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發現身邊的親人都很自私、沒人情味兒,請堅持做這3件事

一個人性格、三觀、行為習慣的形成,和周圍人是脫不開關係的。在生活中,仔細觀察的話,我們不難發現,身邊的親人對我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若親人都很善良、友好,有著種種良好的品格,我們也會深受影響,成為一個善良的人。但若是親人都很自私、沒人情味兒、情緒起伏大,我們這時就需要為自己的性格而擔心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身邊的親人很自私,心理學家建議,請堅持做這三件事。

如果你發現身邊的親人都很自私、沒人情味兒,請堅持做這3件事

建立自身的邊界

一個人內心邊界感的建立,主要取決於幼兒時期與養育者之間的成功分離和獨立。大部分人的成長過程,都帶著自己的痛苦和磨練。

我們在幼兒時期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往往比較親密,一方面是由於人類在幼兒時期缺乏獨立生存的能力;另一方面則是母性使然。

倘若一個人一直停留在與母親的無邊界共生狀態之中,這種狀態可能會逐漸演化到生活中的各種人際關係層面,形成一種沒有“自我邊界感”的狀態。

人之所以成為一個人,在於“獨立自我”的存在,“自我”則意味著一個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一個沒有獨立和主體的個體,隨時可能將面臨著喪失權利和尊嚴的危險,甚至任人踐踏侮辱。

如果你發現身邊的親人都很自私、沒人情味兒,請堅持做這3件事

家庭治療大師Minuchin提出,在一個人擁有健康親密關係的家庭中,家庭的每個成員都有足夠的“滿足感”,並且,每個成員都具備“獨立性”。

這種邊界感的建立絕不是漠不關心、遠離親人的體現,而是在相互融洽的氛圍中,彼此關心、尊重、理解,認同每個人所具備的獨立性和自主能力。

只有當我們改變不合理的邊界後,我們的自我價值感才不會依附於他人的評價之上,會獲得更多的自我滿足感。

同時,

與原生家庭分離,才能使個體與家庭以外的人建立新的親密關係

。一個具有主體性和獨立性的“自我”才會真正的成長和發展起來,並從中體會到作為人所應該具有的尊嚴和自由。

如果你發現身邊的親人都很自私、沒人情味兒,請堅持做這3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