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選擇鄭和下西洋的動機何在?

明成祖選擇鄭和下西洋的動機何在?

文/姜衛華

鄭和出生於明洪武四年,雲南人,小名三寶,又作三保。洪武十三年

1381

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三保

10

歲,被擄入明營,被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難之變中,馬三保在河北鄭州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明成祖朱棣認為馬姓不能登三寶殿,因此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保鄭姓,改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宣德六年欽封鄭和為三保太監。

明成祖選擇鄭和下西洋的動機何在?

明成祖朱棣為何要挑選鄭和下西洋?其原因

主要

有以下四點:

一是鄭和少年時就在朱棣身邊長大,跟著朱棣南征北戰,是

“靖難之役”的有功之臣,並被朱棣皇帝視為心腹。鄭和懂兵法,有謀略,英勇善戰,具有軍事指揮才能。

二是鄭和知識豐富,熟悉西洋各國的歷史、地理、文化、宗教,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特別是永樂二年出使日本,透過鄭和的外交活動,使得日本國主動出兵清剿在中國沿海的倭寇,並與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簽訂貿易條約。這些外交成果使朱棣皇帝十分滿意,併為下西洋解除了後顧之憂。

三是鄭和具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識。鄭和從小就從其父親那裡得到有關的航海知識,熟悉海洋,嚮往航海。在鄭和擔任內宮監太監時,營造宮殿,監造船舶,有造船經驗。

四是鄭和身份特殊,他是伊斯蘭教徒,熟悉伊斯蘭教義、教規和宗教習俗。鄭和又是佛家弟子,他自稱是

“奉佛信官”“菩薩戒弟子”,他熟悉、尊重佛教。而鄭和下西洋途經的國家、地方,不是信奉伊斯蘭教,便是信奉佛教。共同的宗教信仰,有利於溝通相互關係。

正是由於鄭和自身條件和所具備的才能、素質才為朱棣皇帝所賞識,並委於重任,成為下西洋船隊的統帥。

明成祖選擇鄭和下西洋的動機何在?

明朝初年,正是國勢向上發展的時期。這時在北方,蒙古的勢力已被驅逐出長城以外,明朝的封建統治已十分鞏固,加上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國勢日趨強盛,這就有可能使它向海外發展。朱棣自認為是

“奉天命天君主天下”的“供主”,要海外各國都來朝貢。和歷代功利主義的封建帝王一樣,朱棣也是一個功利主義者,他也要宣揚國威,向外示富。這也是明成祖朱棣派遣他出使“西洋”的動機和目的。

到了永樂年間,由於國力強盛,朱棣要建立一個天朝大國的思想就更加強烈。明成祖的個性好大喜功,常常向異域顯示中國的富強,對明朝初期對海外的消極政策深表不滿,故朝廷對外政策為之一變,即位後便派宦官出國,召各國來朝,此舉無疑可以提高明成祖的威望。鄭和下西洋便可以在國外顯耀兵力,向海外各國誇示中國的富強,宣揚明朝的威德。同時他還想用揚威海外來緩和國內國內一部分人對他武力奪取皇位的不滿。

明成祖選擇鄭和下西洋的動機何在?

有猜測說朱棣派鄭和下

“西洋”,是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明成祖的皇位是發動靖難之變後,從侄兒建文帝手中奪得的。這在猜忌心很重的朱棣看來,自然是一件最不放心的事。明成祖懷疑他逃到海外避難,恐怕他將來對自己構成威脅,所以派鄭和下西洋暗中偵察建文帝的蹤跡,以杜絕後患。鄭和率領的龐大船隊,就其活動的性質來說,既不是一般的商船隊,也不是一般的外交使團,而是由封建統治者組織的兼有外交和貿易雙重任務的船隊。

自明代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鄭和受朝廷派遣,率領規模巨大的船隊七次出海遠航,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同南洋、印度洋的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的友好和平交流。鄭和下西洋時間之長、規模之大、範圍之廣都是空前的。它不僅在航海活動上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而且對發展中國與亞洲各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友好關係,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明成祖選擇鄭和下西洋的動機何在?

鄭和下西洋不但具有歷史意義,而且還有許多超出航海之外的解讀。

“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鄭和的遠航,比哥倫布達到美洲和達。伽馬繞好望角到印度,要早半個多世紀。所以,鄭和下西洋不但是我國航海史上的著名大事,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創舉。

原作者:姜衛華1

原連結:https://blog。sina。com。cn/s/blog_7f79bcbd0102x1p7。html

宣告:本文內容來自部落格作者,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絡新浪客服。本賬號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