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蔣雯麗守護的國寶是一盞燈,卻體現了漢朝對環保的認識

隨著《國家寶藏》第二季的熱播,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和國寶走進人們眼眸之中。各地的博物館展出的文物不僅展示了自己的區域文化特徵,也充分展現了中華文化璀璨奪目的光彩。我們已經見識過了故宮博物院的恢弘氣概,也見識過了廣東省博物館的中國神韻。第三集的《國家寶藏》節目出場的主角是位於燕趙大地的河北博物院以及選送的三件國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這件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環保燈具的國寶——長信宮燈,也一起了解欣賞由蔣雯麗帶來的前世傳奇。

國家寶藏:蔣雯麗守護的國寶是一盞燈,卻體現了漢朝對環保的認識

唯美的漢朝人生活

西漢是中國第二個封建王朝,我們對這個時代的印象既親近,又疏遠。親近在於我們至今仍然以“漢族”、“漢字”、“漢服”等等成為來稱呼自己的衣食起居;疏遠則在於,如果讓我們來說一說心中的漢朝,那麼我們的答案將不約而同地向電視劇的形象靠攏。事實上,漢朝的生活環境和我們在電視中看到的還是很不一樣的,他們的生活十分精緻、美妙,我們從陸陸續續出土的漢朝文物可以看出。今天我們瞭解的這件長信宮燈,其實就是漢朝精美生活用具中的一員。

國家寶藏:蔣雯麗守護的國寶是一盞燈,卻體現了漢朝對環保的認識

以漢代的燈具為例,由於漢代用於照明的燈具多數動物油為燃料的油燈,因此會產生大量的煙塵,聰明的古人想到了用水過濾煙塵的技術。在漢代的燈具文化中,有各種不同的燈具,如用於行走時攜帶、使用的行燈;以生活器物作為模仿物件的類物形燈;以動物作為模仿物件的動物形燈等等數十種。長信宮燈則屬於一種帶煙管的釭燈,這種燈設計非常巧妙,也是漢代獨創的,通常會設計各種各樣的造型來隱藏煙管,以達到美觀的效果。在燈體的底部會存放一定量的水,用來處理煙塵。除了長信宮燈以外,還有著名的雁魚燈也是這種型別燈具。

長信宮燈的故事

國家寶藏:蔣雯麗守護的國寶是一盞燈,卻體現了漢朝對環保的認識

長信宮燈是1968年被考古隊員發掘出來的,當時這件燈具出土於滿城縣的一座漢墓,後來考古學家證實,這是西漢中山王劉勝的妻子竇綰的墓葬。考古工作者在墓中發現了四十餘種燈具,基本覆蓋了我們上文介紹的西漢各種燈具,其中長信宮燈就是最精美的代表。

國家寶藏:蔣雯麗守護的國寶是一盞燈,卻體現了漢朝對環保的認識

長信宮燈全身透過鎏金處理過,這種出力工序十分複雜,需要將金與水銀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後塗抹在青銅器表面,再進行加熱處理,水銀蒸發後,金就牢牢粘在青銅器表面了。這麼複雜的工序就可以知道這件燈具製作有多麼花費心思了。此外,長信宮燈可以按照燈座、燈盤、燈罩等六個部分拆卸、組裝,兩個圓弧形的燈罩還可以左右開合,控制燈光的亮度和照射方向。

國家寶藏:蔣雯麗守護的國寶是一盞燈,卻體現了漢朝對環保的認識

根據長信宮燈的九處銘文和出土的墓葬主人身份,我們可以大概恢復一個長信宮燈的流傳經過。銘文中六次提到的“陽信家”字樣,經過考古學家考證,認為這是說明了長信宮燈過去的主任應該是曾經被封為“陽信夷侯”的劉揭,由於他曾經參與景帝時期的吳楚七國之亂,爵位、封地和個人財產都被剝奪了,這件宮燈也就流入長信宮中。後來,這件宮燈又被漢文帝的皇后竇氏送給了自己的孫子中山靖王劉勝,劉勝又將這件宮燈送給了自己的妻子竇綰。

國寶守護人——蔣雯麗

國家寶藏:蔣雯麗守護的國寶是一盞燈,卻體現了漢朝對環保的認識

在最新的一期《國家寶藏》節目中,我們能夠看到由蔣雯麗飾演的竇太后用“長信宮燈”來教導漢武帝劉徹如何治理天下的前世傳奇,也能夠看到長信宮燈中外交流的今世傳奇。

長信宮燈不僅體現了漢代人民對生活的喜愛和熱情,也體現了漢代人民生活的情趣和格調,在這件宮燈的背後流傳的故事可能還有很多亟待我們去揭開,但是我們能後親眼目睹這件燈具的優雅與曼妙。

往期回顧:

第一期:

王菲·樣式雷設計燙樣:

國家寶藏:王菲守護的國寶,是一個創造圓明園的家族傳奇

翟天臨·李白《上陽臺帖》:

國家寶藏:翟天臨守護的國寶,僅有25個字,歷代名人都奉之為珍寶

黎明·金甌永固杯:

國家寶藏:黎明守護的國寶,是“藝術家”乾隆親自設計的藝術品

第二期:

岳雲鵬·宋金項鍊:

國家寶藏:岳雲鵬守護的國寶是一條金項鍊,卻代表了百年海上絲路

胡杏兒·乾隆外貿農耕商貿桌布:

國家寶藏:胡杏兒守護的國寶是一件桌布,卻代表西方對東方的崇拜

劉昊然、肖央·金漆木雕大神龕:

國家寶藏:劉昊然、肖央守護的國寶,有一段保衛家國的鬥爭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