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王菲只要一天,聽懂王菲卻要二十五年

認識王菲只要一天,聽懂王菲卻要二十五年

文字 | 李小狼 圖片 | Pinterest

01

2010年10月,闊別樂壇五年的王菲在北京五棵松體育館舉行首場復出演唱會,據說由於當時去聽王菲演唱會的人太多,地鐵還專門報站“聽天后王菲演唱會的朋友們請在這一站下車”。

那一年我才十五歲,在此之前從來沒有聽過王菲是何許人也,我這一代人的青春是周杰倫、孫燕姿、蔡依林、五月天……王菲的名字一直被我列在老一輩人喜歡的歌手中。

認識王菲只要一天,聽懂王菲卻要二十五年

同樣在2010年,王菲在春晚翻唱李健的《傳奇》,一舉把這首歌唱紅了大江南北。

“寧願相信我們前世有約

今生的愛情故事不會再改變

寧願用這一生等你發現

我一直在你身旁從未走遠”

被王菲版的《傳奇》吸引後,我往MP3裡下載了一堆王菲的歌,但發現王菲的多數原唱旋律都不像她翻唱的《傳奇》一般朗朗上口,歌詞更不像《傳奇》一般通俗易懂。

王菲的風格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怪”:難理解的歌詞、不洗腦的旋律、不流行的唱腔……在當時十五歲的我看來,實在不理解她為什麼會被譽為

“華語第一天後”

同樣是老牌天后,鄧麗君的《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就老少皆宜人人都聽得懂,但

王菲的歌彷彿自帶收聽門檻,有多少人痴迷王菲,就有多少人不懂王菲

認識王菲只要一天,聽懂王菲卻要二十五年

王菲把《傳奇》唱火後的十年間,我一直都沒有成為她的萬千聽眾之一,但十年後王菲卻成了二十五歲的我最常聽的華語女歌手,我曾在朋友圈寫道:

二十五歲以後我才慢慢聽懂了王菲的音樂,她從來都不只是上一代人的記憶,而是每一代人到了某個階段都能在她的歌中找到感動。千篇一律的網路人設上,我越發懷念那個與眾不同的王菲

認識王菲只要一天,聽懂王菲卻要二十五年

02

一個歌手對大眾的自我介紹,首先是音樂。但歌手王菲的自我介紹,卻讓我感覺處處透露出一種

“你不想認識我沒關係,反正我也不想認識你”的無所謂

認識王菲只要一天,聽懂王菲卻要二十五年

王菲傳唱度最高的幾首歌曲,可能要數《紅豆》、《我願意》和《因為愛情》等,但越是傳唱度高的歌曲在我看來卻越“很不王菲”,真正的王菲是古怪的,叛逆的甚至反流行的。

但王菲是超前的。即便是她二十年前發行的很多歌曲放在今天依然能讓人眼前一亮:

這哪裡是老歌,是分明是從未來穿越來的歌

被吳青峰、蕭敬騰和孫燕姿等無數實力派歌手翻唱過的《百年孤寂》是我的最愛之一,這首歌裡王菲演繹的愛情可以像詩一般柔情優美:

“風屬於天的 我借來吹吹

卻吹起人間煙火

天屬於誰的 我借來欣賞

卻看到你的輪廓”

但同時又毫無怨氣、蕩氣迴腸,王菲唱的愛情是因果,是輪迴,是命運,是敲打在厚重樂器中的百年孤寂:

“悲哀是真的 淚是假的

本來沒因果

一百年後 沒有你 也沒有我”

以前會覺得王菲的歌詞拗口難記,像“心屬於你的 我借來寄託 卻變成我的心魔”這種詞更是覺得不知所云,但如今才懂其中的妙,短短三句話把一場心動到著魔的愛戀刻畫得淋漓盡致,但再刻骨銘心的愛情拉到百年的長度後又如何?結局不過只是“一百年後 沒有你 也沒有我”,腦海中瞬間出現一個甩頭不在意開車去兜風的王菲。

認識王菲只要一天,聽懂王菲卻要二十五年

比《百年孤寂》發行還早兩年的《悶》,簡簡單單的搖滾風是王菲早期難得的青春調皮佳作,但二十年前的歌又怎樣,如今還有人在唱一無所有的女人要為男人的夢想付出全部,而王菲早在1997年就說了:別指望我會愛到滿身傷痕。

“我不要安穩

我不要犧牲

別希望我會愛到滿身傷痕

我不怕沉淪

一切隨興能不能”

在王菲後來廣為人知的感情生活中,這首《悶》就是她一直秉持的感情觀,一句“誰說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唯一結局就是無止境的等”透露出十足的敢愛敢恨,我們近幾年才廣泛提倡的感情中的女性獨立,而王菲二十年前早就唱過了。

認識王菲只要一天,聽懂王菲卻要二十五年

王菲的風格是多變的,可搖滾可抒情,可深情可隨性,但無論旋律、主題和曲風如何變化,不變的是王菲空靈、慵懶、隨性的唱腔,她的聲音有一種魔力,能將一切都唱得不在意,但又能唱進你心裡,而這首《催眠》就把王菲的慵懶和灑脫發揮到了極致。

“一二三歲 四五六歲 千秋萬歲

從頭到尾 忘記了誰 想起了誰

從頭到尾 再數一回 再數一回

有沒有荒廢”

曾經聽不懂《催眠》中的“第一口蛋糕的滋味 第一件玩具帶來的安慰 太陽上山 太陽下山 冰淇淋流淚”在唱什麼,經歷過成長以後,才從王菲慵懶的歌聲中聽出了一個女孩在長大過程中對失去的美好的隱隱傷感。

王菲歌如其人,人如其歌。

你說她的歌難懂,但她就不是抱著取悅聽眾的目的在做音樂;

你說她為人太過於特立獨行,她一個白眼翻上天質問你:

關你什麼事?

王菲的歌成就了王菲,但王菲的歌不是王菲的全部,讀懂了王菲的人或許才能更能聽懂王菲的歌曲的魅力所在,王菲的個性,像她的歌在華語樂壇的存在一樣如此與眾不同。

03

拋開媒體和公眾最樂於窺探的情感八卦,也無需再過多列資料來證明王菲天后地位的不可撼動,鼎盛時期的華語天王天后們最不缺的就是八卦和成績,但在我看來王菲最與眾不同的是她的人格魅力。

一個巨星,偏偏用最不像巨星的個性獲得了巨星級別的崇拜,華語樂壇唯有一個王菲。

王菲的演唱會除了唱歌之外,歌迷最期待的恐怕就是王菲能多說幾句廢話,但這個期待總是落空,因為王菲的演唱會沒有互動,沒有嘉賓,沒有“安可”,也沒有唱歌以外的其他娛樂專案,站上臺就是唱歌,唱完就走。

有人質疑王菲耍大牌,她迴應說:我最怕做作,不要沒話找話。

認識王菲只要一天,聽懂王菲卻要二十五年

王菲說的是大實話,她不僅怕在歌迷面前做作,即使是在同行面前她也沒辦法說場面話。

2004年臺灣金曲獎,陶晶瑩頒獎前採訪王菲時,試圖恭維王菲說她特地請假從劇組飛來參加金曲獎很辛苦,用現在的說法叫為王菲“立敬業人設”,但王菲只是笑了笑說:已經拍完了。

王菲緊接著奪得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大獎,接過獎盃後她發表了金曲獎有史以來最經典的獲獎感言:“我會唱歌這個我知道,所以對於金曲獎評委對我的肯定,我也給予充分的肯定。”

認識王菲只要一天,聽懂王菲卻要二十五年

諸如此類在“耍大牌”邊緣試探的言論,在別的明星身上可能就是負面新聞,但在王菲身上就顯得很合理,因為正如她本人所說:她二十五歲時最大的煩惱,就是太紅了。

認識王菲只要一天,聽懂王菲卻要二十五年

惜字如金的王菲其實不是高傲,相反她可能是最接地氣的天后,還有什麼能比真實不做作更接地氣?王菲也並非高冷,不喜歡說場面話的王菲,講起黃段子來也能讓小S甘拜下風。

認識王菲只要一天,聽懂王菲卻要二十五年

認識王菲只要一天,聽懂王菲卻要二十五年

王菲就像是從她慵懶的歌聲中的跳出來的精靈,彷彿沒有人能捕捉到她的所思所想。

王朔評價王菲說:她把流行音樂提高到一個美感的高度,她確實音色美,無人替代,而且人家還不諂媚你們。

成年人活在世俗的眼光中也免不了裝腔作勢,而王菲作為一個巨星,無論她面前擺放了多少鏡頭,她永遠是最真實的樣子。

只有當你逐漸認識到了成人世界的真實面貌,才會慢慢讀懂王菲歌唱的悲歡離合不是歌中的虛無縹緲,而是每個普通人內心深處最柔軟的感情;而王菲在流言蜚語中堅定做一個自由灑脫的女子,又活成了每個人都想成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