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善良有尺,忍讓有度”

投我以桃,便報之以李;待我以怨,便報之以直。

《三字經》開篇即是六個字:“人之初,性本善。”

馬克·吐溫也說:“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聾子聞到。”

心存善念不錯,與人為善也對,善心與善行當然值得肯定。

然而,善良若是失去了尺度,往往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反倒偏離了行善的本意。

我們須得記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以善相待;不是所有事,都值得你一再退讓。

論語:“善良有尺,忍讓有度”

1、善良若無尺,會傷到自己。

看到過一則故事。

有個善人,每天都會給自家門外的乞丐十塊錢。雖然沒聽到過對方的一句謝謝,還是默默地堅持了整整兩年。

後來,善人結了婚,開銷變大了,就開始只給乞丐五塊錢。

這一次,乞丐說話了:“以前給十塊,怎麼現在給五塊?”

善人回答說:“我結婚了。”

乞丐聞言,一巴掌打在了善人的臉上,怒罵道:“你竟拿我的錢去養女人?”

這其實是個笑話,卻又不僅僅是個笑話。

現實生活中,辜負他人的善良,甚至將別人的伸手幫忙看作理所應當,不但不思感激,反而不斷索取的例子,比比皆是。

正如孟非所言:

有人請你幫忙,原指望你幫十分,結果你只幫了七分,對方便覺得你不仗義,非但不感謝你,反而覺得你欠他三分。很多人間恩怨,皆出於此。

有些時候,你給出去的善良若無尺度,只知一味滿足被幫助者的要求,不但落不到好,反倒會招致禍患。

農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在成名之後,被一大堆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親戚”纏上,個個都問他借錢。

九年間,他借出去了一百多萬,家裡有滿滿一抽屜的借條。

可這一百多萬中,收回來的只有兩萬。

他上門去要賬,別人非但不肯還錢,還對他惡語相向。

明明朱之文借給了村民們很多錢,還在默默地在為村裡修路,做了不少的好事,口碑卻越來越差,成了村裡人口中的“白眼狼”。

王小波曾說過:“善良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錯誤的善良,不會給他人帶來天堂,只會拖累你掉進地獄。”

老話說的好,升米恩,鬥米仇。

你若好到毫無保留,別人就敢壞到肆無忌憚。

善良若是失了尺度,被傷到的其實是你自己。

論語:“善良有尺,忍讓有度”

2、忍讓若無度,會慣壞他人

有句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從小到大,我們似乎都在被教導:要懂得妥協。

然而,電影《教父》中有句臺詞說得好:

“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適時的妥協,是一種進退有度、能屈能伸的表現。可面對有些人,你的一再忍讓,只會滋長對方的肆無忌憚。

三毛在出國遊學前,曾被父母再三叮囑:出門在外,凡事要懂得忍讓。

一開始,三毛的確是這麼做的。

住進學校宿舍後,她不光把自己的內務整理得井井有條,還經常主動幫室友們把活兒也幹了。

久而久之,室友們開始覺得她理應如此,把鋪床、打掃衛生、打水等事,都推給了她一個人幹。

甚至於三毛的衣櫃,都被室友們侵佔,成了她們的“免費衣櫃”。

三毛在《稻草人手記》中寫到:“他們說吃虧就是便宜,如今我真是貨真價實成了一個便宜的人了。”

忍一時,不是風平浪靜,而是變本加厲;退一步,不是海闊天空,而是深淵在側。

忍無可忍的她,決定奮起反抗,不再做任人隨意拿捏的“好人”,亮出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她的硬氣,換來的不是繼續針對,而是室友們的偃旗息鼓。

她們對待三毛的態度,奇異地發生了轉變。開始及時歸還用了她的東西,甚至還會幫她打水、買飯。

正如餘華所言:“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

弗洛伊德也說:“任何關係,我們都要敢於用憤怒守住自己的邊界,人沒有憤怒,就像一個國家沒有武裝。”

忍讓若是沒有尺度,只會讓別人得寸進尺。反倒是你亮出了憤怒,才會叫別人有所顧忌。

論語:“善良有尺,忍讓有度”

3、善良應有尺,忍讓須有度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做人為什麼要拒絕?”

有個高贊回答頗得我心:“很多時候,‘翻臉’代表著你的底線,保護著你的自尊,代表了在人際交往之中一個人最基本的權利:被尊重。”

正如畢淑敏所言:“拒絕就是一種權利,你那麼好說話,又有誰能體諒你?生活本就不容易,很多時候,你捨棄了自己寶貴的時間,卻被那些利用你善良的人們壓榨。”

與人為善,本是好事,但若是被別人“綁架”了你的善良,就該懂得及時拒絕;懂得退讓,本是智慧,但若是被一再逼迫,就該知道及時說不。

正如孔子在《論語》中所言:“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投我以桃,便報之以李;待我以怨,便報之以直。

看到過一則新聞,說的是一個小夥子,路見不平做好事,扶了一位老人,反而被訛詐。

在警察調取監控還他清白後,小夥子沒有就此罷休,而是選擇起訴這位訛人的老人,要求他登報道歉,並索賠一元。

他在乎的當然不是那一元錢,而是很多跟他有著類似遭遇的人都選擇了不起訴,結果就是壞人越來越猖獗,不懂得收斂。

論語:“善良有尺,忍讓有度”

如果一直沒有人站出來發聲,此類事件只會越來越多,還會有更多無辜的受害者。

後來,雙方達成了和解,小夥子把老人原本準備登報的錢,以自己的名義捐獻給了紅十字會。

愛默生說過:“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就等於零。”

一顆良善之心,能夠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光明。但在此之外,也要懂得給這顆心武裝上“鎧甲”,免受無妄的傷害。

往後餘生,仍願你善良,但記得把握好尺度,掌控好分寸,溫暖他人,也保護自己。

圖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