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稈加工利用“兩頭甜”

在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勐先鎮和平村玉米秸稈加工坊,伴隨著機器的轟鳴,加工坊負責人蘇建偉正忙著和妻子楊美慧一起將村民們運來的玉米秸稈切碎,然後加入菌劑攪拌裝袋進行密封,經過20天左右,這些原本丟棄或燒掉的玉米稈將“變廢為寶”,成為畜禽的精飼料。

玉米秸稈加工利用“兩頭甜”

玉米秸稈加工坊(李沅航 攝)

勐先鎮主要以傳統優勢煙茶產業和糧食作物玉米為主,其氣候很適宜種植經濟作物。勐先鎮黨委書記朱春林說:“每年兩季玉米收穫後都會留下大量秸稈,村民們一般會將這些玉米秸稈集中焚燒。而焚燒秸稈不僅會汙染大氣環境,造成農田生態系統危害,同時可能造成森林火災等災害。近幾年,我們都在宣傳焚燒秸稈的危害,另一方面又廣泛宣傳玉米秸稈綜合開發利用產生的效益。大家的意識轉變後,又鼓勵村民購買玉米秸稈加工機,透過玉米秸稈粉碎加工,最終轉化為畜禽的精飼料,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玉米秸稈的飼料化應用讓秸稈渾身都成了“寶”,其應用價值又轉化為經濟價值,讓種植戶增收、養殖戶增效,可謂“一根秸稈兩頭甜”。

前來交售玉米秸稈的村民段金超邊卸秸稈邊笑著說:“今年我家種了7畝大春玉米,以前玉米秸稈都是就地燒掉。後來村上的幹部到家裡介紹秸稈可以變廢為寶,給我們講解了秸稈加工利用的好處,沒有想到現在光賣秸稈就獲得了2萬多元的額外收入。現在我家還種著10畝煙後玉米,等玉米成熟採摘後,我還要繼續將秸稈賣給加工坊。”

玉米秸稈加工利用“兩頭甜”

玉米採收留下大量秸稈(張英 攝)

“今年我投資8萬元購置了這臺秸稈加工機器,將秸稈加工成精飼料,我們收購秸稈價格是200元/噸,每畝玉米地可產2~3噸秸稈,收益400~600元;秸稈經過發酵處理後賣給附近的養牛場,售賣價格500元/噸。這段時間屬於回收秸稈的高峰期,工作雖然有點累,但效益還行,我們很滿足。”蘇建偉笑呵呵地說。

玉米秸稈發酵處理20天左右,將被運送至寧洱縣及周邊縣的各個肉牛養殖場。寧洱明壯肉牛發展農場負責人者明壯說:“過去我們都是從外地購買牛飼料,飼養成本高;今年我們的牛飼料大部分都是從當地秸稈加工廠拉來的,用秸稈深加工機器加工成的飼料餵食,經濟方便,大大降低飼養成本。關鍵是牛很愛吃這個東西,你看,我們的牛個個長得肥膘體壯,肯定可以賣個好價錢。”

寧洱菸草部門積極推動煙後作物種植,幾年下來成效初顯,煙後玉米也得以在全縣多地推廣。對於下一步打算,朱春林表示:“我們將繼續推行玉米秸稈生態迴圈發展模式,繼續加強宣傳培訓,加大對秸稈生產企業的扶持力度,積極發展農業和養殖業,讓“小秸稈”為全鎮鄉村振興發揮大作用。(記者 鄭義 通訊員 張英 李沅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