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痛苦的真正根源:不理解人性(深度好文)

作者:一棵花白

朗誦:一殿

編輯:

慈懷讀書(ID:cihuairead)

法國哲學家狄德羅曾經說過:“人類既強大又虛弱,既卑微又崇高,既能洞察入微,又常常視而不見。”

人性是矛盾的、複雜的。它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蘊藏著許多深深淺淺的灰。只有洞察人性,我們才能不迷失在這些深深淺淺的灰裡,上當受騙,痴心錯付,跌進一個又一個的深坑。

想要建立起對人性的正確認知,有一本書是相當值得一讀的,那就是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寫的《理解人性》。

說起阿德勒,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所著的《自卑與超越》、《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以及研究阿德勒心理學的日本作家岸見一郎所寫的《被討厭的勇氣》。

作為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對於人性的研究非常深刻,而且在整個心理學界產生了持久深遠的影響。心理學家舒爾茨說:“阿德勒思想的影響,比一般人承認的要大些,因為其他心理學家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響。”

阿德勒對於人性的洞察,可以指導我們更客觀地看待人性,更理智地與人交往,同時更樂觀地與世界和諧相處。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本書,學習阿德勒的人生智慧。

人人皆自卑

從自然的角度來看,我們不是生而強大,而是生而無能為力。

達爾文早就提出,所有弱小的動物都是群居的。人類也不例外,我們無力單獨對抗猛獸,抵禦自然災害,只有抱團取暖,合作共贏,才能生存下來。

阿德勒認為,從自然界的角度來看,人僅僅能稱為一種低等生物,自卑和不安全感始終存在在我們的基因裡面。正因如此,我們才會渴望安全可靠,渴望過上一種更穩定的生活。可以說,自卑是人類發展的源動力。

人性,也即人的基本屬性,就是因自卑和不安全感而產生的慾望。

這一點對於個體來說也是適用的。我們生下來,就是人類社會里最弱的存在,自卑的種子從嬰幼兒時期,就種在了我們心裡。

隨著我們逐漸長大,家庭教育、人生經歷、身材外貌、運動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會讓最原始的自卑,異化為兩個方向。第一,是走向更自卑,陷入習得性無助,認為自己幹啥啥不行,一無是處,產生自卑情結。

有自卑情結的人,往往不敢嘗試,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就是:“我不行。”他們不敢承擔責任,更不敢突破,只有蜷縮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才會有安全感。

另一種是追逐權力和掌控感,想要比別人在某方面更優越,這會導向優越情結。有優越情結的人,會渴望凌駕於他人之上,成為人群的中心。

自卑情結和優越情結,都會操縱我們,使我們陷入到某種固定的模式裡,為此焦慮或者抑鬱,一生奔忙。

《天龍八部》裡,慕容復一生做著虛無縹緲的皇帝夢,最後瘋掉;康敏最引以為傲的是自己的美色,結果被毀容;段譽想要做一個閒散富貴的公子,討厭武功,可是被迫捲入江湖,學了一身絕頂武功;喬峰想要去塞外牧馬放羊,最後也是一場空。

茲心覺得,世間的確有極少數的幸運兒,能一輩子逃避現實,活在一個安全的小世界裡,或者成為人中龍鳳,得天獨厚,應有盡有。

可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都在

“求不得”

的牢籠裡,只要還在求,不管是自卑還是優越,前面等待的,就只有接踵而來的“求不得”的痛苦。

阿德勒的厲害之處,就是在這兩條被自卑操縱的路之外,給出了我們第三條路:超越人性、改變命運之路。他吸收了弗洛伊德的部分思想,可他不認同弗洛伊德的宿命論,更不相信人完全是潛意識的奴隸。

他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意識到性格模式是怎樣影響行為的,潛意識是怎樣操縱我們的,我們就能超越自卑,不再被原有的模式影響操縱。雖然這個過程很難,但並不是不可能。

一個人痛苦的真正根源:不理解人性(深度好文)

一個人痛苦的真正根源:不理解人性(深度好文)

超越自卑,才能改變命運

哲學家斯賓諾莎曾經說過:“最大的驕傲和最深的自卑都表示心靈的軟弱無力。”

那麼,如何才能走出驕傲與自卑,脫離“求不得”的牢籠,讓心靈變得強大有力呢?

阿德勒認為,我們可以追溯自己的人生經歷,從過去的經歷中,找到自己處理問題的模式,問問自己,到底在求什麼。知道所求之物,就不會再陷進宿命般的固定模式裡,強迫性地重複某種悲劇。

在《理解人性》這本書中有一個典型案例:一位年輕的女病人,不管做什麼事都提心吊膽的,再小的事都會讓她緊張不安,總是小題大做,瞎操心。

阿德勒幫助她追溯人生經歷,發現她從讀書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情況了。只要她完成不了作業,就會非常激動,因此老師不得不溫柔地對待她。她有個弟弟,她的父母平常只關注弟弟的成績,她搞不明白父母為什麼不平等對待她,所以故意讓自己成績變差,讓父母不得不關注她。

自此之後,她動不動就要搞出一些舉動,一開始是做給父母看的,後來逐漸內化成了她的性格,一直延續到成年之後。她透過誇張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小事,和表現出的焦慮,讓周圍人關注她、照顧她。

她努力呈現出不堪重負的樣子,背後的根源是因為父母重男輕女而產生的自卑。經過這樣的追溯,她看到了自己真實的訴求。

當訴求被看見,那些綁架我們的無形繩索,就開始鬆動了。

成年的我們,已經不再依賴於父母的照顧。他們曾經對待我們是否公平,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我們現在可以對自己公平。

茲心覺得,過去的模式,固然會對我們產生難以磨滅的影響,可我們依然能夠決定未來的走向。那些在我們無能為力時,虧待我們的人,我們完全可以不原諒,但是不能不放下。

從現在開始,有意識地告訴自己:過去的都過去了,我不會再用原來的態度去面對人生,不會再糾結過去沒得到的,因為我想讓自己過得更快樂。

一個人痛苦的真正根源:不理解人性(深度好文)

一個人痛苦的真正根源:不理解人性(深度好文)

與人相處,其實很簡單

阿德勒有一句名言:“一切煩惱,皆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懂得人人皆自卑,知道如何超越自卑後,下一個階段要做到的,就是更好地認識人性,處理人際關係,融入社會。

馬克思說:“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因此,解決了人際關係的煩惱,也就等於解決了人生的煩惱。

對此,首先我們要做到的是課題分離。簡單來說,就是分清楚一件事到底是誰的事,不是自己的事,不要操心;是自己的事,負責到底。

茲心有個朋友,是一個七歲孩子的媽媽。她總是在抱怨孩子怎麼這麼難管,當媽怎麼這麼難。孩子洗臉刷牙,她要在旁邊盯著;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她要坐在旁邊檢查,一發現錯了立馬就糾正過來;從來不讓孩子做家務,什麼事都是她來包辦。因此,孩子對她太過依賴,沒法獨立生活和學習,離不開她。

她分不清什麼是孩子的課題,什麼是自己的課題,導致自己也累,孩子也不能獨立。

人際關係中的矛盾往往就出在這裡,一方手伸得太長,導致另一方無法正常行動。一方控制慾太強,導致另一方負不起責任。只有守好各自的邊界,才能使雙方都發展出健全的人格和能力。

除了課題分離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根據細節來認識他人,調整自己與之相處的策略。

阿德勒認為,那些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小細節,是我們瞭解一個人真實人格的絕佳素材。

比如經常咬指甲、挖鼻子的人,必定是一個倔強的人。因為兒童有這樣的壞習慣,大人們都會訓斥糾正,可他還能做到屢教不改,足以說明其頑固不化。

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在相處時,就要儘量避免與之爭執衝突,因為沒什麼用,你說再多他也不會聽。

在茲心看來,如果我們與人交往時,能根據不同人的性格,採取相應的溝通策略,就能在人際關係裡如魚得水,揮灑自如。

一個人痛苦的真正根源:不理解人性(深度好文)

一個人痛苦的真正根源:不理解人性(深度好文)

升級自我,做個樂觀的社會人

稻盛和夫說:“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來描繪的,所以無論自己處於多麼嚴酷的境遇中,心都不應當為悲觀的思想所縈繞。”

阿德勒認為,人的性格並非固定不變,更不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取決於遺傳,而是由於嬰兒時期的經驗所導致的。嬰兒會模仿和認同周圍人的性格,以形成自己的性格。

在他看來,大多數人的性格都可以歸為兩類,一類叫做攻擊型性格,特點是虛榮心強、有野心、貪婪、善妒。另一類叫非攻擊型人格,特點是消極避世、容易焦慮、懦弱謹慎、不擅長交友。

顯然,這兩類性格都是出自原始的自卑感,無法獲得真正持久的平靜與快樂。想要成為心靈更健康的人,就要試著調整自己的性格,跳出攻擊性與非攻擊性,找到一條更高明的道路: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一個本質上快樂的人,看上去永遠都是興高采烈的,就算心情不好,也能很快調整過來,不會影響別人。只要和人在一起,他們就能把快樂傳遞給對方,讓一切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讓生活更輕鬆愉快。

在人類社會里,活得最輕鬆的,就是樂觀的人。他們不會總盯著自卑的地方,也不會總追逐優越感,更不會想要攻擊他人,不會虛榮善妒,更不會消極避世。他們享受人生的過程,體驗每一點細微處的樂趣。

茲心覺得,我們都應該努力成為樂觀的人,多看看自己擁有的,珍惜當下,用一種欣賞的眼光看周圍的人,用一顆熱忱的心看世界。積極主動地創造一些美好,來完善這個不完美但可愛的世界。

一個人痛苦的真正根源:不理解人性(深度好文)

一個人痛苦的真正根源:不理解人性(深度好文)

為人處世,應當清醒灑脫

沈從文說:“我只建造一座小廟,在這座小廟裡,我供奉的,是人性。”

人人與生俱來的自卑,可能帶來善,也可能帶來惡,可能帶來謙卑,也可能帶來傲慢,它既是強大的生存動力,也是無盡而難填的欲壑。人性使我們團結合作,也使我們爭鬥不息。

人生在世,無非修心。控制住心中的猛虎,守護好嬌嫩的薔薇,才能冶煉出金子般的心。

世事混沌,更當保持清醒,人情複雜,愈要灑脫淡然。

*注:配圖來自攝圖網

*解讀:一棵花白。

本文首發慈懷讀書會(ID:

cihuai_dushuhui)因書明理,以慈懷道

*朗誦:一殿,由熊苑一個溫暖的有聲圈子為你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