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文授權轉載自beebee公園

作者:小偉

真正嚴肅的哲學命題只有一個,那便是死亡。

21世紀,在決定自己身故之後的表現形式上,你的選擇遠多於公司樓下的飯館和髮廊。

在殯葬行業所能提供的服務裡,被炸上天無疑是最燦爛的一種,我願稱之為炸喪或者喪炸,但這種殯葬行為在主流語境裡有個神似非主流語境的名字,叫“煙花葬”。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位於英國科爾切斯特的天堂之星公司就是煙花葬行業中的佼佼者,也是先行者,前身或母公司Dynamic Firework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本身就是一傢俱有雄厚實力的老牌煙花公司,整個倫敦北部的焰火表演基本都由他們承包。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但也許是機緣巧合又或是嬉皮文化的感染,第一個到Dynamic公司請求把自己或自己家人炸上天的老約翰或老瑪麗無疑在天上炸開的同時也點化了他們公司的管理層。

於是從2007年開始,Dynamic煙花公司就直接成立了天堂之星,專門負責旗下的煙花紀念親人業務,又名CELEBRATION OF LIFE(生命的慶典),換言之,就是大部分人第一次告別網際網路時,他們已經在往禮炮裡摻骨灰了。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每日郵報》在此前的報道里寫到過:帶著一聲巨響離去,前皇家海軍陸戰隊士兵實現了妻子的遺願,把她炸上了天。

這是一位軍中綠花彌散在硝煙裡的故事。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煙花葬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在這個日趨成熟的行業裡,你已經可以選擇自己在家親手把自己的親人點燃,同時也可以選擇交由天堂之星這樣的公司為你的親人編排一段焰火的舞美。

按量分裝,他們的專業會保證你在半個小時的煙火表演當中的每一秒都看到自己的摯愛被平均散射在夜空。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但,用自己骨灰在天空打響第一炮的人,在有據可循的歷史中其實是美國曾經頗負盛名的作家亨特。斯托克頓。湯普森,這位先生於2005年自殺身亡,而後他的家人便遵循他的遺願,採用了這一前無古人的殯葬方式將他的骨灰在科羅拉多州伍迪溪上空炸開。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而自湯普森之後,據不完全統計,天堂之星公司如今已在天空中綻放了約兩萬份的人類骨灰。另一家直接競爭公司Heavens Above Fireworks(煙花上面是天堂)繼09年成立之後也勢頭強勁的在天上炸了一萬多份。

除開這兩家煙花葬的巨頭,根據英國UKFR網站的統計,從2010年開始全英起碼有數萬個民眾選擇在家中燃放了自己的親屬或寵物,一些小型的以及國外的公司也隨時遞增著這個數字。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所以保守估計,在大氣層中至少已經存在了數以十噸來計的人類骨灰亦或動物骨灰。

他們長期在大氣層中飄蕩,像個看不見的存在一般注視著自己曾經生活的土地,直到一場大雨與大風又將他們帶回地面和這片或曾熱愛過的土地重新得到團聚。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他已故的妻子在化為灰燼後“砰”的一聲就出去了。《鏡報》

但這樣的送葬方法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可以固定量化的成本。

量體裁衣,有多大的經濟基礎就給自己點多大的火。往小了講,如果只是單純追求一次上天的快樂,那手持版沖天炮也基本可以滿足這樣的需求;要如果往大了談,那這種用金錢賣觀感的事情基本就沒有上限,只要燒出來的份量夠多,你完全可以讓整個倫敦為你夜夜長明。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居住在埃塞克斯埃的彼得本納菲爾德是天堂之星公司最早期的一位客戶,他在生前就決定炸掉自己。

與此同時,他也是幫助天堂之星走向成功的一位伯樂,因為他是全英第一位願意無償將他的酒吧後院貢獻給天堂之星用以展示的人,所以直至今日那所坐落在羅姆福德郊區的樵夫酒吧都是英國焰火愛好者的一個聖地。

最多的一天,這個美麗的後院承載了八位選擇到天上輪迴的故人。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人類對待死亡的態度一直模稜兩可,一邊無法直視自己與死亡的間距,一邊又希望自己或親人在身故之後也能保持一定程度風光,這樣的心態不難說就是成就各類葬禮形式的關鍵。

人們沒有權利選擇死亡,所以只有選擇自己面對死亡時的感受。

我們沒有任何一個角度可以去苛責這些把人炸上天的公司或者親屬,他們反而是在為一種無可避免的悲傷提供了另外一種解決的辦法。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而且從一些當事人的口中我們也不難看出,他們對於這樣的方式實際上充斥著無限的包容與溫暖。

“當她在天上炸開的那一剎那,我感覺她又回到了我的身邊。”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

所以天堂之星的官網中有寫到:“我們為悲傷的親屬提供了一個分散他們所愛之人的機會,將親人的骨灰在聲光的爆炸中拋向天空。”這很美,與此相同,另一家霍華德煙花葬公司的slogan也傳遞出了一種別樣的美感。

轟轟烈烈的來,轟轟烈烈的走。“Go out with a BANG!”

把骨灰做成煙花炸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