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自古幾多城5:鄘城

新鄉自古幾多城5:鄘城

在上個世紀90年代,突然發現新鄉有個別稱,叫做鄘南。一頭霧水啊,突然有那麼一種好沒有文化的感覺。仔細一學習,原來就是有那麼一張窗戶紙,就沒有戳破過。

這個故事還得從《封神演義》,呸,不對,是從武王伐紂說起。

話說當年,紂王無道……武王在牧野戰而勝之後,將商都朝歌附近的地區設定“三監”進行管理。他們分別是位於朝歌以東的衛,位於朝歌以北的邶和朝歌以南的鄘。新鄉屬於鄘地。所以就有人用鄘南來稱呼新鄉了。這種稱呼,似乎是從清代開始的,在雍正年間,有人在新鄉縣城建立了一所鄘城書院。到乾隆年間,又建立了一所鄘南書院。從鄘城到鄘南,似乎要文雅了不少。

新鄉自古幾多城5:鄘城

鄘,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不長。鄘與邶、衛三國的任務是監管商朝遺民,由武王的弟弟蔡叔、霍叔、管叔三人擔任尹(行政首長)。分封之後不到十年,就因參與到三監之亂,從歷史上消失了。但是,鄘國這個名字卻在《詩經》中延續了下來。孔子編訂《詩經》,內有鄘風十篇:“柏舟”、“牆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鶉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幹旄”、“載馳”,名馳千古。這些古詩歌,盡情的展示了2500多年以前新鄉地區的民風。

新鄉自古幾多城5:鄘城

於是問題來了,第一,鄘到底在哪裡?第二,蔡叔的封地是在蔡國,不是鄘國,那麼誰是鄘國的國君呢?這兩個問題其實自古就沒有定論。朱熹就曾經說過:“邶、鄘, 不詳其始封”,也就是不知道它最開始封在哪兒,封給誰。但還是可以討論一下的。

我們先看第一個問題。《漢書·地理志》中寫到,河內地區是商朝的首都區域,因此要把這個區域分成三監進行管理。那麼,鄘在朝歌以南,黃河以北,這個就是肯定的了,而西邊同屬河內的修武、輝縣等地都有明確的分封。那麼,鄘也應該在修武、輝縣一線以東。但是這個區域仍舊太大了。

我們繼續看。唐代杜佑編的《通典》裡講新鄉縣西南三十二里有鄘城,即鄘國。宋代有一本《太平寰宇記》裡面也記載,墉城在新鄉縣西南三十二里,是曾經的墉國。清代的《河南通志》也講新鄉西南有古鄘國。民國十二年(1925年)編纂的《新鄉縣誌》更是明確記載,“鄘國都城位於現新鄉縣大家店(代店、店後營)村周圍。”

代店,大家可能不那麼熟悉,和它緊鄰的大召營,大概大家就熟悉多了。這裡自新石器時代就有規模很大的李大召遺址被發現,並一直到漢代都有城邑的存在。這個城邑,應該就是鄘城了。它的東方不遠,就是新中城,向西就是寧邑,南面就是古黃河。

當然,這個問題也還有第二個答案。有一本書叫《路史》,裡面記載鄘城在汲縣東北十三里,同樣是在《太平寰宇記》,在記載新鄉縣有鄘城的同時,也記載在汲縣東北十三里也有一個鄘城。這個地方就是現在衛輝市倪灣村。位於衛河南岸,離朝歌不遠。據說這裡還發現有明代的碑刻,說此地當時仍叫鄘城。而且在附近也發現有夯土城牆遺址。

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真的還不明確。

新鄉自古幾多城5:鄘城

再看第二個問題。鄘這個字,在甲骨文中就有,大約是築城的意思。有人說,這是一個商代部族的名字,這個部族善於築城。在武王伐紂的時候,有八支同盟軍隊,其中有一個庸國,就是他們。因此,戰後他們就被分封在鄘城。三監之亂以後,鄘邶兩國的國民被遷到了洛陽。當然,這個說法很多人不同意。他們說陪同周軍攻商的庸國是來自南方的一個國家,和巴、蜀相類似。其具體位置就是現在十堰附近,後來曾經被稱作上庸的地方。

也有人說,鄘國的國君就是蔡叔,蔡國是蔡叔的兒子重新分封的地方。甚至有人說,鄘就不是一個諸侯國,只是三監之一蔡叔的駐紮地而已。

現在來看,第二個問題更沒有可以確信的答案。

但是,不管如何,鄘城是在新鄉附近,是確定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