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買回家的水果還沒切開就發芽了??

在我們@博物 的私信裡,經常收到這樣一類網友提問:

我買回家的西紅柿、火龍果、西瓜、南瓜……正打算吃呢,切開發現裡面居然發芽了!

那我還能吃它嗎?被果實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種子為啥會發芽呢?這是果子受輻射突變了?還是不良商家給它打了激素?

今天就來解答大家的疑問!

在這之前,先來欣賞一堆掉san的圖片吧。

為啥買回家的水果還沒切開就發芽了??

為啥買回家的水果還沒切開就發芽了??

為啥買回家的水果還沒切開就發芽了??

培育蔬果越來越____

其實這事也不算新鮮。在過去,稻穀玉米沒有及時收成,又突下幾場雨,種子就可能在穗上提前發芽——

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種子還在植株上或者果實裡就提前發芽的現象,被稱為“胎萌”。

種子露在外面提前發芽還好說,被果實包得嚴嚴實實的還會發芽,是怎麼回事?

為啥買回家的水果還沒切開就發芽了??

這讓我該從哪下嘴。。。

如今的交通運輸相當發達,全國各地的蔬菜水果都能相互“流竄”。運輸是到位了,但還需要給這些生鮮做點“思想工作”,以減少過程中的消耗——保質期得再長點,別爛在路上了;最好皮糙肉厚結實耐摔,這樣既能防止水分流失,又不容易摔壞。

所以

現在的蔬果育種,更傾向於往方便運輸的形式進行培育,儲存時間比野生狀態下長了很多

為啥買回家的水果還沒切開就發芽了??

現在的西紅柿,個個梆硬,放一個月都不壞

相比之下,野生植物就不太一樣了。

它們的果子成熟後很快就會被鳥兒吃掉,或者掉地上沒幾天就腐爛了,種子自然也就暴露在空氣中,早早地和地面親密接觸了。

為啥買回家的水果還沒切開就發芽了??

這柿子一定很甜

為什麼它會發芽?

我們重學下生物課本上的知識(敲黑板),種子的發芽主要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空氣、水、和適宜的溫度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蔬果放久了,種子的發芽條件如何。

首先水,肯定沒問題——果實內部本身就有,甚至有點過多了。

其次,溫度也沒問題。不管是攤位上、超市貨櫃上還是咱們家裡,一般不會太冷或太熱。即使現在是冬天,家裡的暖氣也能給它們烘得暖洋洋的,除非把它們丟進冰箱裡冷藏。

最後是空氣,在新鮮的果實內部其實幾乎沒有空氣,但在放置太長時間後,經過漫長的呼吸作用的積累,水沒了,肉少了,空間也就騰出來了……

拿番茄舉個例子,新鮮的番茄有幾個腔,裡面淨潤著液體,種子就包裹在其中,但放久了之後,這些水分被消耗掉,種子便暴露於空氣之中——於是,

三個發芽條件都滿足了,再醞釀醞釀,隨隨便便就能把種子逼發芽了。

有些種子發芽所需的溫度,並不僅僅是一成不變的,

氣溫由冷轉暖的變化,更能刺激種子發芽

。許多春天發芽、秋天結果的一年生植物,為度過寒冷的冬天,會讓種子進入休眠狀態。天冷了,睡一覺就過去了,直到春暖花開,氣溫上升到植物能正常生長的時候,種子才會從沉睡中甦醒,開始生根發芽。

不過,冷鏈運輸的過程,會給種子製造出一種冬季的假像,等果實送到我們手上後,周圍環境從冷變暖,種子會誤以為冬天已去春天到了,是時候發芽冒個綠了。

發了芽那它還能吃嗎?

即然胎萌更多隻能算是種子自己的事,那便和我們吃到嘴裡的部分沒太大關係。

除了

一些茄科植物種子發芽後,種子本身會產生有毒性的龍葵素

之外,其他的果肉要是沒變質,咋吃都沒事。

土豆就是茄科的,發芽了不要吃!

不過,只要是活細胞都會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會消耗果肉中儲存的糖分和水分,放久的果實自然變得乾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倒是

種子可以種著玩玩

,把發芽的苗掏出來埋起來,如果子葉已經冒了綠,把綠色部分露在空氣中,澆澆水曬曬太陽,和正常種植無異。

說了這麼多原理,有的朋友要問了,我們該怎麼就更好地避免胎萌的發生呢?總結起來就一個字:

搞快點!!!

為啥買回家的水果還沒切開就發芽了??

即然胎萌的主要原因,是蔬果被我們孤立太長時間了,那就趕緊下鍋給它做了吧,若是水果還能混個牛奶,上攪拌機,水果奶昔它不香嗎?

不過話說回來,胎萌現象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和現在大家習慣性囤菜也有關係。相比青菜,瓜果等耐儲存的食物,自然是要被放到最後才吃。

所以經常放著放著,就徹底把它給忘了(至少我家就是這麼個情況)。

為啥買回家的水果還沒切開就發芽了??

一個變異的彩椒(bushi)

圖片來自:bored panda

各位朋友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有沒有想起,家中哪個角落裡,也有那麼幾個被你遺忘的瓜果?

剖開看看,很可能有驚喜!!

為啥買回家的水果還沒切開就發芽了??

責編:小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