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喜會導致氣的下沉,過悲會導致氣被耗傷|精講黃帝內經196

調經論篇第六十二

帝曰:夫子言虛實者有十,生於五臟,五臟五脈耳。夫十二經脈,皆生其病,今夫子獨言五臟。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臟者,故得六腑與為表裡,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燔針劫刺其下及與急者。病在骨,焠針藥熨;病不知所痛,兩蹻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必謹察其九候,針道備矣。

過喜會導致氣的下沉,過悲會導致氣被耗傷|精講黃帝內經196

帝曰:夫子言虛實者有十,生於五臟,五臟五脈耳。夫十二經脈,皆生其病,今夫子獨言五臟。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

黃帝說道:先生說虛證和實證共有十種,都是與五臟相關,但五臟只有五條經脈,而十二經脈,每經都能發生疾病,先生為什麼只單獨談了五臟?況且十二經脈又都聯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也必然波及到經脈,經脈所發生的疾病,又都有虛有實,這些虛證和實證,又怎樣與五臟的虛證和實證相結合呢?

岐伯曰:五臟者,故得六腑與為表裡,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燔針劫刺其下及與急者。病在骨,焠針藥熨;病不知所痛,兩蹻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必謹察其九候,針道備矣。

岐伯回答說:五臟和六腑,本有其表裡關係,經絡和肢節,各有其所發生的虛證和實證,應根據其病變所在,隨其病情的虛實變化,給予適當的調治。如病在經脈,可以調治其血;病在血,可以調治其絡脈;病在氣分,可以調治其衛氣;病在肌肉,可以調治其分肉間;病在筋,可以調治其筋;病在骨,可以調治其骨。病在筋,亦可用焠針劫刺其病處,與其筋脈攣急之處;病在骨,亦可用焠針和藥熱熨病處;病不知疼痛,可以刺陽蹻陰蹻二脈為首選;身有疼痛,而九侯之脈沒有病象,則用繆刺法治之。如果疼痛在左側,而右脈有病象,則用巨刺法針刺。總之,必須小心翼翼地祥察九侯的脈象,只有這樣,針刺的技術才算完備。

本篇調經論,在此就一些容易模糊的觀念,進行進一步地澄清。此篇中告訴我們: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我們常常聽到的所謂平衡觀,好像人體處於零度,因此上陰不能多,陽也不能多,陽多也居然也是需要清理掉的,這就是當代平衡觀的誤區。此句告訴我們:

氣血喜溫而惡寒的

,這可以說是一個定論,可以擴充套件到很多系統內,這句話告訴我們:

我們身體的正常組織和非組織是喜歡溫的,也就是說溫是良性因素,而寒才是不良因素,

這種觀念本來是《黃帝內經》一貫的觀念,但是竟然被當代中醫人以所謂“陰陽平衡觀”所代替,這樣溫也就可能成為不良因素了,此奇談怪論可以休矣。

本篇言:喜則氣下,悲則氣消。喜和悲都屬於情緒問題,對於這些所謂情緒問題西醫幾乎無所認知,也就更談不上有效的藥物。

我們古中醫早就指出,不良的情緒會一樣造成身體生理性傷害,這裡的“喜則氣下”是指過分的喜,會導致氣的下沉,也預示其能力不足,故而會引起器官、體系的運轉失當,引起疾病。

而“悲則氣消”也同樣預示過度悲傷就會導致氣被耗傷

進而引起血液執行不暢,影響身體的運轉,同樣會引起疾病。

如果我們抱怨唯物質觀的話,就不能理解非物質的氣和神為何物,這正是西方醫學的弊端所在,就怕我們中醫也抱有這種西方唯物質的世界觀,那就永遠不能懂中醫了。

本篇言: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燻胸中,故內熱。

這裡需要我們理解形與非形的關係,我們的肉體都屬於形,也就是物質的精,而氣和神屬於非物質的,本篇就是闡述物質與非物質的關係,如果過度勞動,也就是過用氣,當發現已經呈現出形態消瘦、疲勞的衰敗狀態時,這是物質的變化,這種過度的物質衰敗狀態,就會導致脾胃功用低下

(以物質的臟器預示非物質的能力低下),然後引起脾胃對於水谷精微的吸納能力不足,故而沒法生成足夠的血液(物質),這種狀態下,一方面血液不足,另一方面胃運轉不良,而使得食物產生內熱,熱氣上揚燻蒸於肺,就形成了內熱。

要知道這種內熱的產生,

儘管表象上是一系列物質不足的狀態,但是其背後也同樣預示著陽氣的不足,

因此上說,面對陽不足你可以只關注或者絕大部分關注陽即可,如果有陰不足,是不能只關注或絕大部分關注陰的,關注陽的部分是與陰平等看待的,這種陽尊陰卑的定位是天地之道,不是人為可以改變的。

本篇就講述完畢。

精講《黃帝內經》調經論篇第六十二(5) 196

本文系東方郎中原創,轉載需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