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觀滄海到東巖,瀘州古景藏青山,有些地方終究會被遺忘

沒有人知道,瀘州臨江的石壁懸崖有多少,李白都說“輕舟已過萬重山”,我想瀘州當然沒有萬重山,恐怕幾千重也不見得有,但是數百重總該有吧。

從沱江到長江,大河和小河都被很多山壁簇擁,有的形成幾字形,有的形成許多道灣,還有的筆直向前,不管怎麼樣,江水總是滾滾向前,只有這些沿岸山壁岩石頭,只要自然不發怒,只要人類不發瘋,它們應該會繼續存在下去。

橫觀滄海到東巖,瀘州古景藏青山,有些地方終究會被遺忘

但是人類有時候其實很有愛,讓山石也充滿了文藝範。一千年前,文人墨客,當地州官之流,看到瀘州長江邊的少鶴山,石壁獨特,於是有了其他想法。修道的,學佛的便把他們的思想統統雕刻在上面,又或者把他們的偶像也塑造在那裡。

二文人們則不同,他們不見得有什麼經典去說服世人,但是他們喜歡把書法發揮到極致,雕刻在石壁上,這樣比畫在紙上可能保持得更久。而自己的詩詞歌賦也可以。

橫觀滄海到東巖,瀘州古景藏青山,有些地方終究會被遺忘

終究一開始和尚就佔據了優勢。宋朝的瀘州人覺得這裡可以造釋迦摩尼的像,石頭在能工巧匠的妙手下,頓時有了靈性。其實我倒是覺得雕刻它的人才了不起。

後來跟瀘州頗有淵源的黃山谷題“醉僧圖碑記”、明正德年狀元楊升庵為東巖夜月唱和、知州應歸題“鳶飛魚躍,巖光雲影”。

到清康熙年州人題刻的“巖雲水月”、乾隆33年知州王旭升題“山高水長”,乾隆42年四川學正吳省欽題“少鶴山”,光緒27年趙熙題“瀘州東巖飲餞沈使君記”。

橫觀滄海到東巖,瀘州古景藏青山,有些地方終究會被遺忘

再到民國19年即1930年,由宣統元年(1909年)乙酉科舉人周祚章於1929年書刻“前清般若多羅密多心經”260餘字於巖上,東巖已成為蜀南石刻藝術歷時千百年文化藝術之大成的殿堂,受到世人關注而東巖“心經”石刻被法王寺住持德祥大師譽為“西南石經之最”,建議加以保護。

橫觀滄海到東巖,瀘州古景藏青山,有些地方終究會被遺忘

再後來還我河山成為愛國的象徵,已經成為東岩石刻最具價值的一部分。它甚至比古八景東巖夜月還有讓我珍視的地方。雖然時間不到百年,卻涵蓋了一段苦難的民族血淚史不屈服的民族精神,這是非常難得的。

橫觀滄海到東巖,瀘州古景藏青山,有些地方終究會被遺忘

其實,因為一些原因當年曾經紅極一時的東巖公園荒草叢生,再到後來,修了新東巖,並沒有忘記了,可是聽說這裡是水源保護地區,就是這樣來說,包括沙灣跟東巖一道,在目前來說都不能開發和活化利用,只能就地保護。

橫觀滄海到東巖,瀘州古景藏青山,有些地方終究會被遺忘

這個保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它日曬雨淋,天長地久容易各種毛病,修補一個角就是錢,文物保護部門是清水衙門,老百姓不管這些,反正這個地方,不開發不利用沒有關係,千萬別給咱們破壞了。

橫觀滄海到東巖,瀘州古景藏青山,有些地方終究會被遺忘

說一千道一萬,在這方面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好在它如今還在,別問我怎麼去,如今路不好走,不建議大家去,等著吧,有它開放的那一天,很多人小時候可以透過石刻的字爬上去,你們聽說過沒有。可惜這裡我覺得還有一些東西,好像看不見了。

橫觀滄海到東巖,瀘州古景藏青山,有些地方終究會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