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非遺丨巧手串珠 編織美好生活

色彩豐富的生活擺件、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莊嚴古樸的清江浦樓……走進江蘇淮安串珠非遺傳承人姜長芳的工作室,一件件串珠作品在燈光照射下,靜靜閃爍著繽紛的光芒。

江蘇非遺丨巧手串珠 編織美好生活

姜長芳

“串珠這門工藝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髮展、傳承至今,因為它有著獨特的文化底蘊和魅力。”說起串珠,姜長芳有著說不完的美好記憶。今年64歲的她出生於淮安市漣水縣,祖母和母親都有一雙巧手,家裡的鞋子、帽子、衣服都是手工縫製,在她們的影響下,姜長芳從小就喜歡做手工。“小時候,有次偶爾得了兩個彩色珠子,喜愛極了。我就自己動手,將彩珠縫在繡花鞋上,穿在腳上,心裡那個美啊!”姜長芳說:“從那時候起,串珠的美就深深烙印在了我心底。”

江蘇非遺丨巧手串珠 編織美好生活

姜長芳串珠作品

江蘇非遺丨巧手串珠 編織美好生活

姜長芳串珠作品

2012年,姜長芳退休,她報名上了老年大學。“第一次在手工課上接觸到串珠,我就被這項技藝深深吸引。一張桌上,散佈著不同質地的珠子。一眼望去,色彩繽紛,晶瑩靚麗,讓人從心底裡喜愛,小時候那雙縫了彩珠的繡花鞋又浮現在眼前。”姜長芳目不轉睛地看著一顆顆彩珠在老師手中搭配、拼接,一件件精美的串珠工藝品讓她愛不釋手,她內心對串珠工藝的喜愛不斷升溫。

江蘇非遺丨巧手串珠 編織美好生活

“串珠有口訣,一遍記不下來就兩遍,兩遍不行就三遍。很多人都說串珠很難,可越是難,我就越是有興趣,可能這就是我和它之間的緣分吧。”雖然開始的時候信心十足,但是學習製作的過程並沒有那麼輕鬆,第一件作品,她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才完成。“做串珠最重要的就是手法,怎麼走線、打結、過線,有一個珠子串錯了,形狀就不對了。”在做串珠時,姜長芳會放一些輕音樂,讓自己靜下來。“做串珠很費神,有時候沒穿幾個珠子眼睛就花了,一定要有耐心,心一亂就串不好了。”憑著一顆不服輸的心,姜長芳的串珠技藝突飛猛進,不僅能夠快速編織各種手工藝品,還能在模板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設計元素,使得這些手工串珠製品更有藝術性。

江蘇非遺丨巧手串珠 編織美好生活

姜長芳串珠作品“清江浦樓”

姜長芳最得意的一件作品便是“清江浦樓”。為了更好地製作這件作品,她連續一個月,每天都去清江浦樓仔細觀察,從色彩搭配到設計風格,就連樓前的臺階,廊簷的邊角,都仔細琢磨。在製作時,她還特意定製樓牌、燈籠等裝飾,讓整個清江浦樓看上去層次更加豐富。這件花了她整整一個月時間才完成的作品,後來也成為了淮安大小非遺展會的“寵兒”。

江蘇非遺丨巧手串珠 編織美好生活

姜長芳串珠作品

如今,姜長芳成為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新秀、省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清江浦區非遺協會會員、清江浦區非遺串珠專案傳承人,多次受邀參加淮安當地的非遺作品展示、展銷和宣傳活動。她還多次走進社群、走入學校,傳授串珠技藝。“我想把串珠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出來,讓更多的人認識、瞭解、喜歡上它。”姜長芳表示,她最希望透過宣傳推廣引起年輕人的關注,期待著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將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傳承下去,豐富更多人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