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是常見的自然現象,可是至今沒人能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雷電”是常見的自然現象,可是至今沒人能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雷電是雲間或雲地之間迅猛放電的一種雄偉壯觀的自然現象。 自 18 世紀弗蘭克林著名的風箏實驗以來,人們致力於雷電的產生及其防護的研究實踐活動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人類對雷電的防護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可是對於雷電的產生機制卻沒人能夠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對雷電現象的解釋總的歸納起來不外乎有以下一些理論:

雷電是一種雲間和雲地間的放電現象,關於雲中電荷是如何產生的,也就是說雲中的電是從哪裡來的呢?二個多世紀以來眾多研究者曾提出過多種理論或假說。開始時人們的觀念認為,常見的電都是摩擦產生的,雲中的電當然就是雲中水汽摩擦而產生的了。可是我們生活中用到水汽的時候很多,怎樣摩擦它們也是沒有產生出電來呢?

人們把水汽摩擦生電的理論改進後,提出了離子選擇捕俘起電說、離子擴散起電說、極化起電說、水滴破碎起電說、對流驅動機制起電說、水的凍結和融化起電說、冰晶的碰撞和破裂起電說、凇附起電說等等。

“雷電”是常見的自然現象,可是至今沒人能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雲是一種水汽現象。我們人類對水是太熟悉不過了,它在地球上常見的有固、液、汽三態。現在的科學理解雲生電的現象,並歸納出對流雲初始階段的“離子流”假說和冷雲的電荷積累假說兩大類。還有冷雲電荷積累現象下的四小類學說等等,這些學說是一會把水變成冰,一會冰又變成水而起電,在這些變化中就可以產生出電了嗎?這些解釋你百度一下到處都是。不過你想想這些解釋真的能夠實現嗎?水無論是汽還是冰,你說它是良導體,這是可以的;但是你怎麼變化它摩擦它,讓它能產生出電來真是太難了。

在雷雨雲的發展過程中,靠雪晶和霰粒為主的大量雲粒子的摩擦,而產生大量電荷的起電機制,依靠霰粒生長過程中的碰撞、撞凍和摩擦而形成雷電顯然是不實際的。而且這些解釋都沒有實驗依據。問題的關鍵是這些摩擦而生電的能量根本就不足以支援雷電放電的巨大能量釋放。

西方科學有的時候很有點意思,在很多時候它會強詞奪理和給你繞彎子。把他的理論給你推演出去,比如說雷雨雲摩擦生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雷雨雲是導體,大家沒有異議,你說它自己能生出電來,沒人能信!中國科學界早就有人提出異議,可是他們就是不想改正。

有誰能給出雷電現象的合理解釋呢?大家在這裡討論給出一個令大家都信服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