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農村“踏碓”,你還記得嗎?

碓,是客家地區一種加工糧食的物具。按其操作方式,分手碓,踏碓二種。手碓佔用空間小,易挪動,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踏碓佔用空間較大,位置固定,較省力,工作效率高。

手碓

客家農村“踏碓”,你還記得嗎?

手碓,由舂杆、碓臼組成。碓臼,也稱石臼,取材於質地堅硬的麻石。石匠靈巧的雙手,精雕細鑿,原本在山間地頭岩石層裡的麻石,變成了一個個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的碓臼。石匠不同,製作的碓臼大小、高矮、樣式,也有細微的差異。

客家農村“踏碓”,你還記得嗎?

踏碓沒發明前,客家人就用木製的類似於夯土牆夯土用的“錘棒”舂米。“錘棒”俗稱“舂杆”,約160釐米高,二頭粗,中間細,雙手緊握“舂杆”中間端,一下一下用力往下錘,費時費力。

客家農村“踏碓”,你還記得嗎?

後來,隨著踏碓的出現,客家人加工糧食就漸漸地用踏碓了。只有過年過節做餈粑、做黃粿才用碓臼。

踏碓

踏碓,由碓臼、碓馬、支架組成。因較佔用空間,一般選一空間較大的房間固定,俗稱“碓米間”。

客家農村“踏碓”,你還記得嗎?

“踏碓”由碓和石臼兩部分組成,石臼固定在地下,四周以貝灰蓋地面,石臼後面是一個長方形的小坑,叫做碓坑。坑的兩邊立兩條有半圓凹孔的石條,相距約二尺,半圓凹孔是用來安裝“踏碓”耳的。碓用堅實的樹幹做成,長約4尺,寬約8寸。

舂米時,腳踩碓,手拉碓頭繩索,讓碓頭揚起,然後放開讓碓頭借自身重量舂下。

客家農村“踏碓”,你還記得嗎?

客家農村“踏碓”,你還記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