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2,「鬆弛」真的讓你過得更好了嗎?

回顧2022,「鬆弛」真的讓你過得更好了嗎?

即將結束的2022,有不少人感嘆,這一年終於要結束了……

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生活的不確定性。。。

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離別與無奈。。。

也正是因為這諸多不盡人意,讓人開始思考生活的意義,開始認真投入到具體的生活當中,在我們的洞察當中:

鬆弛,是不少人追求的心態;

回鄉,是和生活和解的方式;

漫遊,發現街角巷陌的美好;

自然,找尋自由呼吸的快樂;

在即將告別2022年之際,經過資料的調研,我們也特別策劃總結了具有代表性的年度生活關鍵詞,或許這裡也藏著你想要的理想生活。

01。

回鄉創業

回顧2022,「鬆弛」真的讓你過得更好了嗎?

2022年,不少人選擇了從城市打工人回到家鄉創業者的身份,與過去喜歡留在北上廣等大城市不同,年輕一代們對個人價值、生活方式的定義有了新的調整和改變,打工人的角色逐漸演變成為自己的人生做主,給生活更多元化選擇。

到今年三月底,全國返鄉入鄉創業人數累計已達到1120多萬。且21年的某社交平臺中,相關創業的筆記釋出同比增長了4倍。

選擇和生活和解,好好生活與賺錢兼得,是不少人的小目標。而當我們一再感嘆“生活好難”的時候,每個人也都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去找到新的出口,消解生活的難關。

代表觀點:

@林白:回家是今年做下的決定,從小就跟著爺爺生活,在那些滿載著手工藝的生活中,我會找到比生硬冰冷的格子間更多的快樂。

@xky:在外漂泊久了,更覺家鄉才是真正讓我安定下來,沒有流浪感的地方,很多人覺得回家是在外面混不下去的退路,但其實不然,我更願意理解為找到自己的歸宿,而且學到的東西也可以幫助我在家鄉更好的發展。

02。

清醒購物

回顧2022,「鬆弛」真的讓你過得更好了嗎?

前些年的各種購物節,是大家爭先恐後算價格、滿減、清空購物車的關鍵節點,每個人都像研究奧數一樣不停的計算、演練各類優惠券的滿減條件,疊加力度。

而根據《2022年雙十一購物節報告》顯示,今年雙十一從10月20日開啟,綜合電商行業DAU前期均超過2020年和2021年同期水平,但電商行業整體活躍度放緩。

多數平臺使用者“剁手”的高峰時段持續在早上及晚上,零點後熬夜的活躍使用者大大減少。

我們不難發現,越來越多人

開始不再為了囤貨而囤貨,為

了優惠而下單,大部分消費者

從頭腦發熱的買買買變成了人間清醒式下單。

代表觀點:

@小七:今年我已經沒有那麼強的購物慾望了,更清楚哪些是需求哪些是慾望,買東西清醒了很多,再多的玩法我也能不為所動。當然也還是會在生日、年底等特殊時間獎勵一下自己。

@yiy:我的錢基本花在了我認為“有用”的地方,比如學習技能、自我提升等等,這些可能是我認為花錢有“響”的感覺吧。

03。

發現城市浪漫生活

回顧2022,「鬆弛」真的讓你過得更好了嗎?

把目光聚焦到當下,不少人都會找到所在城市的“新風景”,在尋常的街道里探索不尋常,“附近”被重新發現,一個個冷門小店變成熱門打卡地,家門口的小旅行也可以很有趣。沙恩·奧馬拉曾在《我們為什麼要行走》一書中寫“漫遊從來就是了解一座城市的最佳方式。”

根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2021年本地遊和周邊遊增長超過50%,從側面描繪出都市人追求“附近的遠方”的新趨勢。

相比去不同的城市感受兩天的新鮮,在熟悉的城市發現不經意的小確幸更為有趣,探訪各種展覽、門店…穿行於衚衕、街巷之間,一個轉彎就能遇到不同的氛圍。

代表觀點:

@為:每每放下快節奏生活去逛公園,拍光影、樹木、花草,都會覺得自己被無限治癒。只是簡單的走街串巷居然騎行了60多公里,動起來的時間真的過很快。

@。:上班路上放下手機看看窗外,在謀生的路上熱愛生活,是我給自己的儀式感。

04。

遠離“自然缺失症”

回顧2022,「鬆弛」真的讓你過得更好了嗎?

徒步、野餐、露營,是當代人度過假期的新選擇,當身心被禁錮在加班、內卷的辦公室中,格子間裡的打工人也更希望迴歸山野,暫時放下壓力,去感受自由呼吸的戶外生活。

根據資料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內旅遊總人次14。55億,同比下降22。2%,但在某社交平臺,飛盤、露營、槳板等都處於筆記總髮布量的前三位。

有的人嚮往人少、樹多、空氣好的自然美景;有的人拎個揹包就去體驗了十公里的徒步旅行;更有人到溪流釣魚、去山間攀巖、或者參加個越野跑,這種一整天不被手機和碎片化資訊綁架的生活,治癒了都市人的“自然缺失症”。

代表觀點:

@楠梓:山頂的日出、溫暖的爐火、鐵架上的棉花糖…山間的一切,都在給日常增色。今年去了玉龍雪山徒步,發現了開闊的森林草甸和一處人很少的絕美峽谷,經過5個多小時的徒步之後紮營休息,觸目所及皆是自然,身處之地完全自由。讓我感嘆自然的美妙。

@子子:今年我的戶外生活主要集中在徒步上,基本上走過了北京大大小小几十條路線:大覺寺、東靈山、清水河、蝴蝶谷、玉石樑等等,也切實體會到了山系生活的美好,每當週末或節假日,換上徒步鞋、帶上相機出發,遠離網路後嘈雜的世界開始變得安靜。

05。

隨手環保,閒置置換

回顧2022,「鬆弛」真的讓你過得更好了嗎?

隨著我們對生活的認知越來越清晰,逐漸有更多人感受到環保的意義所在。前兩年大家自帶杯具買咖啡,後來開始環保便當盒備餐,再後來帆布袋、便攜餐具的流行,不少人都在逐步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讓可持續變成時尚,環保成為日常。它不是一項任務,更是一種理念的滲透。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22年空氣質量資料庫更新時指出,全球99%的人口生活在空氣汙染較為嚴重的區域,這一比例高於4年前的90%。

如今在環保觀念的普及下,將閒置用品出手轉讓,花錢購入他人舊物的消費模式,已然成為常態,活躍的二手市場,讓舊物流通起來,發揮更大的價值,無論衣物、書籍、小家電等等,用“置換、閒置”代替購買,收穫撿漏的快樂。

代表觀點:

@不餓:環保聽起來是改變一些生活習慣,但真正實施起來是隨手就可做到的小事。比如節日用品重複使用,避免過度包裝,塑膠袋物盡其用,包裝袋留作他用等,都是簡單有效的環保方式。

@不熬夜:我認為環保,是值得驕傲的時尚生活方式。衣物攢夠一桶再洗更節約水電、減少塑膠袋的使用就可以降低汙染可能性以及減少為修復汙染多花的成本,多騎腳踏車讓錢包和體重的負擔都小一些。

06。

沉浸式體驗

回顧2022,「鬆弛」真的讓你過得更好了嗎?

近兩年,“沉浸式體驗”越來越多被提及,最初,“沉浸式”這三個字是作為一種教學理論出現,簡單來說就是“專心”“不被外界打擾”的狀態,是足夠鬆弛的。而對於像陀螺一樣不停旋轉的當代人,沉浸式就顯得彌足珍貴。

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21年超過九成的中國消費者有喝茶的經歷,保持每天喝茶習慣的消費者佔53。1%。而在喝茶的主要原因上,為了休閒放鬆的消費者佔比最高,達到62。5%,保健養生、生活習慣跟隨其後。

喝茶,正在以一種新興的方式進入我們的生活,當無糖茶飲佔據飲品方向,年輕人開始用喝茶代替喝水,圍爐煮茶、茶百戲等飲茶方式讓喝茶更具儀式感,茶館不再是老一輩聚會的選項,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與朋友在氤氳著茶湯香氣的氛圍中聊天。

代表觀點:

@六月:我看來喝茶並不是建立在懂茶、學茶的基礎之上,總有人會建議喝這個、那個好,但其實只有自己慢慢喝下來,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對大部分人來說,但識茶中趣,何勞細推究。任何人都可以喝茶,茶無貴賤,適口而珍。

@星:喝茶,重要的不止是茶,也是喝茶的心情,溫杯燙盞沏一壺茶,可以思考些什麼,也可以放空自己什麼都不想,把時間泡進茶中喝掉,滿口清香,平心靜氣,大概是每一個渴望安靜人士的樂趣。

07。

“簡”法生活

回顧2022,「鬆弛」真的讓你過得更好了嗎?

從關注顏值到關注產品功效本身以及體驗感,大家對物品的選擇注重精而不是多,注重品質而不是價格,“精簡”成了很多人審視自己生活的新標準,物質極簡、精力極簡、財務極簡、關係極簡…改善不必要的精力浪費,把時間花在專注做自己喜歡的事上。

在各個社交平臺的發帖分享中,極簡生活的討論度持續上升,分享自己的簡法生活,思考人與物的關係,各式經驗總結和最佳化方式,都成了大家討論的關鍵點。

這種極簡帶來的幸福感與專注力,可以讓自己的興趣和生活更清晰明瞭,衝動消費減少,可支配收入增加,正向的反饋會讓人更有滿足感,也更願意持續這樣生活。

代表觀點:

@Luna:以前總是覺得生活開心最重要,買東西很少節制,也因此造成了不少浪費,衣櫃裡沒拆牌子就過時的衣物,一上頭囤積的化妝品,還有各種因好玩購入卻沒用幾次的物件,回頭看都是大把浪費,所以精簡生活的概念真的解救了我,讓我和物品建立了更良好的關係。

@Mia:今年去體檢的時候,發現自己有各種小問題,一點兒高血壓,輕度脂肪肝,還有一些小結節,雖然不是太大的毛病,但也讓我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了反思。希望之後的日子,吃簡單一點,儘量自己下廚,均衡飲食;動簡單一些,適量運動提高新陳代謝,還能讓身體機能保持住,不至於太鬆懈;再有就是活的簡單些,遠離無效社交,放掉無意義的過度娛樂,給自己一些獨處和提升的時間。

們對生活的厭倦,一部分因為生存,另一部分因為複雜。

簡化掉不必要的繁冗,主動投入喜歡的生活,才是滿足與快樂的開始。

從以上關鍵詞中不難看出,大家在面對逆境生活中的積極對抗,以及不斷的在可掌控生活範圍內,找到屬於自己人生節奏。2023,願我們能一如既往熱愛生活,勇往直前!

監製 / Vivian

編輯 / Kiki

釋出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