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感|人與人之間的許多矛盾,其實都是源於誤會

從前,我有個同事感冒發燒了。他在跟處長打電話請假的時候,處長問了他一句:“多少度?”就是這麼看似隨便的一問,卻讓我那位同事對處長有了很大意見,以至於久久不能釋懷。

同事認為,處長不相信人,自己都感冒發燒了,他還在那裡追問發燒多少度,難不成自己還撒謊不成?退一步講,處長也是缺乏人文關懷精神,難道只有到燒迷糊了的程度,才能在家裡歇個病假麼?

當初,我的看法,跟那位同事也是一樣的。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以及對那位處長為人處事方式方法的瞭解,我知道了,很可能是那位同事誤會處長了。

那位處長性格比較木訥,不善言談。他說話,老喜歡嘣短句子。這樣一來,他的有些話的真實意思,就有可能被隱藏,從而無法被別人全面準確地理解。比方說,他那句“多少度”的背後,就可能隱藏著“如果發燒度數太高,就要趕緊到醫院看醫生,可別耽擱了”這樣的潛臺詞。或者可以這麼說,我敢肯定是有這樣潛臺詞的。

由於處長表達不全面、不充分,再加上同事可能正燒的難受,心裡很煩,就沒往好處去想,誤會就這麼產生了。而對於這類誤會,當事人又無法,甚至想不到去當面解釋化解。憋在心裡久了,就自然會越來越看對方不順眼,導致矛盾的產生累積。

後來,那位處長因病去世了。在跟那位同事談起此事時,我把自己上述的看法對他說了。他說時隔多年之後,自己也感覺到可能誤會處長了。那麼好的一個人,因為言語表達的原因,讓自己誤會了那麼久,想想真是讓人挺後悔的。

在生活中,這樣的事情舉不勝舉。而這樣的事,也可以給人們一個啟示,那就是,在對他人講述自己看法的時候,要把自己的意思,尤其是好意,儘可能詳細、準確地表述清楚,不說半截子話。在傾聽別人講述的時候,也要儘可能客觀、全面地去理解、去判斷,不能斷章取義。

人與人之間交流,如果做到了這一點,就可以避免很多矛盾的產生。而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一點都不難,只要多走走心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