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這是中國電影的大突破!

背後,這是中國電影的大突破!

北京時間2月10日,日本老牌電影雜誌《電影旬報》揭曉了2021年的年度電影評選結果。

去年在全球各大電影節風光無限的濱口龍介的《駕駛我的車》毫無疑問是最大贏家,包攬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和最佳女配總計四項大獎。

背後,這是中國電影的大突破!

除了日本電影評選的獎項,外國電影十佳名單也十分引人注目。

顧曉剛導演的《春江水暖》和曾國祥導演的《少年的你》也成功入選榜單,中國電影在本次十佳評選中可以說是存在感十足。

背後,這是中國電影的大突破!

根據日本電影網站KINENOTE的統計,改革開放以後最早入選《電影旬報》外語十佳名單的華語內地電影,是上個世紀80年代謝晉導演的代表作《芙蓉鎮》(位列第5位),隨著第五代導演在國際上的崛起,張藝謀、陳凱歌等導演的作品也時有入圍。

在2000年,《我的父親母親》和《一個都不能少》同時入圍外語十佳榜單,張藝謀導演完成了罕見的雙黃蛋壯舉。

背後,這是中國電影的大突破!

進入21世紀後,第六代導演為代表的獨立電影廣泛走入了國際視野,在《電影旬報》的評選中,第六代導演取代了第五代導演的地位。賈樟柯、王兵、婁燁的電影成為了外語電影十佳的常客,並得到了諸多電影人和學者關注。

從這一時期的評選結果可以看出,在選取視角上,日本《電影旬報》與歐美電影節評選系統的差別並不是很大,入選的電影絕大部分都是蜚聲國際的電影。

但是也有例外,霍建起導演的《那山那人那狗》在2001年外語十佳榜單中名列第4,同時該片在日本公映時也獲得了可觀的票房。

從網上的評論來看,電影裡樸素的自然風景和濃厚的懷舊感打動了日本觀眾的心,這可能與21世紀初期日本社會整體的懷舊情緒有一定關聯。

背後,這是中國電影的大突破!

另一方面,這一時期入選的內地電影大多數為藝術電影。

《電影旬報》雖然是日本權威電影雜誌,有著濃厚的學院派氣息,但其評選的電影同時兼具著極強的商業屬性。

尤其是進入21世紀後,第六代導演的藝術電影頻繁入選,這似乎也從側面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和日本電影在大眾層面交流的缺失。

背後,這是中國電影的大突破!

進入2010年代後,大量的國產商業片開始進入日本的電影市場,並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2016年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登陸日本東寶等主流院線,獲得超過10億日元的票房。

與之相對應的是,兩岸三地電影入選外語十佳的內地電影導演依然是影評人熟悉的老面孔。

背後,這是中國電影的大突破!

到了2010年後半段,這種情況開始發生變化,首先最引人注目的是動畫電影領域。

《羅小黑戰記》在2019年引進到日本,最初片方採取的是針對在日華人受眾的限定放映策略,但電影出人意料地取得極高的口碑,最終依靠日本ANIPLEX會社的電影發行,2020年冬季登陸日本主流院線,在《鬼滅之刃》劇場版一騎絕塵的情況下依然獲得了4億日元的票房。

妖精與人類共存的主題引起了日本年輕觀眾極大的興趣,同時,這種和諧共生的理念也得到了日本不少影評人的肯定。

隨後,該片入選了日本權威動畫評選榜單-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評審團推薦大獎,同時入選的國產動畫還有追光動畫拍攝的《白蛇:緣起》。

背後,這是中國電影的大突破!

在藝術電影領域,第六代之後的青年導演開始得到日本電影界的大量關注,出現了一種更新換代的現象。

2020年《電影旬報》時隔多年再次以“中國電影”為卷首特輯,總結近三十年中國電影發展軌跡的同時,著重報道了畢贛、婁燁和王兵導演的新作。

與此同時,刁亦男、顧曉剛、胡波等藝術導演的電影在日本相繼公映。

從評價來看,《南方車站的聚會》的形式美學被冠以“中華黑色電影”的稱號,刁亦男也被不少影評人稱作中國的北野武;《春江水暖》裡極具東方美學的鏡頭表達得到了影評人的高度肯定;《大象席地而坐》裡的閉塞感和自我流露也得到眾多影評人的推崇。

這類藝術電影打破了“乾澀和粗糙的現實主義”這一日本對中國電影的固有印象,發掘和創新東方美學和帶有世界性的美學形式主義的藝術創作態度,得到了日本電影界的高度讚賞。

背後,這是中國電影的大突破!

將視野轉到商業電影領域,除了《唐人街探案3》、《追捕》等合拍電影,《我不是藥神》、《七月與安生》、《少年的你》等作品也相繼登陸日本院線。

這類中國電影裡對於人性的揭露和社會的諷刺,超越了國界的限制,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東野圭吾的作品,在日本各大評分網站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雖然受制於上映規模過小和上映時間滯後的影響,票房表現不佳,但從大眾和業界評價可以看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這些型別的國產商業片很有可能在日本主流電影市場取得商業上的突破。

背後,這是中國電影的大突破!

從以上簡要總結的近年日本對中國電影的接受情況來看,本次《電影旬報》外語十佳電影裡中國電影表現如此強勢絕不是偶然。

相較於過去入選的電影,《少年的你》這類在國內高票房的商業片在大眾和影評人層面都獲得高度評價,《春江水暖》這類地方新浪潮的作品得到了眾多讚譽,可以看出日本觀眾對於中國電影的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不斷深化的同時,對於近年中國電影產業的高速發展也投以了期待的目光。

背後,這是中國電影的大突破!

此外,綜合榜單的評選結果來看,《電影旬報》選擇和評價這類入選的華語電影時並非採用居高臨下的審視視角,而是帶有學習和借鑑的態度,以此來反思本國的電影製作和電影制度的弊端。

從這一點來說,當下中國和日本的電影交流存在著一種良性迴圈互動的關係。

那麼,我們又能從這種評選中獲得什麼樣的借鑑?以及未來,如何推動中國電影更好地走出去?中國藝術電影又該怎樣健康發展?

希望這篇短文能助推大家的思考與討論。

背後,這是中國電影的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