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長眼中的考慮因素有哪些?

4、家長眼中的考慮因素有哪些?

你好,歡迎來到《2022年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我是老滿。

上一講,我們瞭解了專業的選科招生計劃分配情況,專業對應選科要求限制並非20種組合任意選,而是有一個前提條件,確定了自己想要報考的專業範圍,然後透過專業範圍及科目成績結合,選擇科目組合。選擇科目組合後,需要全方面進行報考因素進行分析,報考因素有哪些呢?是不是隻考慮專業和高校,其他都不考慮,還是要考慮城市這一因素,除了這三個因素外,還有其他需要考慮的報考因素嗎?

家長A:老師,幫忙給看看,我娃考了568分,選了物化生,看看有哪些專業可以報考?

家長B:小孩今年高考預計534分,幫助我選一下學校。去年的一段線是449分,政化地組合。

家長C:孩子考了630分,物化地,想報考山東大學,咋樣啊?

家長D:我們已經選了5個學校,城市上有很大不同,看看咋排序合適?

上述是幾位家長的留言資訊,從這些留言的資訊中不難看出,家長對孩子的志願填報相對來講是比較迷茫的,因此希望得到一個標準的答案或者選項。事實上,志願填報對於廣大家長很考生來講,就是一張白紙,啥也不懂,總希望透過一個簡短的資訊描述,從老師或其他人那裡得到一點建議,甚至直接告訴他該如何進行志願填報。

咱們都知曉“學得好不如考得好,考得好不如報得好”,填報志願不僅影響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活,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未來職業的走向。既然志願填報這麼重要,家長和考生們,在填報志願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

本章節就廣大家長和考生們眼中的參考因素進行分析,下一節分析從業者規劃師們填報志願時考慮的因素:

1、志願表的資訊

先來看一下河北省2021年普通類常規批第一次志願表(截取了部分):

4、家長眼中的考慮因素有哪些?

河北省2021年新高考改革元年,志願單位是96個。從志願表中咱們可以清晰的看到,該表只需要填寫專業代號及名稱、高校代號及名稱,並不能填寫其他資訊。所以從志願填報表來看,我們能夠填寫的資訊是比較少的,就是專業和大學兩個因素,這也是擺在明面上的。

其實當家長們在報考志願的過程中,除了專業和大學外,基本上還會考慮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城市。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報考因素會影響到報考呢?大家可以先暫停10秒鐘,思考一下,再繼續看。

在高考志願表上除了大學和專業這兩個顯性的因素以外,其他因素並不會直接顯示出來。不顯示出來並不代表沒有(就好像咱們叫的外賣一樣,材料能夠直接看到,但調味品可看不出來放了哪些,看不出來並不代表沒有),也就是說還有一些隱形的填報因素。

隨著填報時間的增長,滿老師發現報考因素逐年越來越多了,且也越來越個性化。在填報過程中,那些隱形的報考因素直接決定了顯示出的大學和專業,因此這些隱形的因素成為報志願中的重要參考因素。只看大學和專業填報的話,就容易變成流於表面的報考,報考中,絕大多數的家長和考生並不會這麼做,填報過程中所涉及的報考因素遠遠不止這兩個。

2、志願表之外的因素

根據滿老師調查結果,廣大家長和考生在填報時,考慮的報考因素主要是高考成績、專業和高校,還要少數家長參考的因素有:高考成績、大學環境、城市、就業、深造等。咱們一一細說明:

4、家長眼中的考慮因素有哪些?

一、高考成績

高考成績是所有家長必須考慮的填報因素,當然也是報考志願時重要的依據。但是不能把成績看的太重了。如果把成績看得太重了,就會遮蔽自己的雙眼,往往看不到其他的填報因素,影響了志願填報的整體性。

很多家長和考生,一張口就是,老師,我考了560分,可以選擇哪些專業,哪些大學。說實話,專業並不是高考成績決定的,而是跟自己的興趣、愛好、價值觀、選科組合、家庭情況等因素綜合決定的。如果說600分可以被計算機錄取,那500分就不可以選擇計算機專業進行報考嗎?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這是大多數考生和家長的誤區。

尤其是新高考改革下,專業的選擇與選考的科目組合是緊密相關的。不同選科組合,所選擇的專業範圍是不同,想要報考哪些專業,在選科時就要慎重選擇。這也是高考志願從高一就需要做準備的原因。上一節中,咱們進行了詳細分析,在這裡不過多闡述。

高考成績只是決定了你要去哪個層次的大學去上學,而新高考改革後,山東省實行的是“專業+院校”填報方式,與原來的填報方式最大的區別,是從原來射箭的時候箭射在靶上演變為射箭時箭要射到靶心(只要被大學錄取就行,專業可選,也就是有大學託底,而新高考必須是專業+院校同時錄取)。這對於廣大家長和考生的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二、大學環境

大學環境是絕大多數家長和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參考的重要因素。這個環境並不是簡單的大學校園環境,很多家長和考生提出來的環境包含內外兩個環境,一個是院校的外環境,一個是院校的內環境。

外環境是指院校的校園環境,圖書館、教學樓、宿舍、食堂等等,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能讓同學們安心學習,比如有些院校綠樹成蔭,林蔭小路、鳥語花香、塗鴉牆、操場。然而有些院校教學樓、宿舍樓很多是老建築,取暖消暑裝置年久失修,教室裡的教學裝置很原始,校園環境不清淨,到處垃圾、不衛生等。周圍歌舞昇平,噪音四起,這樣的環境非常不利於學習。

而內環境主要是指大學校風、校訓、學術氛圍等。高校的校園文化是高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文化和精神環境,學校的學風、教風和校風,體現了師生的凝聚力和創造力。比如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風是:行勝於言;學風是:嚴謹、勤奮、求實、創新。又比如山東大學的校訓是學無止境、氣有浩然。校園裡的學習氛圍,課堂互動、自習室學習氛圍等,一個較好的內部環境能夠促進學習動力,激發學習慾望。

三、城市

家長和考生最看重的因素之一便是大學所在地域——城市,城市至關重要。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那年,我所有的志願只向北京和上海這兩個城市報考。對我來說,上哪所學校並不重要。我必須去中國最大的城市。我堅信我可以站在那裡。這就是格局!那選擇大城市有哪些優勢呢?家長和考生認為選擇大城市有以下兩個考慮:

1 大城市在專業發展和資源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這是一個非常深刻且現實的理論。通常情況下,大城市的經濟發展比小城市的經濟發展快得多,因此這些城市註定要有更多的資源來支援特定或所有行業和領域的發展。換句話說,大多數專業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各種資源必須集中在大城市。

2。有更多的發展機會,並且可以快速增長

如果仔細觀察,您會發現許多大型公司或上市公司的總部將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因此帶來了許多就業和實習機會。與小城市相比,就業機會更多,眼界更寬。事業開始的平臺以及以後考生將要接觸的事物將會有很大的不同,有利於個人的快速成長和發展。

多數家長在城市這個因素上基本會作為首選,城市的發展與院校可以說是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的。國內的城市院校數量,可以說是多得多,少的少。北京、上海、武漢、南京、西安等城市算得上是國內院校數量巨多的城市,跨校學習則是比較容易,但在院校數量較少的其他城市而言,跨校學習則是一個不能完成的事情。城市的因素並非是跨校學習,而是在院校學習時,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大學所在城市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對大學生塑造自我和人生觀幫助非常大,比如上海、廣州、深圳等,在這種經濟和發展改革的前沿地區能增長見識與膽略,對畢業以後走上社會有較大的提升。雖然說現在網路很發達,但是並不能夠完全取代線下學習。

四、就業

學生參加高考,上大學,其實都是一個目的,為將來走上社會做準備,學習工作的理論和技能。因此,在填志願的時候,家長和考生都會考慮到將來的就業問題。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會抱怨學無所用、學非所用。其實很大的程度是指沒有找到一個與專業相對口的就業崗位,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就業因素綜合來看一般指就業前景、就業崗位、專業的就業率、院校的就業率等。

家長和考生看就業率時,一定要看清楚,一定是對應專業的就業崗位或行業,而不是包含該專業畢業生的不對應的就業崗位或行業,會影響判斷。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高校每一年基本上會向社會公佈,透過高校的就業資料可以知曉院校的就業情況。除此之外,還要了解整個行業或專業的就業情況,需要看招聘網站或社會調查資訊來獲取,關於就業前景,需要多看看政策導向的檔案,才能夠知曉未來的方向在何處,哪些行業或專業會迎來的風口。

五、深造

現如今本科學歷早已被社會拋棄了,好比之前的中專生、大專生一樣。滿老師記得之前在網上看過的一個段子,雖說是段子,很是真實和形象。話說在一個大型的招聘會現場,有一家招聘單位,在接到投遞人的簡歷後,如果是博士,很有禮貌的請投遞人坐下,如看到碩士,則簡單的打個招呼,把簡歷留下,如看到本科生,則是對投遞人說把簡歷留下,會看一看,如看到專科生,直接告知:我們的崗位不合適,你去其他公司看看吧。是不是很現實,看完是否發現,學歷依然是越來越高啦。隨著研究生報考的火熱(已經突破300萬人報考大關),多數家長和考生在高考時就考慮深造情況(而非在大學考慮)。突然發現,深造並不是本科畢業生才考慮的,才獨有的。深造(考研、留學)已然成為高考志願參考的必然要素。

現在考研的形勢非常嚴峻。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341萬,2019年290萬,報考人數跳漲50萬。如果是準備考研,在準備學校及專業時就不能等到本科畢業後在考慮,而需要在高考志願時打下基礎。在這裡給大家一個建議,在選擇時,一定要儘可能選擇能夠推薦免試的大學。

其次,還要對影響考研成功率高低的因素進行了解,比如不同學科門類內進行考研、同一個學科內考研、跨學科考研、重點學科和一般學科、重點高校和一般高校等等,是有天壤之別的。

選擇考研時,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前提,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考研,而不是看著室友考研,你也考研,隨波逐流。有些本科專業適合繼續深造,也有些本科專業不適合深造。還有一個影響考研的因素,是高考志願時曲線救國為了某個高校被錄取到一個自己並不是很喜歡的專業,只是透過該專業進行跨專業考研的,這個因素在填報志願時也需要注意。

以上五大因素可以說是眾多家長和考生填志願時主要的參考因素,對於絕大多數家長和考生而言,以上5大因素作為填報志願時的參考要素基本足夠了。但是要想填報出一份科學的志願表,以上因素還太單薄,還不夠嚴謹,甚至連可參考因素的標準都沒有明確出來。雖說參考了以上因素,往往稀裡糊塗的把志願填報了,就是沒有把參考因素進行量化。

我們下一講見。

劃重點:

家長和考生參考填報因素如下:

高考成績,報考的基礎

大學環境,生活和學習的地方

城市,資源的平臺

就業,未來的飯碗

深造,提升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