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回憶,山村裡的生活

我的家鄉在大別山舒城縣曉天鎮,山裡空氣特別清新,有山有水,可以深深的吸一大口空氣,特別的舒服。

一說起大山裡的孩子,總會讓人想起那些留守兒童,覺得這是一個不幸的群體,生活艱辛、性格內向、缺乏父母的關愛。其實這是在國家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過渡性問題。因為,山村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形成的生活方式,在沒有受到現代文明衝擊時,人和自然合諧相處,雖然生活未必富裕,但大山裡的孩子過著自己純樸、充實、快樂的生活。

兒時的回憶,山村裡的生活

小時候在山村,放假在家我們都會幫助家裡乾點活,主要是砍柴和打豬草。

還有也會到山上去砍些柴火,也就砍的比較少,因為砍多了抱不了,當然了那時差不多13歲了。還有割草喂牛,當時我爺爺養了頭牛,小時候感覺特別大那牛,田埂上春天的時候長了很多很多的青草,割了很多很多我抱不了多少就會跑回來喊大人一起抱回家,牛吃的特別開心,也長的非常快,應該天然的青草營養比較好。

兒時的回憶,山村裡的生活

撲蜻蜓,那可是兒時的我們最好的玩伴。拿著大笤帚,鄉下掃院子的那種很大的掃帚,去蜻蜓多的地方,看準了蜻蜓就撲下去,運氣好的話一撲一個準。蜻蜓喜歡在水面上飛,我的家鄉只有山,沒有水,所以它們經常在一個叫“場”的地方飛。何為場?鄉下曬玉米碾麥子的地方,“揚場”的季節是夏天,這時候蜻蜓最多,大人們揚麥子,使麥子皮與麥子籽分離,滿天的麥子皮隨風飄揚,兒童們拿著大掃帚在旁邊撲啊撲,玩蜻蜓,撲到後,小心翼翼的從笤帚上邊取下來,很多蜻蜓就是在取的過程中靈活的飛走了,獲得重生,飛的特別高,遠離小朋友們的魔掌,沒有飛走的就成了我們的玩伴,玩膩了就變成小雞小貓的美食。用線繫住蜻蜓的尾巴,看它掙扎著飛,很開心,是因為自己沒有擁有一個像它一樣的翅膀所以羨慕,羨慕它可以在藍天下自由自在的飛翔。兒時還有很多好玩有趣的事………

兒時的回憶,山村裡的生活

山裡人也有自己的娛樂方式,雖然沒有電視,但公社會經常安排放電影,放映隊會到各村莊輪流播放,這可是農村唯一的一項娛樂活動,因此,無論哪個村放電影,鄰村的男女老少能出動的都會趕過去看。農村放電影很簡單,一般放在村裡的曬穀場上,在曬場邊上立起兩根柱子,臨時拉上幕布就可以了。如果遇到中間下雨,除非大暴雨,一般都不會中止,放映員拿把傘將放映機遮上就解決了,而村民則會穿上蓑衣或是打著雨傘繼續看。電影結束後,鄰村的村民則向各自村莊方向散去,大家打著手電或火把,行走的人流彷彿幾條長龍在山間穿梭飛舞。而我則緊跟大人的腳步,不敢落下半步。當然最開心的還是本村放電影,早早地就把板凳擺放,佔據有利位置。

兒時的回憶,山村裡的生活

兒時的回憶,山村裡的生活

還有很多小孩頑皮惹事的事情……

我童年生活在大山裡,卻留下了太多的回憶。在這裡,我融進了大自然,親身體會到生活的艱辛,經歷過小小的磨礪,更感受到山裡人的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