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爆火”,能帶動青春傷痛劇捲土重來嗎?

從阿瑟到劇情輪番常駐熱搜,《點燃我,溫暖你》作為青春傷痛文學影視劇的新興代表,讓這一題材在沉寂多年後重新浮出水面。青春傷痛劇從炙手可熱到無人問津的原因是什麼?當下,這一題材是否迎來捲土重來的契機?

阿瑟“爆火”,能帶動青春傷痛劇捲土重來嗎?

青春傷痛的核心,與時俱進的表達

《點燃我,溫暖你》改編自小說《打火機與公主裙》,講述了天才少年李峋和乖乖女朱韻從大學校園到職場拼搏,幾經波折仍然攜手前行的愛情故事。劇情有恣意青春,有傷痛往事,跟同類型的劇集相比,它還根據時代發展和觀眾審美喜好進行了內容和人設上的調整與創新。

無論是排隊領教材、食堂搶糖醋小排、迎新晚會準備節目、參加興趣小組和實踐基地專案加學分、通宵趕作業準備考試複習,還是室友關係有親密有緊張、同學間的嬉笑打鬧,交往中的怦然心動,一幀幀一幕幕都證明著大學時光的美好和青春的純粹青澀,這是屬於每個人的花季。

阿瑟“爆火”,能帶動青春傷痛劇捲土重來嗎?

而在光鮮的背後,總有人揹負著一些不為人知的苦楚,這主要體現在肆意張揚的程式設計天才李峋身上。高三時母親查出癌症晚期,他為了買進口藥,黑了教育系統改了一名家境優渥的同學的成績,被發現後兩人都被開除了學籍。

此外,還有他與惡語傷人的姐夫纏鬥過程中傷到腰部導致不能劇烈運動、衝動行事間接導致姐姐出車禍等。種種不幸導致了他待人冷漠,脾氣暴躁的性格。被昔日好友搶走創業成果的復仇意識,打傷導致姐姐出車禍的人而被判故意傷害罪,與朱韻的愛情故事也因他打人入獄後戛然而止。

由此看來,青春傷痛文學作品大多都遵循著相似的創作套路,後期男女主餘情未了,以巧合的方式重逢。但《點燃我,溫暖你》另闢蹊徑,淡化傷痛色彩在細節上死磕,對人設進行創新,在愛情和救贖的基礎上加入了創業青年和社會現狀的對映。

壞小子和乖乖女的傳統CP組合早已不新鮮,此劇令人眼前一亮的部分在於,壞小子其實是高考全省理科第一、程式設計天才,還沒上過課就令教授刮目相看。同時還對計算機專業未來發展有著獨到的見解,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帶來行業的革新。也許人物帶著一絲BKing,但確實打破了觀眾對問題少年的固有認知。

阿瑟“爆火”,能帶動青春傷痛劇捲土重來嗎?

男女主的感情故事也不是一方把另一方拉下神壇,雙雙沉淪。而是李峋不斷提高朱韻的程式設計能力,認清自己對專業和未來的決心、培養職場險惡的抗擊打能力;朱韻心疼李峋的過往遭遇,撫慰他滿是傷痕的內心,重新認識到世界的溫暖。

不刻意渲染悲劇片段,反而用男女主相互救贖、互相治癒、互相成就的主題,大學生“搞事業”的場景、不搞雌競不撒狗血的理念來激發觀眾觀劇興趣。與以往的青春傷痛劇形式相似,但核心不同,這也是它得到網友肯定的原因。

幾經沉浮,青春傷痛自有其戲劇魅力

2012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上映,青春的悸動美好為觀眾帶去了溫馨與感動;以此為風向,2013年一大批青春傷痛文學改編的電影作品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排片表上,《致青春》《小時代》三部曲等影片獲得高票房的同時,也將這股青春風潮從大熒屏吹到了小熒幕。

《匆匆那年》開影視劇墮胎出軌之風;《何以笙簫默》七年後原地等待初戀,專情屬性滿足女性對男友的所有幻想;《致青春》將鄭微和陳孝正的故事從電影延續到電視劇,讓更多的觀眾瞭解她們的愛情故事;《春風十里,不如你》呈現了青春澎湃激湧的荷爾蒙衝動。

阿瑟“爆火”,能帶動青春傷痛劇捲土重來嗎?

從2014年至2017年,基本每年都能出現幾部傳播廣泛的青春傷痛頭部劇集,且都能得到不錯的口碑評價。如《匆匆那年》高達8。1分,屬於圈層劇中的優秀代表,《何以笙簫默》也有7。2分。此類劇集的崛起與原有的IP基礎和思想解放風潮有著密切的關係。

2005年前後校園題材的青春愛情小說開始興起,因劇情狗血、故事波折、充斥著大量人造煩惱、與真實校園完全脫節而聞名,被網友稱為“青春傷痛文學”,由文學改編的作品便稱為“青春傷痛影視劇”。

2010年後是網路文學高速發展時期,眾多人氣IP擁有廣泛的書粉基礎,改編為影視作品後自然也能攬獲一批天然觀眾,他們迫切想知道心心念念男女主人公與演員是否契合,能否將自己幻想的劇情落地成真。書粉對劇集本身的評價也不斷在社交媒體上發酵,吸引更多路人觀看,從而帶動青春傷痛劇層出不窮地出現。

阿瑟“爆火”,能帶動青春傷痛劇捲土重來嗎?

此外,物質生活的優裕、思想的自由、網路發展和人們對個性的高度追求使年輕人順其自然地產生了傾訴欲。劇中人物的遭遇和故事使他們能夠透過觀看與自己經歷相關的情節而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洩,最終達到自愈。許多的青春傷痛影視劇表現出明顯的悲劇效應,令人感同身受,從而使不同圈層的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尋求共鳴,受眾範圍的拓寬也激發了青春傷痛劇集的開發熱潮。

好景不長,青春傷痛劇集一味追求狗血虐戀的情節引發了觀眾的反感。以2018年甜寵劇崛起為起點,青春傷痛劇集熱潮消退,評分持續走低。《流淌的美好時光》3。7、《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4。9、《你的名字我的姓氏》未出分但評價一言難盡、《時間都知道》5。1、《彼岸花》更是低至2。8。

除了觀眾對愛情悲劇失去興趣外,青春傷痛劇集不再受到青睞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其內容的厭惡。作品通常是故事矯情,思想單薄,人物扭捏,情節“為虐而虐”,企圖透過加大悲劇效果而引起觀眾的憐憫,也往往避免不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問題。再加上墮胎、出軌、掛科、反目、出國、多年後餘情未了,種種套路翻來覆去地使用,套路化和一味追求戲劇化的內容模式,讓這類題材備受詬病。

此後,青春傷痛劇集由炙手可熱快速衰敗,青春懷舊風格取而代之在市場上蔚然成風,《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忽而今夏》等一系列高分劇作湧現,徹底搶佔了青春傷痛劇集的位置,使其喪失了迴歸的機會。

阿瑟“爆火”,能帶動青春傷痛劇捲土重來嗎?

今年年初的《一閃一閃亮星星》,集合懸疑、時空、校園三者的作品也僅有6。8分;講述青春校園故事的《膽小鬼》也用懸疑感沖淡了其中的狗血色彩,可以說,青春傷痛劇集為了契合當下受眾的審美,已經在表達方式上與時俱進。點燃我,溫暖你》也是這樣,在人設和劇情上加入了互助、奮鬥等貼近當下現實的元素,減少了不少狗血情節。

阿瑟“爆火”,能帶動青春傷痛劇捲土重來嗎?

這幾部劇的嘗試,也為此後的青春傷痛文學改編打開了新思路:緊跟觀眾心理和審美風潮,青春劇也許可以煥發更甚以往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