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物語——心手相一的藝術之美

清代文人汪文伯讚美宜興紫砂壺時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宜興舊稱陽羨,在宜興黃龍山下出產了一種神奇的五色土稱之為紫砂。從范蠡這位陶朱公帶著西施從太湖泛舟上岸隱居於宜興,在丁蜀黃龍山腳下築墅製陶開始,教會了當地的人民留下了製陶的手藝延續至今,讓近代宜興贏得了“陶都”這個美喻,與江西省景德鎮“瓷都”齊名。

紫砂物語——心手相一的藝術之美

宜興有七千年製陶史,能找到紫砂文獻記載和考古實物佐證的,不早於北宋。而真正開始用紫砂壺沖茶品茗,還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提倡散茶沖泡方法以後,紫砂壺才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又到明代中後期,文人士大夫董其昌、陳繼儒等一大批知識分子藝術家參加設計紫砂壺的造型和裝飾,才誕生了紫砂藝術品。也正是文人的參與,才使得紫砂壺逐漸成了文玩器具。

紫砂物語——心手相一的藝術之美

對於高階的工藝美術類紫砂壺,成型工藝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簡單,這也造成了當時產量非常低的主要原因。由於藝人做一把紫砂壺,並非隨心所欲,必須精心設計,謀篇佈局,反覆推敲,妥善經營,從構思設計到成型定稿是一個漫長的創作過程,加上還要經過窯火的洗禮,紫砂藝術創作與畫家一樣,需要打腹稿與手稿,需要不厭其煩的重複修正,從圖紙到實物,從實物再到圖紙……一個成功的造型最終定稿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當代藝術大師顧景舟用了二十二年才將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高莊教授設計的一款提璧紫砂壺最終定型,前後改進了三十幾次,可想而知,紫砂藝術的審美設計和製作工藝是多麼的艱辛與美好。

紫砂物語——心手相一的藝術之美

紫砂壺是手作之美,強調的是這個“美”字,是藝術創作。大家知道,人類進步的標誌是使用工具的進步而進步,做一把紫砂壺徒手可以完成,但是效率很低,現代人用計算機3D設計,運用數控線切割技術,更好更準確地表達出創作者的藝術思想,更方便更快捷地製造出新的審美造型,我認為不必完全排斥技術上的革新與進步。當然,如果一定要區分的話,我也認為,紫砂工藝一個是傳統手工成型,另一個是模具機械輔助成型,絕對沒有第三種方式。

紫砂物語——心手相一的藝術之美

我一直認為,紫砂藝術創作上,沒必要一味地排斥使用工模具,藝術創作與實用生產是兩碼事,99%的紫砂壺是一種實用陶瓷產品,是泡茶器皿,沒有投資收藏價值,近二十年來,實用型別的紫砂壺成型工作者成幾何級數般增長,這是十幾萬陶工賴以生存的飯碗,讓其用機械化模具生產沒什麼不好,這也可以讓更多的人用上紫砂壺,泡出香味更濃的好茶不是更好嗎?

紫砂物語——心手相一的藝術之美

談到任何一把藝術的紫砂壺,都必須從材質、成型工藝、造型審美與燒成火候四個維度去分析才能得出好與不好的結論,說到一把壺品質的差異,主要是材質與製法不同。是手作還是機械模具,科學的方法一方面必須表明品質的系統性,這個主要表現在當初你是以生產實用泡茶器,還是作為藝術創作為目的來完成的工藝美術品。

紫砂物語——心手相一的藝術之美

另一方面也要表明製法的系統性。藝術紫砂壺追求的是個性創造,個性化是藝術創作的生命,千篇一律的東西即使是手工製作也不會是藝術品,強調傳統手工成型僅僅是一種技術手段,是一種表達方式,技術有高低,但根本代表不了藝術水平。

紫砂物語——心手相一的藝術之美

紫砂藝術發展到今天已近六百年了,誰也不能統計出究竟有多少種造型款式,但經典的就是那幾十種,掰一下手指都能數得過來,但現代人能真正做好這些經典,並能融入自己的一些理念與變化,而且能夠用自己的個人面貌呈現出不一樣的視覺美感,把古人的經典做成自己的經典,那就是對紫砂藝術的發展程序有所貢獻。紫砂藝術呼喚有時代創新意識的年輕人,而不是隻會“全手工”的純技術匠人,技術不等於藝術,藝術是高於技術的創作思想和追求“真、善、美”的目標,在技術的基礎之上發揮藝術的創意,才能真正創造出時代精品。

紫砂物語——心手相一的藝術之美

注:本文發表在2021年10月12日《深圳特區報》A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