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不高,口味多樣……上海本地產的“冬季甜點”瞭解一下

價格不高,口味多樣……上海本地產的“冬季甜點”瞭解一下

這兩天是草莓集中上市的日子。一顆顆嬌嫩欲滴的草莓,香甜可口,堪稱天然美味的冬季甜點。

中國的草莓產地主要分佈在山東、遼寧、安徽、江蘇、湖北、雲南、甘肅、寧夏等地,它們的草莓種植面積佔全國草莓種植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上海草莓種植面積不大,品質卻不錯,在近日全國草莓精品擂臺賽上,有多家合作社的產品得到專項組金獎。

不過,上海地產草莓也有煩惱:明明品質不錯,有時卻賣不了高價;本地的零售商寧可採購外地草莓,也不選擇本地草莓……

這是為什麼?

地產草莓現採現吃

市場上,不同銷售方式的草莓售價差異較大:賣到批發市場的草莓價格只有採摘直銷價的一半,零售商銷售的價格差不多是兩者的中間價。

不僅草莓如此,其他上海地產農產品也存在類似情況。農業專家認為,不同銷售方式帶來的價格差異,對所有的農產品生產者都是一個提醒:雖說農業要一二三產聯動發展,但發展的基礎是生產優質農產品。

“我們這裡的草莓基本可以現摘現吃,因為我們自己的孩子也會摘著吃。”嘉定工業園燈塔村裡的“農燈”牌草莓從本屆全國草莓精品擂臺賽上捧回兩個金獎,當地的種植專家何永娥在草莓生產大棚中一邊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介紹,一邊摘了幾顆草莓與記者分享。記者學著她,吹去草莓上的浮塵,直接放進嘴裡。

價格不高,口味多樣……上海本地產的“冬季甜點”瞭解一下

生態種植基地的草莓可以現摘現吃

她說,“農燈”草莓是優質優價的受益者,“在我們這,現摘價是批發價的一倍;批發價和零售價也根據草莓的不同大小,分為特級、一級、二級3種規格,特級要比二級價格高不少。”

優質優價的基礎是用品質說話。在燈塔村,286戶村民組成了上海農燈草莓生產專業合作社,推出了“農燈”品牌。生產基地中,生態種植、綠色種植的方式看得見:黃色、藍色的塑膠板帶有粘性,利用昆蟲對顏色的趨性,能捕捉蚜蟲、粉蝨、薊馬、蠅類等不同種類的害蟲,不用再使用殺蟲劑;一個個小蜂箱定時開啟,透過傳統的蜜蜂授粉,提高草莓的品質;即便是必須使用的農藥,也全部為生物藥劑或透過綠色認證、無公害認證的產品,嚴格記錄使用情況,避免農藥殘留。所以,早在2006年,“農燈”草莓就被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認定為無公害產品,為“現採現吃”“優質優價”打下了基礎。

價格不高,口味多樣……上海本地產的“冬季甜點”瞭解一下

價格不高,口味多樣……上海本地產的“冬季甜點”瞭解一下

“農燈”草莓基地使用了很多生態種植技術

有了龍頭合作社的引領,生態種植正成為上海草莓生產者的共識。今年,上海草莓種植面積約2。6萬畝,其中規模化生產比例達到75%。規模化基地大多采取了生態栽培技術,包括黃板、藍板、性誘劑、防蟲網、夏季悶棚等,既能減少農藥用量,又能提高草莓品質。

冰淇淋味、菠蘿味的草莓都來了

提高地產農產品競爭力的另一個要素,是增加品種。

從全國草莓種植看,“甜查理”“紅顏”“章姬”“幸香”“香野”等五大品種的種植面積最多;在上海,主種品種是紅顏和章姬。不過,越來越多的合作社或涉農企業開始探索新品種,白色系的“白雪公主”“白色戀人”“雪兔”,淡粉色的“京郊小白”“淡雪”“粉玉”等新品種紛紛亮相。即便是傳統的紅色草莓,也多了“越秀”“越心”“聖誕紅”等新品種。

價格不高,口味多樣……上海本地產的“冬季甜點”瞭解一下

價格不高,口味多樣……上海本地產的“冬季甜點”瞭解一下

新品種草莓“賣相”出眾

“消費者越來越‘挑剔’,單一的草莓口味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何永娥說。今年,合作社新添的雪兔、越秀、越心等新品種很受市場歡迎:雪兔渾身雪白,可籽是鮮紅色,很像兔子的紅眼睛。最稀奇的是,這種草莓一口咬去,帶有濃濃的冰淇淋味,十分獨特。越秀、越心比常見的紅顏、章姬草莓更漂亮,光澤度很高,一個細長,一個矮胖,口感酸酸甜甜,香氣濃厚。

價格不高,口味多樣……上海本地產的“冬季甜點”瞭解一下

帶有冰淇淋味的草莓品種“雪兔”

位於崇明的喆畋農業公司選育了草莓新品種“菠蘿莓”。菠蘿莓有粉白色的果肉和紅色的籽,帶有淡淡的菠蘿味。經檢測,這種草莓含有原本存在於菠蘿內的成分“菠蘿朊酶”,能分解蛋白質,起到去油膩、促消化的作用。喆畋農業相關負責人說,很多人覺得草莓吃口清爽,而含有菠蘿朊酶的草莓能更好地滿足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需求。

價格不高,口味多樣……上海本地產的“冬季甜點”瞭解一下

右為新品種“菠蘿莓”

從草莓新品種不難發現,“種子是農業的晶片”這句話體現到具體農作物上,就是新品種能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也增加農產品的競爭力。

據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高階農藝師顏偉中介紹,這些年,上海地產草莓的品種發生了不少變化:起初,上海種植了不少“豐香”品種,隨著該品種自身種性退化,又有容易感染白粉病、管理耗時費力等缺點,農民用腳投票,轉向了以紅顏、章姬為代表的草莓品種,這兩者的種植面積已佔全市的98%,“如果整個地區栽培品種過於單一,那麼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風險都會擴大。”所以,引入新品種對上海草莓產業很有必要。

何永娥說,合作社每年都會引入新品種,並篩選那些既能獲得消費者認可、又利於推廣種植的,實現消費者與農民的共贏,“目前,白肉草莓售價是紅肉草莓的數倍,如果能種出口感好又易於管理的白肉草莓,消費者滿意,農民也有積極性。”

供需對接如何更高效?

不少人覺得,上海種植成本高,地產農產品缺乏價格優勢。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一觀點並不適用於所有農產品。比如,在服務上海的生鮮電商平臺和超市賣場中,草莓的平均售價約為每斤50元;即使在部分主打“拼團”“產地直銷”的電商平臺,草莓均價也在每斤30元左右。而上海地產草莓的基地零售價通常在40元以內,批發價更低。可見,地產草莓的價格並未高於外地產的草莓。

事實上,類似草莓這樣講究新鮮度且保質期短、運輸難度高的地產農產品,還有優勢:運輸距離短,有助於減少損耗,且可以等到自然成熟後再採摘。它們應該是經銷商眼裡的“香餑餑”才對。

價格不高,口味多樣……上海本地產的“冬季甜點”瞭解一下

地產草莓是冬天裡的美味

那麼,影響這類農產品供銷匹配度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可能是知名度不夠高。很多經銷商不知道上海有那麼多的好草莓,寧可去外地進貨,也不選擇上海本地產的。”在上海農業展覽館舉辦的一場供銷對接會上,上海近10家草莓生產合作社負責人表達了類似的意思。

業內人士由此提出,提高地產農產品的知名度,既要有更多的供銷對接活動,更要打響農產品品牌。

顏偉中說,農產品一般帶有強烈的產地屬性和品類屬性。以草莓為例,若能把草莓產地和品類企業化,使品牌與“原產地”“正宗”等概念掛鉤並植入消費者心中,有利於提高地產草莓的知名度。比如,嘉定區的“農燈”、金山區的“鑫品美”、青浦區的“澱湖原味”等都是區域公用品牌,統一標準種植,利於當地草莓生產者在行業裡脫穎而出,增加產品的辨識度。

文化對塑造農產品品牌也很重要,特別是利用農產品產地的特色文化,可以塑造產品的稀缺性。比如,青浦區白鶴鎮既是上海草莓之鄉,又是滬劇這一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基地。白鶴草莓由此被賦予文化與歷史的內涵,當地還將草莓與旅遊伴手禮相結合,拓展草莓的銷售場景。

價格不高,口味多樣……上海本地產的“冬季甜點”瞭解一下

草莓也能成為旅遊伴手禮

為農產品設計合適的運輸、銷售方式同樣重要。例如,草莓不耐壓、難儲存。於是,有的合作社自己研發了草莓專用外包裝,並當場演示給採購商看:有了這樣的包裝,草莓從離地一米高的距離摔到地上,也不會損壞。

上海商情資訊中心相關負責人韓姍月建議說:“農產品保鮮和運輸是經銷商的‘痛點’,如果有合適的解決方式,自然能增加農產品的競爭力。所以,鼓勵農民多從銷售者的角度思考問題,也有利於提高農產品的商品化推廣。”

欄目主編:吳衛群

本文作者:任翀

文字編輯:任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