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士】夏季溼疹人人皆知,不分季節,不分季節,發病率高一些

溼疹人人皆知,非常常見,不分季節,夏季發病率高一些,發病症狀無性別、年齡區分。中醫把溼疹稱之為“溼瘡”,皮疹呈多種形態,發無定處,易於溼爛流津的異癢性滲出性面板病。

中醫對於不同症狀表現的溼疹,叫法也不同,大致可以分為侷限性和泛發性兩大類。例如泛發全身,浸淫遍體,滲水極多者名“浸淫瘡”;周身遍起紅粟,瘙癢極盛的為“粟瘡”;抓之出血者名“血風瘡”;若侷限在一處的被稱為“溼毒瘡”。還有根據發病部位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稱如:“旋耳瘡”、“腎囊風”、“面油風”等等稱呼。此外,嬰幼兒溼疹稱“胎瘡”、“奶癬”。

中醫認為溼疹的病因以內因為主,不外溼、熱、風三者。

1。溼:脾主溼,脾失健運,飲食失宜,溼從內生。如飲茶酒而生茶溼、酒溼,多吃魚腥、海味、五辛發物而生溼熱,多吃生冷水果則損傷脾陽而水溼內生。

2。熱:心主火,心主血脈,凡心緒煩擾,神志不寧,心經有火,血熱內生。青年人血氣方盛,嬰兒胎中遺熱,都是血熱的由來。脾溼血熱,溼熱相結,浸淫肌膚而成瘡。

3。風:可由經常滲水,導致人體陰血不足。或因溼熱內蘊,復受外風。又或是過食辛辣香燥之物,而使血燥生風。

根據溼、熱、風三者在患者體內的多少不一,而表現出來的症狀也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大致分為以下幾種型別進行治療。

1。溼熱型:由於血熱脾溼,浸淫肌膚。多見於急性溼疹、脂溢性溼疹以及慢性溼疹急性發作期,症見:面板起紅斑水皰,瘙癢劇烈,黃水淋漓,氣味腥而且粘,有糜爛、脫皮、結痂等症狀,患者伴有大便幹,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清熱利溼。

2。脾溼型:由脾運失健,溼從內生,浸淫成瘡。多見於亞急性溼疹或泛發性溼疹。症見:面板起水皰,色暗淡不紅,瘙癢出水。或有胃脘痛,飲食不多,面色萎黃,腿腳浮腫,大便溏,尿微黃等。舌淡,苔白膩、脈緩滑。治宜:健脾祛溼。

3血熱型:由於內蘊溼熱,外受於風,熱重於溼,相當於丘疹性溼疹。症見:遍身起紅丘疹,瘙癢劇烈,搔破出血,脈弦滑,舌質紅,苔薄黃。治宜:涼血清熱,祛風除溼。

4。陰傷型:由於滲水日久傷陰耗血,血燥生風。多見於亞急性、泛發性溼疹。症見:面板浸潤,乾燥脫屑,瘙癢劇烈,略見出水。舌紅、苔光,脈弦滑細。治宜:滋陰養血,除溼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