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很美好,前提是真正的朋友

生活中要有真正的友誼並不容易,問題在於人類給友誼增加了太多的其他東西,太多的義務,太多的不純潔和太多的親密帶來的陰影。如果這些附加物能被移除,一切都會變得更容易。友誼應該擴大生活的空間,而不是縮小它。

不幸的是,很多悖論都表明,對友誼的期待和實踐極易縮小我們的生活空間,從而產生相反的效果。為了擴大生活的空間,最終的動機應該是廣泛的愛,這才是友誼的真正含義。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的計劃反而適得其反。

友誼很美好,前提是真正的朋友

正如先哲所說,人們創造邊界是因為智慧,而博愛突破了這些邊界。友誼的障礙往往是過度的智慧。幸運的是,還有超越障礙的對愛的渴望。友誼是跨越障礙的翅膀,但它也承受著障礙的重量。因此,當人們放鬆時,友誼也放鬆了,當人們的心靈透徹時,友誼也被洗滌了。

結果應該是兩個完美的階段:當人類最深切地享受友誼時,友誼本身也完全發揮作用。現在,即使我們有很多友誼,它仍然是不完整的,因為我們仍然是不完整的。如果要求這個世界給我們更多的愛,我們就應該給世界更多的愛,這樣才能滿足年輕人的一種謹慎的期望。

在人生的秋天,這仍然是一種謹慎的期待。然而,秋天畢竟是秋天。生命已經接管了初霜,期望已經被灑上了寒露。對友誼的渴望,就像楓葉一樣,也開始下降。在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智慧會比博愛更強大嗎?一顆年輕的心會發出多少友誼的訊號,多少友誼會滋潤它?這是一個幾乎是宿命論的難題,不能輕率回答。

友誼很美好,前提是真正的朋友

在秋天,我們只能祈禱,吹在我們心裡的風不要那麼涼。我想起了一個很遠的朋友寫的一則故事:有兩隻螞蟻相遇了,只是碰了碰對方的觸鬚,然後繼續向相反的方向爬行。爬了很長時間後,他們突然感到抱歉,在如此廣闊的空間和時間裡,如此小體型的螞蟻竟然能意外地相遇,但是他們沒有擁抱對方。是的,不應該再有這樣的遺憾了。然而,隨著社會的新發展,我們的體積變得更小了。我們什麼時候會遇到幾隻能摸到觸鬚的螞蟻?把期望留給下一代吧,讓他們快樂地前行尋覓。

梁啟超在一本書中寫到:“今天我們都是國家的綠色森林英雄,到處都是,每天都有桃園結拜,到處都是梁山聯盟……”這是友誼的昇華,是人際關係的定格。它貫穿了傳統文化,如果兩個人秉持一個想法,他們可以切斷黃金。(《易經。繫辭》)中“義”的思想實質是把群體和個人緊密地聯絡在一起,形成一種血緣和友誼的“非血緣”關係,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他們能夠抵禦外來的侵略和欺凌。

明代思想家李贄,在他的《續焚書。卷五》中寫了一首詩,詩中寫道“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誰識桃園三結義,黃金不解結同心。”

這種“精神”就像荊山腳下裹著泥巴的璞玉。當卞和拿著它獻給楚王時,楚王和玉器工匠並不知道它的價值。他們第一次看到的是一塊石頭,砍掉了卞和的左腳,第二次看到的還是一塊石頭,砍掉了卞和的右腳。當卞和抱著璞玉,在荊山腳下哭了三天三夜,他的眼睛留下了真誠的血淚,才真的發現那是一個真正的稀世珍寶——和氏璧。

友誼很美好,前提是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友誼是這樣的。紳士的友誼像水一樣輕,而小人的友誼像水一樣甜。有情有義,光明磊落,也許有些正直的人交朋友,成為不同姓氏的兄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沒有什麼不尋常的,甚至有些爭吵。然而,當遇到危險時,他們會站起來,以身犯險助朋友。

當和那些甜言蜜語、虛偽做作、整天甜言蜜語、溜之大吉以討好他人的人交朋友時,儘管他們通常看起來很真誠。但是有酒有茶就爭相而至,危機落難則不見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