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基金的逆襲與隕落

2022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數量比年初增加了639個,但整體規模卻縮水了900億。市場下跌、業績回撤、新基難發,在這些已經被看到的現象背後,掙扎在生死線上的‘迷你基金’們也比以往更多了。

迷你基金並不是小機率的存在,如果把2億元作為判斷迷你基金的基準線,2022年一季度,市場上規模不足2億元的基金(合併後)共2665只,佔比27%,達到5000萬清盤線以下的基金竟也有10%。甚至可以說,當今天公募基金的數量已經接近一萬隻,‘注意力經濟’時代下的馬太效應,也許會讓更多的平庸產品淪為迷你產品。

那麼,什麼樣的迷你基金可以逃離生死線?又有哪些如今的迷你基曾經輝煌過?在它們跌宕起伏的“週期”裡,劇本是如何書寫的?本文嘗試透過3個案例,解析這些問題。

草根‘逆襲’

草根逆襲的故事,往往要從業績冠軍裡尋找。

2021年業績冠軍崔宸龍便是如此,與他角逐冠軍的兩大競爭對手——金鷹基金的韓廣哲和中信保誠基金的王睿、孫浩中,在業績爆發前少有人知曉,後兩人合管的信誠新興產業混合更是經歷了長達7年的‘迷你期’。

成立於2013年7月17日的信誠新興產業混合,募集規模2。87億已是極高點。第一個報告期,它就跌至2億以下,直至2020年4季度都是一隻迷你基金,甚至在2015年二季度至2020年三季度,一度在清盤線以下。

在公募越來越馬太的環境下,對於中信保誠這樣的腰部基金公司而言,拯救迷你基金,幾乎只有走出業績這一條血路。而且,光是排名靠前還不夠。只要沒有成為業績冠軍,似乎很難撥開雲霧見青天。

在信誠新興產業混合的前7年裡,歷任的5位基金經理中,譚鵬萬主管時期(2013年7月-2015年5月)的業績仍處於上游,但仍止不住規模的萎縮。

逆襲的關鍵,還是要拼出一個掐尖的業績。

王睿和孫浩中正是憑藉持續性的業績爆發,完成了拯救迷你基金任務。鄭偉離開合管行列在2020年4月份,經歷5月份的業績谷底後,信誠新興產業混合迅速爬升,年內業績穩定在同類產品的前5%,全年斬獲102%的收益,排名2%,此前宛若一潭死水的申購資料也迎來轉折。

趁勝追擊的信誠新興產業在2021年更是一度領跑業績榜,基金規模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名不見經傳的清盤基金一舉享受到了難得的聚光燈效應。

兩人的業績爆發並非偶然。此前幾任基金經理做成長股投資,要麼擇時做的太頻繁,要麼沒有押中市場風格,王睿和孫浩中則各盡所長,也得到了市場的眷顧。從有色金屬交易員到新能源研究員的經歷,讓孫浩中切中了新能源的風口;而經驗更老道的王睿則是一個行業更分散,配置更均衡的老將。

進攻性強、敢於重倉新能源是他們在過去兩年很快脫穎而出的原因。自王睿和孫浩中合管以來,信誠新興產業混合相較於滬深300在製造業上的超額配置基本在40%左右,最高創造了54。8%的超額收益。2021年3季度,信誠新興產業混合的規模從15億暴增至99億。不巧,新能源行情隨後開始回撥,王睿、孫浩中帶著最大的體量跌入了高位套牢的陷阱,在2022年4月份創下48。4%的最大回撤,基金規模也立即縮水了三分之一。

所以,極致的業績爆發,只是拯救迷你基金的其中一步。如何在極致的規模爆發後,還能行穩致遠,才能真正保住一個基金的口碑。

袁維德正是憑藉踏踏實實做價值精選,躍居百億基金經理。他管理規模最大的中歐價值智選混合,也曾經歷過一段迷你期。2020年5月,袁維德接任,在短短半年內就讓基金規模翻倍,維持1年排名靠前的業績後,水漲船高至如今的百億規模。

袁維德的業績秘訣並非單押賽道,靠著風口上的白酒、新能源一戰成名。師出曹名長的他,以精選低估值個股和靈活調倉為特色。他不追逐行業景氣度,更注重公司的質地和估值,對組合的回撤也有所控制。2021年上半年製造業回撥時,袁維德透過重倉傳媒股和增配銀行股實現逆勢增長。下半年,製造業景氣度回升,袁維德將製造業倉位從2季度的51。6%調至3季度的78。3%,全年跑出了相當可觀的收益。

由此可見,短暫的業績輝煌並不能拯救迷你基金的潰敗,可持續的優秀業績才是逆襲的制勝法寶。而當業績維持不住時,“隕落”是遲早的事。

巨星‘隕落’

如果明星基金經理出走,該如何留住規模?新華鑽石品質企業混合就經歷了這樣的難題。

作為一代名將曹名長管理的第3支基金,新華鑽石品質企業混合享受到了業績冠軍的紅利。在它成立的前一年,曹名長執掌的新華優選分紅混合以99。73%的收益率在2009年混合型基金中名列第三,年內一度成為業績冠軍。次年2月發行的新華鑽石品質企業混合一舉募得19。38億,在當時成立的新基金中,規模排名前列。

儘管含著金湯匙出生,新華鑽石品質企業混合前幾年的業績表現卻平平無奇。曹名長偏愛的中字頭個股、銀行和地產藍籌股並未在2010年至20

14年間創造良好的收益,甚至受限於市場成長風格佔優,而接連跑輸市場。

所幸,市場風格從2014年4季度開始切換成價值風格佔優,新華鑽石品質企業混合迎來了生涯的高潮。2014年下半年,寬鬆的貨幣政策疊加理財市場資金的釋放,推動了曹名長重倉的金融板塊上漲,房地產放鬆調控也推動了地產板塊的一輪牛市。新華鑽石品質企業混合成為市場前10%,規模也迅速拉昇,半年裡翻了近2倍。

不過,這時的曹名長選擇了離開。

2015年6月9日,曹名長卸任旗下所有基金,跳槽到了中歐基金。他離職選擇的時間點,不僅是牛市的最高點,也是新華鑽石品質企業混合生涯規模的最高點。伴隨著千股跌停,基金淨值跌落,基民加速贖回,基金規模呈倒V式下跌。新上任的基金經理承受著市場震盪和明星效應消失的雙重壓力。

如何留住規模、留住人心?往後的幾任基金經理不是沒有做過努力,但無一成功。第一任賁興振嘗試涉足成長股,但也僅僅收穫業績的小幅回升;第二任付偉完全放棄深度價值投資,投向計算機、裝備、汽車等成長性製造業,可惜前十大持倉集中度僅20%的撒胡椒麵式投資,不足以拉昇整隻基金的漲幅;第三任蔡春紅緊跟市場風格,投資消費和醫療,卻鮮有排名靠前之時。

這三任基金經理都只有短暫的業績上漲,卻既沒有強進攻性的業績爆發,也沒有持續性業績輸出,這隻曾經的明星基金也慢慢被遺忘在了風塵中。

一隻沐浴在業績黑馬光環中的基金,其生涯的轉折點定格在曹名長出走的那一瞬。沒落的背後,不僅僅只是一位基金經理的離任,更是一家基金公司的停滯。

多年以前,新華基金絕對是行業裡別具一格的存在:只做權益類投資,堅決不發行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鮮明的定位下,誕生了許多明星基金經理——王衛東、崔建波、曹名長和周永勝四人一度被業內稱為“新華四傑”。

2012年,債券產品開始盛行,新華基金終於不再固守權益類產品的陣地,但旗下基金經理卻接連出走,2020年底,“新華四傑”無一人留下。從此,新華基金再也沒有湧現出諸如“新華四傑”的明星基金經理,權益投資的地位也不斷下降,曾經的獨具一格變成了明日黃花。

尾聲

迷你基金逆襲的故事是個例嗎?

筆者統計了2015、2020兩個公募基金大行情年份的資料:以2014年1季度為統計基點,迷你基金共383只,經過一年牛市行情洗禮,2015年1季度僅有31。1%的基金脫離了迷你基範疇,規模達到50億以上的基金只有3只,而且都是純債型和指數型基金。

以2018年底為統計基點,迷你基金共1815只,2019年底有567只基金脫迷,但規模大於50億的基金仍舊只有7只,其中唯一一隻偏股型基金是當年的業績冠軍——劉格菘的廣發雙擎升級混合。將區間拉長至2年,2020年底‘脫迷基金’已過半數,規模大於50億的基金業躍增至36只,有不少偏股型基金,幾乎都是業績冠軍。

不難發現,迷你基金在牛市裡逆襲的機率依然不高,與案例的情境完全符合——只要不成為業績冠軍或者接近冠軍,永遠不會產生規模號召力。哪怕很長一段時間都能跑贏市場,甚至在市場中佔上風,也依然掀不起風浪。

這恰恰折射出公募基金行業一個殘酷的事實:當公募基金數量已近萬隻之時,成為業績冠軍似乎變成了唯一獲取“注意力”的途徑。在渠道話語和營銷資金有限的中小基金公司中,無名之輩欲求一鳴驚人,短期的業績爆發比靜水流深更有可能性,不是所有基金經理都可以相信時間成長的力量。

而在公募基金行業迎來改革,要求基金經理、基金公司們更長期、更穩健的當下,迷你基金們的命運恐怕只會更加艱難。

迷你基金的逆襲與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