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漁得魚 圍獵得獸

本文轉自:重慶晨報

在巴文化的研究中,涪陵小田溪墓群是一個繞不過的地方。

位於烏江岸邊的這個巴人墓群遺址中,先後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銅器、玉器和陶器,是巴文化的重要歷史見證。今年3月下旬至8月中旬,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小田溪墓群開展了主動性考古發掘。在一批重要的遺蹟遺物中,發現了早期巴人的蹤跡。據推測,商周時期,巴人聚落以“漁獵經濟”為主。

3000多年前的“垃圾坑”啥樣?

小田溪墓群,位於烏江西岸的一二級臺地上。此次考古發掘的區域,主要位於陳家嘴和網背沱兩個遺址。

在網背沱,考古工作人員清理出一個不規則四邊形的灰坑,通長約10。3米。從功能性質推斷,這是一處商周時期的生活垃圾坑。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燕妮說:“這是個體量非常大的灰坑,應該是人類丟棄活動中自然形成的一個坑。這也說明我們現在發掘的這個區域,就是古人活動、生活聚落的一個邊緣區域。垃圾不可能丟在自己房子旁邊,他們會在這個聚落的旁邊有一些比較集中的垃圾丟棄的場所。”

燕妮介紹,這個大型灰坑中的堆積呈南北向分佈,坡頂端堆積較薄,靠北部坡底處堆積較厚,符合古人傾倒和填埋垃圾的行為模式。

此外,考古工作人員還在灰坑旁邊,發現了一條殘長約11。6米的道路,推測可能是長期行走中形成的。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商周時期巴人對生活區域的規劃。在這個3000多年前的垃圾坑中,又有哪些丟棄物呢?

“灰坑裡出土了大概有上萬片的陶片,經過我們初步資料整理,現在已修復完成接近70件左右,包括小平底罐、尖底杯、角杯、圜底罐、船形杯……這些都是在灰坑裡發現的。”燕妮說。

除了陶器,灰坑中還出土了大量動物骨骼。經初步鑑定,這個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有哺乳動物類、魚類、鳥類、爬行動物四大類,其中哺乳動物類有獐、豬、黑熊、青鼬、花面狸、獼猴等。從種類看,野生動物佔據絕大部分,可見漁獵經濟在這個時期仍然佔據絕對優勢。

燕妮認為,更多地提取這個遺址全方面的資訊,對於我們去復原古人的生活面貌,對於我們去復原這個遺址人類的傳統經濟形態模式,包括地形地貌、古代巴人對居住地的選擇,都是一個很好的基礎性的資料。

“尖圜組合”的巴文化陶器再添實證

商末周初,巴文化陶器因其濃烈的尖底器和圜底器組合特徵,在中華文化的地域構成中獨樹一幟,地方特徵十分鮮明。此次在小田溪墓群考古發掘出土的陶器,是烏江流域先秦遺存的最新材料,為研究烏江流域商周遺存與成都平原十二橋文化、峽江地區石地壩文化的親緣關係提供了重要實證。

商代晚期,以峽江地區為中心的石地壩文化崛起,其尖底器等傳播到成都平原,促進了古蜀文明中十二橋文化的產生。石地壩文化以陶圜底器和尖底器的組合為特徵,是早期巴文化日臻成熟的標誌。

此次小田溪墓群出土的主體陶器群,與石地壩文化基本相同,炮彈形尖底杯、角杯、子母尖底盞、圜底罐、豆、船形杯等型別陶器數量眾多。

燕妮介紹說,峽江地區比較特有的一種器物,叫船形杯,長得像船一樣,功能可能跟巴人制鹽有關係,是石地壩文化比較有特徵性的一個器物。在整個峽江地區數量並不太多,主要是在豐都石地壩遺址、訊號臺遺址發現過,在忠縣鄧家沱遺址也發現過這樣的船形杯。

陶器中的少數“例外”同樣值得關注。遺址中也發現了一些單耳的陶罐,其來源或許與岷江上游川西高原的文化有關,同時還發現了一定數量的圈足器,陶器的底部出現了一個圓形圈來託舉器身。這些器物在石地壩文化中較為少見,但常見於十二橋文化中。

燕妮認為,像小平底罐這樣的器類,是屬於成都平原比較典型的東西,它們是在同一個遺蹟裡面出現的。從這個遺蹟來看,周圍肯定是有一個大型的聚落,這些人用的既有十二橋文化的東西,也有石地壩這個文化的東西。

烏江,是長江的一條重要支流,連線起雲南、貴州、重慶、湖北等地,是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近年來,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陸續在烏江下游地區發現一批商周時期遺址,在武隆區鹽店嘴、酉陽縣清源等地,出土了大批尖底器、圜底器等石地壩文化遺存。

“透過今年小田溪發現這個遺存,我們至少可以推斷,在石地壩文化第三期的時候,已經在烏江分佈得非常廣泛了。這個時期的文化面貌,主體就是這批巴人。如果把烏江地區的文化面貌梳理清楚的話,對於研究長江流域的文化圈、包括巴文化跟周邊楚文化之間關係,是很好的一個實物材料。”燕妮說。

小田溪博物館計劃年底開建

小田溪墓群的考古發掘,已經持續了近50年。該墓群,是戰國至漢時期以巴文化為主體的遺址,也是重慶地區目前發現的唯一一處巴文化高等級貴族墓地,出土了大批戰國時期珍貴文物。

在一次取土燒磚時,小田溪墓群被當地村民偶然發現。1972年至2007年,四川博物院和重慶文物考古所先後對小田溪墓群開展7次發掘,發掘面積達到11500平方米,清理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貴族墓葬20座,房址3座,出土了虎紐錞於、戰國青銅柳葉劍等大量珍貴文物。

涪陵區博物館館長、文博研究館員黃海說,文獻記載“巴之先王陵多在枳(涪陵)”,現在從巴人活動的地區發現的文物也不少,但等級高的,就只有小田溪。所以小田溪遺址對巴文化的研究,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墓葬出土的文物中,始終沒有發現文字類的東西。然而,歷次出土的隨葬物上發現了許多刻畫的符號,其中虎紋、船紋、手心紋、山形紋等比較常見。

這些與巴人生產生活和宗教信仰息息相關的“巴蜀”圖語,隱含了一部巴族史。與這些未解的“巴蜀”圖語一樣,小田溪墓群出土的文物具有濃厚的巴文化特徵。

據黃海介紹,錞於、柳葉劍、短骹弓耳矛、銅鍪……這些是在其他文化中比較少見的,是典型的巴人器物,具有典型的巴文化特徵。

小田溪墓群出土的文物,為巴渝歷史文化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今年7月,重慶市文物局正式對外公佈我市申報三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重慶)重點建設內容。“其中,小田溪遺址作為巴文化展示區的重要載體,年底將建設小田溪巴王陵遺址博物館,規劃建設面積約5000平方米。”

“小田溪墓群,在重慶這個晚期巴文化研究裡面,是非常重要的遺址點。後期,希望透過考古發掘、遺址公園規劃,能夠帶動整個涪陵巴文化、重慶巴文化的研究。”燕妮說。

據第1眼-重慶廣電

相關新聞

白鶴梁攜手埃及尼羅尺聯合申遺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白鶴梁題刻是享譽世界的長江歷史文化名片,更是中國農耕文明的濃縮史籍。9月23日,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館長、研究館員楊邦德透露,白鶴梁正在和埃及的尼羅尺石刻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白鶴梁是長江涪陵段江心的一道天然石樑。石樑上共有題刻187則,始刻於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前,生動反映了公元8—19世紀當地氣候、人文、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歷史和藝術價值。作為世界首座遺址類水下博物館,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楊邦德透露,白鶴梁題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填補了世界文化遺產在水文、水下文化遺產的空白。白鶴梁正在和埃及的尼羅尺石刻聯合申報,目前這項工作正有序推進。

而尼羅尺石刻是古埃及時代人們為了觀測尼羅河水位發明的一種水位測量標尺,並透過水位與作物收穫關係的經驗來確定稅收額。現存的尼羅尺主要位於尼羅河的上游及下游,沿河分佈在多處地點,主要包含三種形式:第一種是柱子,如開羅羅達島尼羅尺;第二種是臺階,如阿斯旺大象島尼羅尺;第三種是水井或水池,如阿斯旺北部康翁波神廟尼羅尺。

據第1眼-重慶廣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