是在間指馬來的移民混雜。

而男主家門外供奉本地神拿督爺,屋內供著中國道教土地公的操作,也體現一種文化上的圓融和未融(他的悲劇,或許也因什麼都信,也許什麼都不信)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一家四口,左上角土地公

而入夜後,泰國鄰居母子衝到男主家討說法,雙方隔壁叫板側證平日就不睦,而順著門洞丟出20塊錢以示賠償,而泰國母親勸離兒子息事寧人,

隨即,拿錢就騎著摩托去買門板的鄰居,不幸被車軋死,鑄下兩家仇恨,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而事後,導演巧妙的藉助阿昌家的窗縫視角,帶領觀眾目擊對家的泰國母親,過街在男主家下降報復,並連夜提箱回鄉的過程,

她的狀態出奇的平靜,彷彿暗示著其她作為一個降頭師終被反噬下場(至親死掉)的痛苦無奈,也或已知阿昌將慘死償命的內心平衡。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緊接著,劇情巧妙透過在農貿市場出攤的阿昌,被隔壁攤位主客之間吵架聲吸引目光,繼而被自己攤前熟客“順手牽羊”蝦米乾的橋段,

進一步凸顯雜民聚集區矛盾重重,一言不合的日常,且也呼應了阿昌被人下降渾然不覺的事實。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直到某日,去稻田抓魚的阿昌,降頭髮作昏死在田埂上,反諷的是被街鄰抬回家後醒來的阿昌,面對“是不是冒犯不乾淨的東西”時,終日唸叨神鬼的他卻否認佯裝“早上起來就不舒服,暑症罷了”

也不知是難以置信仙神咋沒罩虔誠無比的自己,還是不理解咋會有人害這麼老實的他?

而當夜吐血之後,連同吐出的數根鋼釘,驚呆角色和觀眾,

恐懼困惑的阿燕開始將信將疑降頭說。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尤其是在夫妻去醫院全身體檢,查不出任何病症,阿昌渾身癱軟無力,虛弱不堪的徵狀,使人慍怒焦嘆,

而離開醫院,打車回家路途中,車頂重重一響,引得司機下車檢視,卻毫無發現的鋪墊性情節,作為一個記憶點,不容觀眾忽視,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正如導演在開篇概述的那樣:

這是在1987年,關於吉達象嶼山下,人與邊界,巫界的故事。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因此,當最後阿燕費勁周折找對巫師解降,並拿著小鬼白綾去海邊送葬時,觀眾會從車底上猛然驚現入鏡的小鬼真身的情節,會忽然聯想起本次從醫院回家途中的車頂的這聲離奇巨響,也是纏身小鬼製造出來的——只不過,角色尚未受巫界人士指點,還沒打通神鬼的“邊界”,無法“見鬼”,前後對應影像層面敘事。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開篇說到導演自陳本片改編自童年親歷,其實說成“家書”都未嘗不可,1978年生人的導演張吉安在片中也給自己和兄弟留出位置,但將存在感將至最低,因為本片主講的是母親為父親奔走解降的故事。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但他透過片中設定剛上小學的他們兄弟倆,對在馬的華裔的身份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語言認同等等意識形態的不諳世事的表現,反襯一種時代震盪——

例如說,

兄弟倆放學看泰國言情劇頻道,被母親呵斥,看似擔憂性早熟,或許還有文化衝擊的考量,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再比如,

“我”的女同桌被老師教導以後不要再試卷寫漢字名和典型的漢音譯名,直接寫馬來名,因為很可能在聯考,包括就業面試時,被一眼看出華裔,恐遭不公正對待,

但同時,激進的老師又要求學生在學校必須說華語,認祖歸宗,否則罰錢罰站——人在屋簷下的華裔的犬儒,分裂,可見一斑。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而另一邊,母親阿燕在到本地巫師那尋求解降時,被對方借題發揮,痛斥“在馬來不講馬來語,難怪被算計”

裝神弄鬼了一通,對方得出“你丈夫惹怒山神婆婆”的謬論,從他這需購得仙水方可破解,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但母親阿燕因出攤經營,照顧丈夫和“我”和兄弟,筋疲力竭,在按指示將仙水蒸煮濃縮劑量時,有些過度烤乾了,殘剩的那點所謂的仙水,就像她的信念和力量一樣,所剩不多……

片中,那場她刷衣服汙漬,刷著刷著就崩潰痛哭的戲份,宣洩感十足,實在是太難了。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當然,對父親阿昌的施害者也是一個母親,一個痛失愛子的母親,

而與其說導演“我”對父親阿昌間接害死鄰居事件,存有一定的負罪反思,不如說其作為一個有格局的創作者,能夠站在人性的角度,來審視全域性,理解災禍苦難下的,人的愛恨罪罰——

片中,充滿強烈民俗色彩的展現了,死者鄰居母親,透過一場盛大的泰式燈影唱戲,展現了視聽豐富的“為子招魂”

當作法結束之後,死者母親拋下圍觀眾人,獨自夜奔前往兒子車禍事發地會親時,悲痛母親與無頭兒子相擁的場面,令人恐怖萬分又心碎萬分——或許,天底下的仇家都是可憐人。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儘管,那位巫師的仙水沒有使阿昌解降,但他提及的山神娘娘卻給阿燕留有印象,

正所謂有病亂投醫,前往象嶼山洞內祭拜的阿燕,在洞內邂逅了一名躲在巨石內,不肯露面的神秘女子,而阿燕也全當她是生性害羞和她一樣的信女,

對方打探阿燕所求何事,之後一口否決掉,山神娘娘絕不會的懲戒他人,

最重要的是,她漫不經心的講起了山神娘娘的由來——

她本是中國泉州的一位公主,當年隨著宰相的稻米船途經此地,一位騎象的巫師見色求愛,遭拒之後便朝船施降,命坐騎象吸乾海水,困死了全船人,最終,船和象結成了象嶼山,而公主成為了山的守護神,這便山和神的來歷。

而直到阿燕拜完離開,這位女子也不曾露面。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電影海報上的象嶼山浮現一頭象

而她到家時,阿昌的魔症顯然更重,他直勾勾的外向窗外的大樹,毛骨悚然的透露,對面有人要招呼他走——顯然,阿昌已洞見了所謂“邊界”,才得見施降纏身於他的小鬼,換句話,他時日不多。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而天亮之後,阿燕發現籠中飼養的愛鳥離奇死去,遂只好在樹下挖坑埋葬,而此時未能洞見“邊界”的她,並不覺得這顆古樹有何異常。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終於,阿燕被姐妹帶到一個馬來本地穆/斯/林巫師的家中,誠心求救,已然隱退的對方推辭逐客,終也被感動,

貨真價實的對方,洞見了阿燕家宅前的那顆古樹,直至有人在樹下施降引來小鬼盤踞索命,他同樣賜予了阿燕一壺仙水,囑託她燒開繞樹倒上一圈,再將賜予她的匕首插在樹下,

最後,若在樹下發現任何異物,全部打包出海葬掉,聽天由命。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以示尊敬戴了頭巾

臨走之前,巫師命阿燕起誓,不可對外洩露他們間的半個字,承諾他們從未相見,她也從未知曉有這號人——或許,隱退的巫師在雙重意義的躲避,擔憂終遭人鬼的追溯反噬。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而回去完全照做的阿燕,震驚的在樹下她不久前葬鳥的方位 ,拽出大捆的白綾(此前葬小鳥竟沒發現),而鏡頭一轉,觀眾驚嚇的看到了樹上也在拉扯的纏身小鬼——阿燕終於也打破的“邊界”。

當她按囑帶著白綾駕車前去海葬途中,觀眾進一步透過上述提及的,纏身小鬼伏在車頂被阿燕引走的驚悚鏡頭,而這處前後呼應的情節點,標誌著觀眾的洞見“邊界”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可當阿燕到了碼頭時,所有的船伕已是深夜收線,央求無果之際,阿燕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那名當人在山神婆婆洞內邂逅的神秘女子,表示願意陪她走一趟,

而此時,或許是那些船伕們太過認真掃除,更可能是他們也像阿燕之前一樣,並無洞見“邊界”能力,反正沒有人覺察到阿燕和神秘女子的商討——後者就是山神婆婆的化身的事實呼之欲出,側面正面邊界不止是人和鬼,也是人和神的界限。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最終,將纏身小鬼沉葬入海的阿燕,在海上迎來日出,而身旁山神婆婆化身的女子,訴懷著自己永遠被隔在異國,再也回不到家鄉的身世——所謂的邊界又何嘗不是隱喻,海外華裔與祖國難以逾越的鴻溝。

正如開篇所論,這封源自導演童年記憶的家書故事,折射的卻是無數在馬的華裔群體,現實處境和身份認同的焦慮彷徨,是一次解降之旅,也是一次尋根之旅,鄉愁縈繞在他們每一個人的心頭,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也請不要質疑他們為何不回來,對於缺乏成長背景生活經驗人際圈層的移民後代來說,那或許又是一次身心的熔爐,也就像我們在外務工的人,在抉擇是否回到出生地發展前的糾結陣痛,

故鄉的概念是相對的,跨省,跨國,都算離鄉,只有少數人終身廝守在故土,而對無數人來說故鄉是個斷不掉思念卻回不去的地方。

而片尾,導演張吉安的留刻的那句“獻給邊界的父母(疑似暗示與雙親陰陽相隔?超越地理性,這才是人世間最遙遠的邊界)”,其內心溫柔程度,無以復加,或許,有時我們需要信仰一點屬靈的東西。

隱喻神作?鬼片拍成這鬼樣子,你愛嗎?

是我給你們謀得福利全國電影院都有

每次看電影前掃一下這個

比貓還要划算的電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