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

王夫子,明末內外交困,危機四伏。士大夫面對危機,尋求改革方案。他們猛烈批判君主專制統治和宋明理學,倡導“經世致用”,開創了一股要求個性解放、平等、民主的,具有批判、務實精神的進步思潮。判宋明理學,建立起較為完整的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體系。

強調“理在氣中”;宣揚“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覺乃發”;顛覆理學“道在氣先”理論根基。

提出“私慾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慾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

黃宗羲:(世稱“梨洲先生”,著作《明儒學案》《明夷待訪錄》)民主思想、工商皆本

反對專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宣稱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認為君臣應是平等“師友”;根本上否定陳腐的倫理綱常。

提出種種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

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

顧炎武:(世稱“亭林先生”,著作《天下郡國得病》《日知錄》)因地制宜、發展工商業

針對明代嚴重脫離社會現實的空疏學風,發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呼喚。

主張為學應求務實,應關乎國計民生,致力於社會變革,“以世致用”、“明道救世”。。

身體力行,考察山川關隘、民族風谷和民生疾苦,寫出許多與實際問題密切相關著作。

三位思想家與李贄不同的是:把鬥爭的矛頭從傳統儒學進一步延伸到君主專制制度,並且在揭露和批判的同時還提出了改革現實時弊的主張————“經世致用”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