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間管理方法上,西漢時已臻完善!

在田間管理方法上,西漢時已臻完善。成帝時,農學家汨勝之在他所著農書《汜勝之書》中指出:“凡耕之本,在於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對農業生產中的適時早種,不違農時,疏鬆土壤,固根保苗,施肥灌水,及時除草,抓緊收割等一系列田間管理辦法,加以科學、系統歸納,既是對當時農業生產經驗的總彙,又是對當時農業生產的理論指導。待別是在施肥方法上,不僅提出播種時須施用底肥,而且當禾苗長到一定高度時,還要進行追肥。具體操作上,又分為漫撒和穴施兩種,尤其是穴施方法最見成效。所謂穴施,就是將肥和水施於種苗的坑中,“取美糞一升,合坎(坑)中土攪和,以內坎(坑)中。臨種沃之,坎(坑)三升”。這種施肥法,一是肥力集中、高效;二是肥水結合,易於抗旱保苗。此種施肥知識和實際應用,在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直到11世紀以後,西方各國才知道施肥的作用而加以實行。西漢中期以後,為了適應農田灌需要,解決糧食運輸以及抵禦水患災害等,在鐵器普遍使用,社會財富有足夠積累的基礎上,開始進行大規模水利工程建設。從中原到邊遠地區,各處都把興修水利作為發展農業生產的重要途徑,極大地促進了西漢的經濟繁榮。凡是農業生產發達地區,其水利灌溉能力也很強。

在田間管理方法上,西漢時已臻完善!

戰國時期,秦使蜀郡郡守李冰治理岷江,修築都江堰,灌溉民田300餘萬畝。又用韓國水工鄭國在關中開渠,引涇水灌溉民田4萬餘頃,修成長300裡的鄭國渠。至西漢時,這些昔時水利工程繼續發揮灌溉之利,造福萬民,其灌溉之地是國家重要產糧地區。為了充分利用水利工程的灌溉作用,西漢專門設定水官,在大司農、少府、太常等轄下,皆有都水長丞,司掌水利,大力推動水利工程建設,以便利農田灌溉和糧食等運輸。漢武帝時,藉助於雄強國力,在前人經驗啟發下,開始大興水利工程建設。先是元光六年(前129)春,大司農鄭當時根據大宗貨物遠距離運輸多靠水運,每年須經黃河從關東漕運百餘萬石糧食進京,以支付百官俸祿,其運程遠,運期長,費用高。故建議開漕渠,以縮短運程,減少費用,並可獲得灌溉之利,一舉多得。漢武帝很快採納了鄭當時建議,令水工徐伯助察設計,徵發役卒數萬人開鑿漕渠。其西起京師長安,穿渠引渭水,沿南山下東行,徑直至流關入黃河。全長300餘里,歷三年而通。自此渠開通後,經此渠漕運關東糧食到長安,比原來經渭水漕運縮短600裡,運期減少一半,僅三個月即可運畢,不僅大幅度節省了人力、運費,而且兩岸萬餘頃民田獲得肥水灌溉之利,使農業增產豐收有了進一步保障。

在田間管理方法上,西漢時已臻完善!

元朔二年(前127),漕渠修成後,至太始二年(前95),漢武帝始終致力於水利事業的發展,先後使人在關中地區開鑿數渠。其中引杜水等諸川而開靈軹渠、成國渠、沛渠,引汾水及黃河而作河東渠田,引洛水而開龍首渠,在鄭國渠之下又引涇水而開六輔渠和白渠等。在這些水渠中,白渠獲益最大,從谷口到櫟陽,長200裡,灌溉民田4500餘頃,民得其饒,故百姓歌曰:“田於何所,池陽穀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面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河東渠田,因黃河改道移徙使渠田失利而廢。

在田間管理方法上,西漢時已臻完善!

龍首渠因土質鬆散,多易坍塌,改用穿井法以代替開溝法。即沿所要開渠線路依次鑿井,井與井近在思尺,井底以暗溝相通,水可流過,故稱為井渠,同樣可發揮灌溉之利。井渠是西漢人在水利建設事業上的一大發明創造。嗣後漢武帝派卒在西域屯田時,將井渠法傳入西域,使乾旱少雨的西域地區開鑿坎井灌溉,多得其利,極大促進了西域地區的農業發展。在關中以外其他郡縣,水利工程建設也較前代大有發展。其中朔方、西河、河西、酒泉諸郡,紛紛引黃河及其支流之水溉田,使農業獲得好收成。汝南、九江等郡引淮水,東海郡引定澤水,泰山郡引汶水。幾乎凡有江河流經之地,“皆穿渠為溉田,各萬餘頃。它小渠及陂山通道者,不可勝言也”是我國農田水利灌溉空前發展時期。

在田間管理方法上,西漢時已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