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幕之遙:我的寵物是電影

說起在雲南拍攝的電影,家喻戶曉的當屬《阿詩瑪》和《五朵金花》。優美的風景和流暢的劇情讓雲南之外的朋友知道了雲南美麗的金花和帥氣的阿鵬哥,以及雲南所蘊藏的神秘自然風光。於是,大山大水的雲南,東驤神駿的昆明,都成了眾多電影首選的取景地。

候忽間發現,昆明本土的影視人也在努力的打造著屬於雲南人自己的電影,無論是本土方言的運用,還是昆明景色的展示,都讓人們對昆明充滿了無限的神往。

“陳翔六點半”的大電影已經完成了三部《廢話少說》、《鐵頭無敵》以及《重樓別》,這些都成為了網路上的熱播劇,使得陳翔和“陳翔六點半”都因此名聲大震。

“不怕少年荒唐,就怕中年有夢想。”今年上映的《我的寵物是大象》又把無比熟悉的昆明街巷、一望無際的羅平油菜花田、鬱鬱蔥蔥的版納美景一一展現在觀眾面前。

一幕之遙:我的寵物是電影

一幕之遙:我的寵物是電影

一幕之遙:我的寵物是電影

一幕之遙:我的寵物是電影

一幕之遙:我的寵物是電影

電影院裡找熟人

在昆明有很多傳統娛樂方式,比如逛書店、看演出、看畫展,而現如今去獨立影院看一部電影,或者參加一次影迷分享會這類新潮休閒lifestyle成了昆明新文藝青年的新晉寵兒。

今年6月,昆明主持人紫薇發起了“一幕之遙”紀錄片昆明巡展活動,訊息一經發出就引起了眾多紀錄片愛好者的追捧,每場都是座無虛席,甚至半數以上的觀眾購買了7部影片的通票,場場不落的追隨到底。

“法國電影展”“2019國際歌劇電影展”“莎士比亞電影展”等影片的巡展,或是類似於《大河唱》《騾子》等這種並不主流的電影在幾年前面臨無人問津的處境,而如今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在今天,無論是出自大眾的需求還是文化的引導,人們越來越願意用聽故事的形式去接受一次文化的洗禮,去聆聽一次別人的人生。

2017年,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在電影局的支援下成立,這是中國電影資料館作為牽頭單位,聯合國內主要電影院線、電影創作領軍人物、網上售票平臺等多方面力量共同發起的長期放映藝術電影的社團組織,主要放映具有獨特藝術價值的中外影片。

李貝負責著昆明藝聯的主要工作,從電影的宣發到組織,她透過粉絲建群、與影院對接等各種方式,努力地帶動著昆明的觀影氛圍。“其實,做這些的想法特別簡單,就是想把好的電影分享給志同道合的人。”李貝說,她喜歡電影,在看到一部優秀的作品後就希望豪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每次活動,差不多提前2周開始籌備,從落實影院到給觀眾準備一些電影的周邊的派發,每個環節都精益求精,並且在觀影結束以後還會組織大家相互交流。“其實一個好的氛圍比什麼都重要。”

李貝堅持這件事情已經有5年的時間了,李貝說,不僅願意走進影院的人越來越多,在影后發言的人也逐漸變多了。“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很羞澀,沒有幾個人願意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半個小時的交流時間早已不能滿足觀影者的表達訴求。”當人們開始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大家的閱片量和觀影質量都在提升,正是有了對比,更多的影迷才能形成自己的獨立思維。其次,作為觀眾的素質也在不斷提升。“去年觀影的大多數時間,影廳裡都會存在電話鈴聲、說話聲等干擾觀影氣氛的嘈雜之聲,而現在除了影片中的人物對白和背景音樂,再也聽不到其他的聲音了。”

人是獨立的個體,也是群居的群體,獨自欣賞完一場電影之後,把心裡那些激盪的話語,找到聆聽者去傾訴,去分享,這也是分享會的魅力所在吧。

一幕之遙:我的寵物是電影

一幕之遙:我的寵物是電影

一幕之遙:我的寵物是電影

城市“硬核”娛樂

做電影或者愛電影的人很單純,他們愛做夢,像是一個“白日夢想家”,而電影成為了他們表達和抒發情感的橋樑。

以前,時光在尚不發達的通訊條件下緩慢消磨,那些穿著喇叭褲或者帶著金絲邊小墨鏡的時尚人總是會喜歡順著那條鋪滿金色銀杏葉的大道走近某處的音像店,或是和老闆閒聊,或是一張一張的翻閱著那些碟片,如同撈金一樣,一定要找出自己的喜歡的那部電影。

已過不惑之年的王何林也是一樣,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直到千禧之年年初的時候,他一直沉迷於那些珍貴的電影。在建設路、園西路、一二一大街的音像店裡總能發現他的身影。那個時候,為了買碟片看電影,王何林通常要省出自己一個月生活費,去滿足自己對電影的那份執念。“那個時候的電影還不多,一些影片很難買到。”為了買到黑澤明的碟片,王何林說他要到郵局提前預約,買回來以後王何林就如獲至寶,每次看的時候都格外愛惜,生怕刮花了碟片。

現在社會,想看一場電影早已不是什麼難事,人們已經把他作為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休閒方式。並且現在的影院也已遍佈城市,不僅集中在商圈,甚至小區周邊的商場中也入駐了多家影院。王何林仍然保持著這個愛好,幾乎所有新上映的電影他都是第一個走進影院觀看。“我很享受在影院的觀影效果,那種聲音的環繞和畫面色彩的飽和是在家裡無法享受的。”

1906年水月軒出現在翠湖邊,標誌著昆明電影院初具雛形。30-40年代是昆明影院發展的黃金時期,大眾影院不斷崛起,1934年老城隍廟改為大眾電影院,這是昆明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電影院。

半個多世紀以來,昆明人對電影的喜愛一直延續不斷。截至2018年12月底,昆明市已經有79家影城,擁有電影銀幕480塊。隨著城市的擴大,昆明的周邊城市,影城數量都開始增加:呈貢11家,62塊大屏;安寧3家,14塊大屏;宜良3家,14塊大屏;晉寧3家,14塊大屏;嵩明3家,10塊大屏。如同迷迭香讓人失魂,電影彷彿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席捲著城市的每個角落。人們從封閉壓抑的辦公室或者安逸的家中走出,約上三五好友亦可,獨自前行也無妨,在先進放映技術的影廳中享受一場最新視覺盛宴,既放鬆了市井生活裡緊繃又雜碎的神經,也填補了空餘時間的記憶留白,成為現代老中青三代都追捧的休閒娛樂方式。

2018年昆明電影總票房達5。349億元,年度觀影總人次為1547。05萬。而電影院的硬體裝置也越來越先進,IMAX技術、3D、4D電影在眾多影院已屢見不鮮。順城百老匯電影院是昆明第一家擁有IMAX影廳的電影院,而後同德昆明廣場、西山萬達廣場、海倫城市廣場等商業綜合體又相繼誕生了多家數字IMAX影廳,這也讓昆明電影業態開始“登高”。

位於五華吾悅的星軼影院,是雲南首家BESTAR星軼影院,擁有西南地區首塊STARX巨幕,重新整理了觀眾的觀影體驗。影院甚至在影廳內設定衛生間,讓觀眾不錯過每一分鐘影片內容。入駐海倫城市廣場CGV影城則用服務吸引觀影人群,創造性的將高階影廳與休閒咖啡廳、特級餐廳等業態結合。

一幕之遙:我的寵物是電影

一幕之遙:我的寵物是電影

看別人的電影,做自己的夢

時光流逝,瞬間無法定格,若要將自己的容顏和美麗的風景永久保留下來,則需要依賴膠片和影像的記錄。無論是從業者還是愛好者,越來越多的人們願意拿起手機或者相機,記錄下自己眼睛看到的這一切,然後並分享給大家。

桑可是一個80後,她說每天走在昆明的小街小巷,就好像穿梭在一個靈動的電影空間裡。昆明不是一個純粹的現代城市,現代裡融合了傳承的古典。一個濃郁的老城,它有新思想,也有老韻味。在這裡總是會誕生無數的幻想。桑可說,她看著金殿後山的戲臺子,腦子裡浮現出的是關於舊時的一出出摺子戲;她來到公園1903或者法式風情街,那燈火恢宏闌珊的尖頂建築,讓人想到的不僅僅是卡西莫多和他心愛的姑娘,還有可能是《羅馬假日》,而更多的是自己在這個城市裡所上演的故事。

亦快亦慢的城市生活就像是一部濃縮的電影。有人說電影工作者很“軸”,他們可以自己湊錢去完成一部代表自己的電影,因為那是夢想;有人說電影工作者很窮,更迭的技術裝置要求他們不斷的投入和學習,才能滿足內心的需要;甚至有人說,電影工作者很瘋狂,為了捕捉一個畫面,他們可以忘記自己,因為生命早於電影交融在一起。其實,電影工作者很浪漫,他們有自己獨立的審美,不去隨波逐流;做電影的人也很可愛,像個孩子一樣簡單快樂,心無雜念的去熱愛著這個領域。

電影為城市和城市人投射出一個個喜憂交織的浮世夢,而電影人常常在浮世的城市中以及城市外,對著生活大喊:“開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