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探索博物館互動新體驗,廣西博物館描繪新畫卷

廣西博物館溯源於1934年成立的廣西省立博物館,歷經新舊兩個社會的洗禮,八十八年來始終堅持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推動著廣西地區文化、科學和教育事業的發展,是廣西曆史最悠久、館藏珍貴文物數量最多的綜合性歷史、藝術類博物館。近年來,廣西博物館的發展進入了新階段,場館建設、陳列展覽和公共服務等各方面工作均呈現了時代新風貌,反映了時代新主題,迴應了時代新需求。2022年11月底,經過四年的精心籌備,穩步推進,改擴建後的廣西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這既是建館88週年的生日禮物,更預示著博物館將以更矯健的姿態開啟新徵程,建功新時代。

文旅融合,探索博物館互動新體驗,廣西博物館描繪新畫卷

場館升級:建新如故,煥發文博綜合體活力

1978年,廣西博物館與剛剛誕生的民族大道一起成為南寧市的新象徵,是國內最早開創“館苑結合”、“動靜相輔”模式的博物館。具有幹欄式建築特點的陳列大樓,在當時被評選為全國十大博物館建築之一,和大樓外頗具民族特色的文物苑相映成趣,是很多廣西人心目中最初的文博記憶。在40年後的2018年,廣西博物館迎來了首次閉館改擴建,在繼承原址風貌的基礎上,擴大增加功能分割槽,完善提升各項基礎設施,使得新館集經典懷舊景觀、休閒文化空間與現代科技設計於一體,再度成為城市文化新地標。

文旅融合,探索博物館互動新體驗,廣西博物館描繪新畫卷

走進新館,觀眾仍然可以看到外牆上的壯錦“四鳳朝陽”暗刻浮雕,陳列大樓裡從20世紀70年代儲存下來的,高達三層樓的大王椰和木棉樹瓷片壁畫,以及文物苑中原汁原味的風雨廊橋、吊腳樓群等民居。這些景緻不僅“建新如故”,還與周邊升級和開放的空間相得益彰。專案建成後,原有的建築得到了主體結構加固,新建的4層館體與舊館並行實現新舊建築無縫連線,廣西博物館陳列大樓建築面積將增加至33262。11㎡,新增建築面積近一倍,展廳面積由4000餘平方米擴大到1萬平方米,可展出的文物由之前的600多件增加至3000件以上。新建成的文物保護修復中心不僅擴大了面積,新增了掃描電鏡、顯微紅外光譜儀等先進的檢測分析儀器,還在功能上細分為陶瓷、金屬和紙質文物的保護修復區,優化了研究基礎條件,提升了文物保護修復能力,同時也可承擔“區域文物儲存環境監測中心”職責。在面向遊客開放的空間佈局上,廣西博物館將分為陳列展示區、互動服務區和室內外休閒文化區等,每個功能區均覆蓋有AR實景地圖導航等數字化資訊及管理系統,接入“一鍵遊廣西”平臺,為遊客提供需求全覆蓋、線上線下一站式的智慧化服務。展覽及服務空間也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和光影技術打造沉浸式觀展及互動體驗,努力做到技術運用與內容表現的無縫交融。為進一步提升特色空間品質,廣西博物館還對文物苑進行了改造,不僅保留了原有的民族建築,同時結合基本陳列展覽內容,以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及其所著《粵西遊記》為切入點,將廣西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山水文化融入規劃設計中,形成室內外一體化遊覽空間。

文旅融合,探索博物館互動新體驗,廣西博物館描繪新畫卷

2022年11月底,廣西博物館以全新面貌與觀眾見面,各項預熱活動已漸次展開。其中,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公佈的廣西博物館新視覺識別系統,就是提升推廣新館品牌形象舉措之一。新標識的核心元素與舊標識同樣來自館藏文物——一對“羽紋銅鳳燈”。新標識遵循了舊標識的設計理念,先進的工藝,靈動的造型,濃郁的生活氣息與廣闊的海上絲綢之路時代內涵兼備,象徵著廣西博物館的初心理念。新標識又在舊標識的基礎上運用了更流暢的線條,更鮮明的色彩和更顯著的地域文化特徵,展示出廣西博物館根植傳統、擁抱未來的辦館特色。視覺系統的更新預示著場館的全面升級,在改擴建進行的同時,廣西博物館也在同步建設國家4A級旅遊景區,致力於為廣大觀眾提供文旅融合的體驗場所,打造廣西優秀文化IP,為廣西建設文化旅遊強區作出積極貢獻。

陳列展覽:與時俱進,講好新時代廣西故事

在改擴建專案開始前,廣西博物館已有一系列呈現廣西曆史文化特色的展覽,如“甌駱遺粹——廣西百越文化文物陳列”“瓷美如花——館藏瓷器精品展”和“丹青桂韻”系列書畫展等。改擴建後,形成了更完善的展陳體系,從多角度系統呈現廣西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的發展之道。

廣西博物館首次推出了以通史體例來表現廣西曆史的陳列展覽,由古代和近現代兩個部分組成。其中,“廣西古代文明陳列”從社會發展的多種角度,講述了從舊石器時代到元明清時期波瀾壯闊的廣西古代歷史發展程序和成就,展現廣西曆史“悠久、多元、融合、開放、同心”的文化內涵。展覽遴選館藏曆史文物,包含廣西古人類、手斧、貝丘、大石鏟、巖畫、銅鼓、靈渠、巖洞葬、石刻、建築等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元素;彙集了近年來廣西考古的最新研究成果,如目前世界上考古發現年代最早的稻類遺存之一——隆安婭懷洞遺址,以及興安秦城、合浦大浪古城、合浦草鞋村、貴港貴城、龍州庭城、武宣勒馬漢城等秦漢時期城址的發掘成果等。“烽火南疆——廣西近現代史陳列”則透過館藏文物,再現歷史事件,講述英雄事蹟,詮釋偉大精神,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地展現1840-1949年廣西近現代的壯麗史詩,凝聚起永葆初心、牢記使命、奮勇爭先、砥礪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

文旅融合,探索博物館互動新體驗,廣西博物館描繪新畫卷

在基本陳列的基礎上,廣西博物館還精心策劃了系列專題展覽,深化拓展歷史主題的表現空間。

其中,“合浦啟航——廣西漢代海上絲綢之路”陳列注重對近年文物科技檢測及學術研究成果的吸收與轉換,在部分玻璃器皿的文物說明牌中標註其化學成分,如“鉛鋇玻璃”“低鈣高鋁鉀玻璃”和“鈉鈣玻璃”等,既便於普通觀眾理解同類材質的文物出現在不同分組的箇中緣由,也滿足了專業觀眾對展出文物及其深層資訊的讀取與研究。對於琳琅滿目、形貌各異的漢代珠飾,包括玻璃、水晶、綠柱石、玉髓、黃金等材質和勝形、獅形、龜形和蛙形等樣式,展覽均有針對文物特質的展陳設計。如將普通珠飾與波浪形展託相結合,耳璫採用垂直串聯的方式表現其實際佩戴的效果等,同時配合珠飾製作工藝等多媒體專案,讓觀眾能夠多角度、近距離地觀賞珠飾的奇趣之美,充分感受技術傳播和文化交流的題中之義,以見微知著的形式講述廣西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展中的獨特歷史地位,詮釋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核心絲路精神。

文旅融合,探索博物館互動新體驗,廣西博物館描繪新畫卷

“釉彩斑斕——館藏瓷器陳列”則以“釉”和“彩”為主線,將傳統氣息與現代風格有機統一,以流暢通透、簡潔明快的空間設計聚焦於館藏宋元明清時期的各類瓷器,展現其藝術之美與歷史文化內涵,進而反映社會審美變化與文化交流交融,充分展示中國瓷器延續至今的深遠影響。

文旅融合,探索博物館互動新體驗,廣西博物館描繪新畫卷

“匠心器韻——館藏工藝珍品陳列”遴選館藏工藝美術文物珍品,如玉器、竹木牙角雕刻、漆器和銅胎琺琅器等,展現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悠久的歷史、別具一格的風範、高超精湛的技藝和豐富多樣的形態,讓觀眾從中感悟中華文明的悠久與醇厚。同時,該展覽還將館藏廣西民族傳統工藝品坭興陶作為獨立單元進行展示,結合廣西欽州製陶史和坭興陶的六藝古法,展現了“無釉窯變”的特殊魅力和古代工匠高超的藝術創造力。

文旅融合,探索博物館互動新體驗,廣西博物館描繪新畫卷

“萬卷·書生——館藏古籍陳列”展示古籍尤其是廣西地區古籍的歷史源流、裝幀形式、古籍中記載的廣西,以及古籍的修復保護和利用等,呈現作為中華文化重要載體之一的古籍的豐富多彩及博大精深;“圖會前賢——館藏明清文人畫家作品展”從書齋、雅集、畫市、山林等不同地點漸入,從文人畫家的身世愛好、傳作心境、時代背景等角度切入解讀畫面細節,抓取式地揭示明清時期文人畫發展脈絡。

“亦奇亦趣——館藏文房用具陳列”以館藏古代文房用具為載體,展現古代文人述志於器,格物得趣的生活雅趣。

此外,廣西博物館還策劃了數字化陳列“鼓動八桂 聲震九州——廣西古代銅鼓展”,由線上展示平臺、線下數字化沉浸式互動體驗館兩個部分組成,旨在打造內容豐富、持續迭代、獨具特色的廣西古代銅鼓文化知識庫,能夠極大地拓展觀展體驗。

事實上,改擴建期間的廣西博物館館舍雖然暫不開放,但陳列展示工作卻從未停止,併為新館的展覽傳播開創了切實可行的新方法。如“紅旗漫卷壯鄉——文物圖片展”,創新採用了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雙線展覽”模式,先後在南寧、玉林和桂林等地巡展,吸引了數十萬觀眾。對於線下展覽無法充分呈現的內容,博物館工作人員對內容進行深挖、拓展、整合,以動畫、影片、直播、H5專題、主題海報製作等創意手法,更加生動鮮活地講好文物故事、英雄故事。在未來,廣西博物館的新館展覽也將延續上述多樣化的展陳方式,不斷推陳出新講好中國故事的廣西篇章。

公共服務:文旅融合,探索博物館互動新體驗

廣西博物館新增了四個互動服務區,分別是兒童考古探秘館、青少年活動中心、歷史小劇場與博物館文創商店等,與上述展覽體系有機融合。在改擴建閉館的4年間,廣西博物館從未間斷為觀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同時也為新館的社會教育和公共服務積累了眾多有益經驗,如:《博物館裡的廣西》系列科普影片、“館長說寶微影片”、“甌駱學堂”青少年曆史公益課堂、“跟著博物館遊廣西”研學專案……透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西博物館在閉館期間累計開展各類活動近600場,服務受眾約4000萬人次。新館開放後,廣西博物館將會繼續以館藏文物和展覽為依託,以靈活多變的形式豐富廣大觀眾的文化生活。

文旅融合,探索博物館互動新體驗,廣西博物館描繪新畫卷

新館互動區當中的兒童考古探秘館與青少年活動中心承擔了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在場館建設與課程活動設計上充分考慮青少年的成長特徵與需求,希望透過參與互動和學習實踐,分年齡階段增進青少年對歷史文化與民族文化的認知。例如,兒童考古探秘館分為“文物萌趣園”“寶藏創想園”“考古體驗園”與“文物修復園”四個區域,面向兒童觀眾設定多種活動區域與專案,透過模擬體驗廣西先民生活、考古探方和文物修復等活動,引導少年兒童理解古代文明與現代生活的聯絡。改擴建專案實施前,廣西博物館就經常因地制宜推出系列青少年教育活動,深受觀眾喜愛。專案完成後,新館的“青少年活動中心”面積擴大,功能改善,分為智慧教室、手工區和親子共享空間等區域,便於社會教育活動的擴容、提質與升級。

文旅融合,探索博物館互動新體驗,廣西博物館描繪新畫卷

目前,廣西博物館社會教育工作人員已經根據新館開放後的展覽內容,面向學校、家庭與社會編寫了新的課程活動方案。以青少年的道德素質、習慣養成、文化體育和藝術教育為主題,涵蓋廣西地區的社會文化變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過程和優秀文化傳承與創新等內容。升級改造期間,廣西博物館的線上課模式為滿足學校與社會關於歷史文化課程的需求提供了新渠道,比如拍攝製作文物主題音訊、短影片,進行課程直播等,個性化的趣味互動機制深受廣大觀眾歡迎。為此,在本次改擴建專案中,廣西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智慧教室也引入了“一平三端”處理系統,能夠對授課全過程的即時資料採集、雲端分析處理和即時結果反饋,還具有直錄播和雲直播互動功能,將繼續最佳化“線上+線下”社教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向更多的公眾傳遞“博物館的力量”。

文旅融合,探索博物館互動新體驗,廣西博物館描繪新畫卷

廣西博物館新館互動區當中的歷史小劇場、博物館文創商店和甌駱書房等也將進一步提升觀眾的參觀體驗。歷史小劇場的原創劇目以館藏文物和館內展覽作為表現主題,運用全息投影、虛擬現實和3DMapping等手段,融歷史、藝術與科技於一體,讓古代文物在現代藝術樣式的動態演繹中獲得新生。新館開放後,廣西博物館將在歷史小劇場推出首部原創多媒體舞臺秀《夢見甌駱》,以夢境之旅為線索,講述廣西的石鏟文化、花山文化、銅鼓文化與海絲文化,用沉浸式的“科技+藝術”表演形式充分展現廣西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博物館文創商店設定了文創展售區、文博書吧和休閒區。工作人員還為新館開放徵集了新創意,設計了新產品,展售區以廣西曆史文化、海絲文化、山水文化、紅色文化、民族文化和非遺文化為主題進行設定。博物館文創商店的升級,能夠更好地展示廣西的文化建設成果,同時讓觀眾觸控到、品嚐到和感受到地道的廣西特色,將博物館的“廣西禮物”帶回家。此外,廣西博物館新館還增添了館藏文獻公共閱覽室——甌駱書房作為對外公共服務空間,兼具學術、閱讀、觀景和休閒功能。互動區域各具功能,又融為一體,未來還將透過創意展示、節慶活動、演藝表演和科普研學等方式,提供高質量博物館文化產品,並逐步探索博物館夜間開放模式,為觀眾打造別緻體驗的“博物館奇妙夜”。

文旅融合,探索博物館互動新體驗,廣西博物館描繪新畫卷

堅韌不拔,篤實前行,守正創新,未來可期,經歷了八十八年的奮鬥,廣西博物館依然在路上。新館開放後,廣西博物館將繼續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教育於一體,依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中心區位優勢,努力建設成為南寧特色文化旅遊新景點,廣西首府文化建築新地標,國家重要文化陣地,國際文化交流平臺,以嶄新的面貌、奮進的精神和更高的水平服務社會和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