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把奶奶的勤勞堅韌寫下來

浙江杭州的傳主施鴻昌前些天拿到了家傳平臺為他編寫的傳記。施鴻昌寫家傳,為的是記錄勤勞堅韌、誠實守信的奶奶,“寫下來了,就不會被遺忘”。以下是施鴻昌的講述。

1932年,我爺爺久病不治撒手人寰,丟下奶奶和兩個年幼的兒子。當時家裡為給爺爺治病,負債累累。債主和鄉里族老商量,提出讓奶奶改嫁還債,兩個孩子過繼族人。奶奶堅決反對,與債主一一寫好欠條,簽字畫押,承諾只要她活著,一定連本帶息還清。

帶著我父親和我叔叔,奶奶從蕭山來到杭州,很快找到了做保姆的工作,條件是父親可以在僱主家吃飯,但要給僱主幹活。叔叔當時只有三歲,只能暫時寄養在熟人家裡。為了早日還清債務,奶奶忍受著骨肉分離的痛苦,開始了漫長的還債之路。幾年後,她來到一個大戶人家做保姆。東家的兒子曾在美國留學,回國後信奉實業救國之路。家中來往之人不乏竺可楨、蘇步青這樣的學者。

1937年,日本人進攻上海,東家要往大後方轉移,奶奶帶著父親,跟著東家輾轉江西、湖南、湖北、重慶。離開杭州前,奶奶預支了一個月的工資和積蓄,回到蕭山,又還清了其中一筆債,承諾只要她活著回來,剩下的都會還清。

抗戰勝利後,奶奶於1946年回到杭州,繼續掙錢還債。直到1948年,奶奶終於連本帶息還清了所有債務,總計三百六十大洋。她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勤奮,用行動詮釋了“誠信”二字,兌現承諾,贏得了老家所有人的尊重。

我一直記得奶奶墓誌銘中的一段話:“父親早逝,兄弟皆幼;母親含辛茹苦,躬背親養,挽已傾之家。令丁興家旺,閤家上下,皆受其恩惠……”這段話代表了子輩的心聲,也代表了孫輩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