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凸遊記——自然巖壁的體驗與考察

前情提要

在上期節目中,我們給大家介紹了一項趣味性和挑戰性十足的體育專案——

攀巖

,大家是否對這項運動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呢?今天,讓我們跟隨一位攀巖愛好者的腳步,一起走進

“格凸河”小鎮

,揭開“

石灰岩壁

”的神秘面紗吧~

格凸遊記

距離黃果樹瀑布只有一個半小時車程,這個名為格凸河的小鎮卻並不像黃果樹那麼有名氣。即使有著得天獨厚的豐富的喀斯特地貌的奇觀,同時在世界上享有“攀巖聖地”的美譽,這個小鎮卻如閨中女子,真正一睹其美貌者少之又少。我與攀巖隊的小夥伴一起,到達格凸河鎮,開展野攀計劃,一併對此處的地形地貌進行簡單考察。

西南的山,大不像東南丘陵一樣連綿起伏,勾勒在水田與天際的交界。它以硬朗的線條出落成一座一座,墨綠是絕對的墨綠,不帶一點朦朧,除非偶爾頂了半片雲。你在貼著山腰的高速路上行駛,它們如夜色般逼近讓你發抖;你在清晨醒來走出門外,它們則睥睨你——“

看看這傢伙,在這能蹦躂幾天呢

”。

格凸遊記——自然巖壁的體驗與考察

格凸遊記——自然巖壁的體驗與考察

格凸河景區和國家攀巖訓練基地

這裡是典型的

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蝕石灰岩巖體,形成了峰叢。大多數人或許都聽過喀斯特地貌,也瞭解水滴石穿的道理,但看到此景還是大受震撼。細細想來或許又有更多疑問,雨水穿石,可以在石頭上打出洞,河流能溶蝕最多把石面磨平,這樣的整體的地貌又是從何而來呢?“利萬物而不爭”的流水究竟是如何實施它的犯罪?讓我們遊玩之餘進行探案,來聽聽受害者的陳述吧。

受害者”一:巖壁

Oliver Crag是這一帶接近性最好的巖壁(就在路邊),並且巖壁的傾角,恰好能遮擋雨水和太陽,讓你可以舒服地與它對話。

↓↓↓

格凸遊記——自然巖壁的體驗與考察

OliverCrag

從裸露的岩石表面看,這一帶岩石的巖性是

石灰岩

,白色和淺紅色的礦物組成的脈體穿插其中。石灰岩主要的成分是碳酸鈣,所以容易溶解到水中,它重新析出時將呈現白色(想一想珍珠粉)。巖塊中的這些粒度較大的礦物是可能流體流經縫隙時,溶解的物質重新結晶形成的方解石礦物顆粒,有的

由於含三價鐵而呈現淺紅色

格凸遊記——自然巖壁的體驗與考察

隨手一拍石灰岩

格凸遊記——自然巖壁的體驗與考察

“千瘡百孔”的巖壁

格凸遊記——自然巖壁的體驗與考察

坐在裂縫口收穫一個免費中央空調

巖體一身千瘡百孔,受害痕跡明顯。從攀巖的角度來看,它遍佈huecos(空洞),pocket(口袋),以及crack(裂隙),恰為攀巖者提供了可以借力的手點和腳點,如左二、左三圖(但實際攀爬的過程中,摳洞時會發現,許多小洞都深不見底,可能居住不明生物,需要格外小心)。

可以想象,山頂的雨水,經過裂隙或者表面向下流,當遇到平坦的地方,水流與水流中裹挾的石沙滯留,在有限的空間打轉磨蝕巖壁,並且進一步向下衝刷——裂縫繼續擴大,同時形成各種孔洞。

“受害者”二:洞窟

洞穴的巖壁也是攀巖的絕佳場所

,我們第一天去往穿上洞和穿下洞,尋找合適的攀巖線路。去穿上洞的路由於下雨塌方封路,而穿下洞的線難度超出了大家的預期,原本的攀巖計劃變成了景區參觀。

下圖從左邊的小洞向右,分別是

穿下洞、穿上洞、燕子洞

。格凸河默默從燕子洞內流過。燕子洞頂棲息著數以千計的燕子。河水慢慢改造著洞內的巖壁,使洞壁更光滑,使得洞穴更加寬廣。水位最高的時候,它的水面在哪裡呢?燕子洞洞壁的最高處?那麼在它上面的穿上洞和穿下洞又是怎麼被“穿”出來的嗎?

現在的崖頂或許原來是一片河水靜靜流淌的平原,河水先是沿著裂隙下滲磨蝕出孔洞凹槽,這些洞隙相互連通,形成了地下河的河道,隨著溶蝕深度和氣候的變化,地下河的水位上漲或者下降;隨著新的洞穴的聯通又進入新的地下河河道。

↓↓↓

格凸遊記——自然巖壁的體驗與考察

從洞外看洞內

格凸遊記——自然巖壁的體驗與考察

從洞內看洞外

在洞穴裡,不僅可以看到飛舞的燕子奔忙,還能看到巖壁上白色的倒掛的石鐘乳,由流水中溶解的碳酸鈣重新結晶形成

。我們有幸在燕子洞內觀看到苗人獨特的“蜘蛛人絕活”,徒手攀巖。和新興的極限運動不同,“蜘蛛人表演”更有一種傳統絕技的味道,沒有細緻的籌謀,專業的攀巖鞋,技藝則是獨門相傳。我們眼睜睜看著三十多歲的大姐穿著牛仔褲和布鞋徒手登上了108m的懸崖。他們每人每天都需要表演兩到三次,必須要保證零失誤,很艱難也很可敬。

無論是開始為了採藥採燕窩而攀,還是後來為了表演而攀,攀巖對他們來說不是一種愛好,而是一種生存方式

↓↓↓

格凸遊記——自然巖壁的體驗與考察

“蜘蛛女人”

沒能體驗到洞穴攀巖的快樂,也是一種遺憾。回來正好找到了徒手攀巖大師Alex(《徒手攀巖》電影主角)在格凸攀爬Corazon de Ensuen(夢境之心)的影片,線路就在穿上洞。這是中國最難分結組線路,創造者Dani Andrada(丹尼爾·安德拉達)在2011年開發這條線路時,曾說過:“

這絕對是我所創造的最好的攀登,它是那麼的難、那麼長、舉世無雙

。”這條線路在16年Alex與Felipe到達之前,除了線路開發者,還無人完攀。下圖是兩個人攀登拱頂的照片,突出巖壁的鐘乳石或許成了可以藉以攀登的物件,然而要使身體水平地倒掛在洞面進行移動,非常不可思議。

↓↓↓

格凸遊記——自然巖壁的體驗與考察

格凸遊記——自然巖壁的體驗與考察

Alex與Felipe攻克“夢境之心”的影片截圖

受害者”三:陡崖和孤峰

最後的時間我們去了菩薩巖以及其背後左側的白巖。兩塊巖壁的形狀,

彷彿是有人用刀把山的另一側切走了

。或許山的斷面原本有發育的斷層面,使得流水滲入。在地形更低的一側侵蝕得更為嚴重,巖體內的大規模孔洞使它變得不穩定,坍塌、滑坡,最後被完全沖蝕,形成了一側被 “切分”的陡崖。

格凸遊記——自然巖壁的體驗與考察

菩薩巖和白巖巖壁

當原本的高原地形被“切分”會形成分立的

峰叢

,峰叢被切開會形成陡崖,陡崖如果多切幾個面,就會形成

孤峰、峰林

的景觀。這樣一些山峰、溶洞、怪石,都指向嫌疑人——流水。水滴石穿,水滴山穿,這一些溶洞、峰叢形成了喀斯特地貌的獨特景觀,也為攀巖者提供了豐富的線路和攀巖場所。

格凸遊記——自然巖壁的體驗與考察

格凸遊記——自然巖壁的體驗與考察

一座小孤峰,在群山裡露出個小腦袋頗為可愛

格凸河小鎮的巖壁的體驗和考察之旅美妙而充實,五天之後,我們靜悄悄地離開了。不巧錯過了格凸的攀巖節。不知道這裡熱鬧起來又會是怎樣的光景。

致謝

感謝史張翔同學提供照片,感謝本次野攀同行的其他同學,感謝USTC攀巖隊。

參考網站

[1] https://xw。qq。com/cmsid/20190301A1DGSA00

[2] https://www。sohu。com/a/112248885_469758

[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917526061828035&wfr=spider&for=pc

撰稿:三兩

美編:怪伽cc

石頭科普工作室出品

格凸遊記——自然巖壁的體驗與考察

我知道你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