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塞牙”怎麼辦?

咱們今天開門見山,說說種植牙的硬傷!

食物嵌塞,大白話兒就是“塞牙”,這個很麻煩,處理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今天我們來聊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避免它出現是最理想的狀態,如何避免呢?儘可能早的種植是最有效的辦法,骨高度、寬度損失越少越容易減少塞牙的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牙槽骨會出現程度不同的吸收,那麼,出現“塞牙”的機率也會相應的增加,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程度隨時間變化的過程,醫生的心裡非常明確這一點,但限於溝通時間的不足不能詳細到這個程度,考慮患者意願也不便極力推薦即拔即種,但即拔即種基於從後續使用感受這個理由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是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相同的牙槽骨吸收吶,或是每一個人都是按一年一毫米的確定速度來向下吸收呢?答案是否定的,每一個個體都不一樣,它們是不正比例關係,而是正相關的一種現象。

種植牙“塞牙”怎麼辦?

整個種植牙治療的過程,從大的方面來說是兩個階段,一個是外科階段:拔牙、種植、植骨、穿竇、二期手術等等都是外科環節,另一個就是修復環節,包括提取準確的模型,或者是數字“模型”,工廠製作修復體及相應配件,待工件返回後,醫生要在患者口內試戴、調磨,必要時還要試用一段時間,部分修復體在經過以上環節後,可能還需要返廠調整、定型,甚至個別複雜的修復體要反覆以上流程多次,可以看出整個過程是十分繁瑣的。

那麼,在如此繁瑣的過程中,我們如何來保證最終的假牙它是好用的呢?對於一個使用者來說,沒有辦法去了解和掌握這些細節,衡量的標準就是好用不好用,所以,醫生也必須在所有環節中把患者的關切當做第一重要的因素,這就是我們臨床工作中常說的以修復為導向的種植,換句話說,雖然你外科是處在前面的流程,但在外科的各個環節中都要考慮最終修復體是否好用這個技術核心。

現在我們在說什麼?我們在說“塞牙”,塞牙是所有使用感受中的重要構成,那我們依據“以修復為導向的種植”這樣一個原因,我們就必須在外科實踐中就必須想到如何在前期環節中儘可能的避免出現“塞牙”的情況,或是減少出現“塞牙”的因素。

牙齒的外形特徵,決定了牙齒之間的鄰接關係,還有參與其中的牙齦乳頭,共同組成了這樣一個小環境,這種小環境會因為一些原因被打破,牙齒的外形結構被破壞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形式,比如牙齒相鄰的一面發生齲壞,有一個洞,這時候“塞牙”就成了一種必然,下來就是我們說過多次的牙齦萎縮,牙齦乳頭消失,也同樣破壞了這個小環境,比如牙周疾病導致的牙齦萎縮,會出現很多牙之間出現塞牙的問題。

種植牙“塞牙”怎麼辦?

我們現在來把前面說的在天然牙上發生的事情,延伸到種植牙上,我們看看有什麼不同,而我們又能做什麼,天然牙有齲壞,而我們的種植牙冠不會出現同樣的問題,但先別高興,它雖然不會蛀,但它會因為咬硬物而崩損,我們稱之為“崩瓷”,崩瓷如果發生在鄰接面上自然也會出現塞牙,但這不是我們要討論的塞牙,因為這算意外,不能算是缺點。

我們說說製作好的牙冠,如果製作好的牙冠在外型沒有受損的情況下還會塞牙,這就是缺點了,比如與鄰牙鄰接不夠緊密,出現縫隙,這樣勢必會出現塞牙,牙冠的體部不夠“胖”,加寬了需要牙齦乳頭充塞的空間,這樣人為的留出了存留食物的地方,出現了塞牙的情況,所以,在“塞牙”這樣一件事情上,加工廠方面也脫不開干係。好在除了醫生是專業人員以外,工廠技師的專業度就更牛X了。所以如何處理牙冠的外形也是一個度的問題,它會造成不同的結果,同樣我們也可以利用牙冠外形來改善可能發生的“塞牙”。

“塞牙”我們已經說的差不多了,我們來說說另外三種情況,我前面說過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是“牙槽骨吸收”,即然是牙槽骨吸收,我們前面說到的可以避免的方法就都能減少對應情況的發生,它們包括:早期治療,以修復為導向的種植手術,加工廠製作過程中的作為等,針對這幾種情況都是有用的,只是有不同的偏重和具體的技巧而已。

這一點從後期的修復角度就無能為力了,想要避免就必須從源頭的早期治療和外科手術中想辦法了!

就美觀這一點來說在修復的環節中有一個補救的辦法,就加牙齦瓷,就是在做好的牙冠上原本應該是牙齦的地方燒結一層與牙齦顏色相仿的釉瓷。

今天的文章相對難理解一些,可能會有很多朋友不能看到這裡,但如果你看到了這裡,說明你有非常好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再次感謝你們的陪伴與鼓勵!謝謝你們!咱們下期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