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紅腸、大列巴是怎麼來的?本是國外產品,為何成哈爾濱特色?

東北紅腸、大列巴是怎麼來的?本是國外產品,為何成哈爾濱特色?

提到哈爾濱,你可能會想到冰雪大世界。或者是什麼東方小巴黎。但要是說吃呢?大列巴?格瓦斯?首先想到紅腸的人還是會佔到大多數的。三樣東西的名字中,大列巴和格瓦斯聽起來完全不像是漢語。而且你也感受到了:球讀的是大列巴、格瓦斯。哎,沒錯,這兩個詞都是俄語音譯後的結果。那麼也很明顯:甭管是紅腸、大列巴還是格瓦斯都深受俄羅斯人的影響。可是當我們深入去思考時會發現兩個問題:第一、外國傳來的東西為什麼會成為哈爾濱的美食?其二、都說外來的和尚確實會唸經,但他也容易水土不服啊,可為什麼三樣美食能在哈爾濱生根發芽呢?好,今天球就沿著這兩個問題,和大家聊聊關於地方特產的那些趣事。前排提示本期節目只聊歷史和文化,請大家放心食用。呃,話說,本來也沒人找我們打廣告啊。

東北紅腸、大列巴是怎麼來的?本是國外產品,為何成哈爾濱特色?

首先來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三樣美食。紅腸這東西最早起源於立陶宛。對,就是最近特別特別跳的那個東歐小國。由於受到波羅的海的影響,當地的降雨量比較大,而同時呢,它的地理緯度又比較高,故而蒸發量不大,所以相對來說,東側的這三個小國在氣候上是比較潮溼的。但潮溼會讓很多食物迅速變質,怎麼辦呢?立陶宛人就用當地的木屑來燻烤香腸。而恰好,這種木材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會殺死香腸中的微生物。這就變相增加了它的保質期。由於在地理位置上與當時的俄國接壤,所以香腸很快便在整個俄國流傳開來。那為什麼到咱們中國,它就被稱為紅腸了呢?很簡單,因為它是紅的。

東北紅腸、大列巴是怎麼來的?本是國外產品,為何成哈爾濱特色?

至於大列巴,俄語中,大列巴的發音是Леба,與列巴二字很像,而它就是麵包的意思。你看,把我們的饅頭放大幾倍之後,和大列巴是不是也差不多?而且,把咱們的饅頭在外面放幾天,它也會硬得像石頭一樣。事實上,不止是外形相似,就連功能上,饅頭與大列巴也都扮演著主食的角色。而格瓦斯在俄語中是這樣的квас,意為發酵。那到底用什麼發酵呢?就是大列巴呀。

東北紅腸、大列巴是怎麼來的?本是國外產品,為何成哈爾濱特色?

至於這三樣口感之類的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且我也不是美食區的創作者。球就不現眼了。但是,你要說咱們中國哪裡的紅腸大列巴和格瓦斯最正宗、最地道,還得看我大哈爾濱的:秋林裡道斯。當然,這並非是給秋林裡道斯打廣告,而是在秋林與裡道斯這兩個詞的身上,找到很多問題的答案。

東北紅腸、大列巴是怎麼來的?本是國外產品,為何成哈爾濱特色?

先說裡道斯。這三個字其實是音譯的結果。把紅腸的產地立陶宛這個國家的名字Lietuvos放在翻譯軟體中,唉?尷尬了。立陶宛語居然讀不出來。不過,如果我把源語言換成俄語的話?哦吼!如果仔細聽,其實它的發音也有點像立多夫斯。於是,在今天大列巴的包裝袋上,就寫著立多夫斯麵包。

東北紅腸、大列巴是怎麼來的?本是國外產品,為何成哈爾濱特色?

至於為什麼叫秋林,也很簡單。當年創辦這個公司的人名叫:伊萬·雅科列維奇·秋林。這麼一看,秋林裡道斯這個名字是不是就豁然開朗了?作為一名商人,這位老哥的經歷還是挺傳奇的。19世紀中期時,二三十歲的秋林就沿著阿穆爾河也就是咱們的黑龍江流域地區做起了運銷日雜貨的生意。隨著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1867年,秋林和他的一位老鄉就辦了一個名叫:伊·雅·秋林的公司。1869年,公司又吸引了一位大股東,並且在當時中俄邊境的海蘭泡(布拉戈維申斯克)、海參崴(符拉迪沃斯託克)、伯力(哈巴羅夫斯克)等幾個重要城市建立了百貨店。

東北紅腸、大列巴是怎麼來的?本是國外產品,為何成哈爾濱特色?

不過當倒爺始終不能利益最大化,於是他們還開辦了葡萄酒廠、肥皂石、火柴廠和農機具站等工業企業。看到這有的朋友可能會想:既然是中俄邊境地區,那他們為什麼不多和當時的清朝做生意呢?其實也做,但這量始終上不去。因為交通成為了他們最大的障礙。但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腐朽的清政府不出意外的戰敗了。作為戰敗的賠償,清朝要向日本支付2億2千萬兩白銀。在清政府國庫空虛的情況下,俄國人覺得自己機會來了。於是俄國表示可以提供貸款,但條件是:俄國要擁有在中國修建鐵路、開礦山、設工廠的權力。這黃鼠狼給雞拜年算是讓他們給玩明白了。就這樣1897年中國東方鐵路(簡稱中東鐵路)開始修建了。中東鐵路北起中俄邊境的滿州里,途經海拉、齊齊哈爾等地來到今天黑龍江的省會哈爾濱,之後一直延伸到另一個邊境口岸城市:綏芬河。除此之外,還有一條由哈爾濱到吉林長春、遼寧大連的支線。

東北紅腸、大列巴是怎麼來的?本是國外產品,為何成哈爾濱特色?

說到這,大家也能感受到了:當初俄國修這條鐵路,可不是為了大清朝的經濟發展,而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攫取東北地區的資源。那麼這裡面,同樣為了利益而來的就有那位伊萬·雅科列維奇·秋林。中東鐵路修建的第二年,哈爾濱段也如期開工。秋林便隨著俄國的工程局來到哈爾濱準備開設分公司,畢竟選址和市場調查等工作還是要做的。經過兩年的準備之後,1900年,秋林裡道斯的前身:秋林洋行在一個草房裡開業了。不過,五年之後,俄國在日俄戰爭中戰敗了。作為戰勝國,日本人打算接手俄國在東北地區的部分利益。也許你會想:秋林要是落到了小日。。。子過得不錯的日本人手裡,那不完蛋了嘛?呃,人家非但沒玩完,反而還越做越大。1905年12月22號日本與清政府簽訂了《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這個條約除了在正文中提到強迫清政府認可日本接受了俄國在東北的利益外,還在附約中要求清政府開放鳳凰城(今丹東市)、遼陽、鐵嶺、長春、吉林、哈爾濱等地區。那麼隨著中東鐵路的全線貫通以及開放商埠越來越多,移居哈爾濱的歐美資本家也就越來越多。這些人在哈爾濱開銀行、辦電影院、辦報社、辦學校,可以說此時哈爾濱的繁華程度完全不遜色於十裡洋場的上海。那麼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秋林洋行開始有了現代化企業的雛形。比如,當時哈市的居民還只能用油燈照明,而秋林洋行則已經開始自己建電廠發電了,店員們也穿著著統一的制服。不過,如此熱門又繁華的哈爾濱是各種外國人的哈爾濱,也是資本家的哈爾濱,但它唯獨不是哈爾濱人的哈爾濱。當然,這群外國人也有他們的煩惱。什麼呢?吃!

東北紅腸、大列巴是怎麼來的?本是國外產品,為何成哈爾濱特色?

甭管這些外國人地位有多高,兜裡有多少錢,他們始終吃不慣咱們中國的飯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秋林想到了風靡自己家鄉的立陶宛式香腸。於是,1909年,秋林灌腸莊成立了。可以說,秋林灌腸莊出品的香腸一經推出,便深受各國僑民的喜愛,咱們中國人吃了之後也覺得這東西不錯,但你們外國人怎麼稱呼這種香腸我不管,首先它產自哈爾濱,用了松花江的水,又因香腸呈棗紅色,那麼哈爾濱紅腸這個名字便從此流傳了下來。不過香腸再好吃,它也不能當口糧啊,容易齁著。於是秋林洋行又將自己工廠的業務拓展到了菸酒糖茶麵包糕點等各種俄國人愛吃的食品中。哎,這裡面自然就包括大列巴和格瓦斯。1917年,洋行重組為秋林公司,其總資產已經達到了2110萬盧布。好了,秋林裡道斯的故事咱們先講到這兒。這段歷史總結下來就是:日俄兩個殖民者用槍炮打開了大清的國門,接著大清又在讓渡了自己的主權換來和平之後,殖民者用中東鐵路將東三省變成了他們的殖民地。而秋林公司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的產物了。那這也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為什麼紅腸大列巴這些舶來品會在哈爾濱生根發芽呢?

東北紅腸、大列巴是怎麼來的?本是國外產品,為何成哈爾濱特色?

球覺得,這事可能與氣候有點關係。一般來說,氣候越寒冷的地區,人的飲食口味會越重。比如多糖多鹽。而且,就拿我來說,小的時候,我曾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話:喝口酒暖和暖和!當然這句話在電視劇裡也經常出現。所以,在相似的氣候條件下,東北人與俄羅斯人在飲食結構上呢有很多共通之處。試想一下:如果當年秋林在溫暖的廣州賣紅腸和格瓦斯,可能銷量不會太好。說到這有的朋友可能會想:不對呀,人家俄羅斯人特別愛喝湯,那大咧巴都是配羅宋湯一起吃的。我咋沒見哪個東北的家庭頓頓有湯呢?其實吧,東北人也比較喜歡湯湯水水的菜。只不過,我們是換了個形式,什麼呢?東北亂燉那。豬又燉粉條子聽說過吧?鐵鍋燉聽說過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俄羅斯的很多東西在經過本地人的稍加調適之後,也能備受東北人的喜歡。紅腸、大列巴和格瓦斯就是最好的例子。當然,一定要稍加調適啊。因為,很多俄羅斯的甜食,實在是忒膩了。就連我這麼個愛吃甜食的人都接受不了。哎?似乎這一點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俄羅斯的姑娘年輕時特別漂亮,但上了年齡之後,卻膀大腰圓。畢竟,誰的身體在吃了那麼多高熱量的食物後都會發胖。

東北紅腸、大列巴是怎麼來的?本是國外產品,為何成哈爾濱特色?

最後,咱們再來昇華一下今天的內容。有的人可能會覺得:哈爾濱的特色美食居然是人家外國的東西,多丟人那!首先,紅腸、大列巴、格瓦斯這些東西雖是舶來品,但經過一百多年的陪伴,它們早就已經成為了哈爾濱的一部分。而且經過這麼多年的工藝改進後,這些產品早已和國外的有了很大區別。更重要的是:難道只有立式、俄式香腸才是最地道的嘛?我看未必。有自己的特色、大家喜歡才應該是最地道吧?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