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瞭解“放懷筆墨外”對國畫創新的影響,學畫就易在古人圈中迷惘

“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對有相同志趣的畫友來說深有感觸!每每畫友相聚,不尚虛華,縱以茶代酒,也會興之所至,高談闊論。但時有話鋒一轉,大談中國畫“創新”時,難免也會出現冷場,總有“新瓶舊酒“之嫌,這不得不說與社會上充斥的不良畫風相關。實際上優秀的中國畫從形式到內容都體現著時代的新意,無時無刻都在創新。它的創新主要是透過筆墨來體現的,那為什麼還要說“放懷筆墨外”呢?

不瞭解“放懷筆墨外”對國畫創新的影響,學畫就易在古人圈中迷惘

圖片來自網路

國畫作為一門自成獨特體系於世界美術領域的中國民族傳統繪畫,它是用毛筆、墨以及中國畫顏料,在特製的宣紙或絹素上作畫。畫家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中國畫十分重視筆墨,北宋韓拙在《山水鈍全集》中曰:“筆以立其形質,墨以分其陰陽,山水悉從筆墨而成。”可見筆墨是山水畫造型的根本,是中國畫語言的精髓。

不瞭解“放懷筆墨外”對國畫創新的影響,學畫就易在古人圈中迷惘

圖片來自網路

明朝後期大臣、書畫家董其昌在《畫旨》中曰:“以境之奇怪論,則畫不如山水;以筆墨之精妙論,則山水決不如畫。”這段話道明瞭用筆用墨由技巧到審美創造的昇華,精妙絕倫的“筆墨”成為山水畫的藝術載體和風格語言,給觀者以無窮想象空間!水墨交融的精妙墨法和筆痕造型,取決於畫家對用筆用墨的掌控經營,產生出“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意象空間。這裡的筆墨顯然打破了固有的程式,更多滲透的是畫家的藝術功力、藝術氣質和藝術修養。

不瞭解“放懷筆墨外”對國畫創新的影響,學畫就易在古人圈中迷惘

圖片來自網路

綜上所述,中國畫的創新雖是透過筆墨體現出來的,卻已超越了筆墨本身!明末清初著名畫家石濤強調”墨非蒙養不靈,筆非生活不神。“他將中國繪畫中的筆墨問題與”蒙養“、”生活“聯絡在一起,使筆墨問題不再停留在一般的技術性問題上,而是與畫家對大自然生機活力的體驗和感悟聯絡在一起,打破了前人那種單純以筆墨形式而論筆墨的技術觀點。點明瞭筆墨正因為精妙,是畫家綜合修為的體現,因而突破筆墨出新的瓶頸,還需“放懷筆墨外”。

不瞭解“放懷筆墨外”對國畫創新的影響,學畫就易在古人圈中迷惘

圖片來自網路

不瞭解“放懷筆墨外”對國畫創新的影響,學畫就易在古人圈中迷惘。優秀的國畫作品,往往意境高遠、內蘊豐厚,滲透出的氣質,不僅是取決於你所描繪的景色,還與詩詞、讀書,書法及其他姊妹藝術相關。這在許多國畫作品中都可領略到詩、書。畫、印融為一體所展現的藝術風采,讀出畫家那“腹有詩書氣自華。”般儒雅的文人魅力!可見中國畫不僅要練技法,還要“放懷筆墨外”,尋求“畫外功夫”的滋養,這也是跳出古人窠臼,力促創新的必然之舉。

不瞭解“放懷筆墨外”對國畫創新的影響,學畫就易在古人圈中迷惘

圖片來自網路

“畫外功夫”的滋養,可以給畫家提供源源不斷的創作營養,讓貧瘠的繪畫語言豐富起來,氣質畢現!陸儼少先生認為:一個人氣質的好壞,決定著繪畫的品位,它是創作的一面鏡子,直接反映在作品之中。因而畫家的氣質作為畫家綜合素養的集中體現,它滲透在作品中,使作品呈現出新穎別緻的情韻,打動讀者的心靈,給人以美的享受。其中獨特的審美視覺,豐富的美學內涵,它所反映的正是作者的整體學養——美學、文學、哲學等方面的總體糅合。

不瞭解“放懷筆墨外”對國畫創新的影響,學畫就易在古人圈中迷惘

圖片來自網路

繪畫創作的過程,也是一種求索的過程。中國畫的創新和發展,就是透過人們不斷探索、實踐而實現的。其實,中國畫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變革、不斷創新的發展史。學畫者當靜下心來,瞭解每一時期中國畫的精粹,定會視野頓開,感慨良多。中國畫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部分,自有其令人神往的魅力和取之不盡的蘊藏,其中不乏“放懷筆墨外”對國畫創新的影響,瞭解愈深刻,學畫就不易墜入古人圈中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