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醫學科普文章是什麼樣的

現在有很多醫生,醫學生甚至一些知名的專家在線上平臺上做科普,發表各種文章和影片,起到了普及醫學知識、提高大眾的醫學素養的作用,總的來說肯定是利大於弊的。一篇好的醫學科普文章並不亞於寫一篇專業的論文,不僅要有科學依據,邏輯嚴謹,還要通俗易懂有趣,能夠吸引老百姓的注意力。有時候對於我不瞭解的問題或者疾病,我會查專業文獻和教材,以及部分科普文章和影片來快速的瞭解某些醫學知識和疾病,其中我發現不少醫學科普文章和影片是有很大問題的,甚至容易誤導老百姓。如果一篇科普文章謊話連篇,漏洞百出,其實比較容易被人發現,但是可怕的是有的科普文章把真實正確的事情和謬誤混雜在一起說,這種真的假的資訊混在一起就很有欺騙性了,不容易被發現。網上這種真的假的混在一起說的科普文章不少,特別是在百度上。下面我就列舉幾種不好的科普文章型別。

一、恐嚇式科普。

這種科普文章在百度上比較常見,在我們耳鼻喉專業,有幾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比如鼻涕帶血——鼻咽癌,小孩子感冒後聲音嘶啞——急性喉炎——憋氣死人。鼻涕帶血確實有可能是鼻咽癌,小朋友感冒後聲音嘶啞確實有可能是急性喉炎,急性喉炎極少數情況下確實有憋氣死人的風險。但是鼻涕帶血是鼻咽癌引起的可能性極低,絕大多數都是鼻炎和鼻竇炎引起,經常揉鼻子摳鼻子也可以引起,這是最常見的原因。感冒後出現急性喉炎本身就不多見,出現憋氣死人就更少見了,多數都是可以自愈的。但是某些醫生把最可能的情況不怎麼說,一筆帶過,把極其罕見的情況大說特說,特別強調有這個可能性。我在門診就經常碰見因為鼻涕帶血,百度上一查以為是鼻咽癌,然後過來就診的患者,經過檢查全部都排除了鼻咽癌的可能,至少到現在還沒有碰到過真的是鼻咽癌的。

二、含糊其辭式科普

這類科普文章也比較常見,要麼就是作者其實對這個疾病本身瞭解不夠深入,科普之前沒有認真查閱資料,所以只能講的比較含糊表淺,要麼就是這個疾病確實比較複雜,機制還沒弄清楚,一時半會講不清楚,只能講個大概。後面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是前面這種情況更多,多數是作者自身沒有認真準備,知識不夠。這類科普文章往往會有很多“大約”、“大概”、“左右”、“可能”,很少有具體的資料和百分比,治癒率,複發率等等具體的資料,這些資料往往是在專業的文章或者指南上才有,需要查詢和認真閱讀才能知道的。

這類科普文章的作者,往往只是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和碰到的特殊案例來講,有的甚至和公認的結論都不一致,容易誤導讀者。

那麼什麼樣的科普文章是比較好的呢。

首先就是通俗易懂,這點大家好理解,寫的再好,如果都是專業概念,估計老百姓看也看不懂了。

其次就是引用了相關的研究資料和具體數值。比如我之前寫的不少科普文章,包括洗鼻子的文章,都有專業論文的截圖,有相關文獻的引用。比如鼻涕帶血,是鼻咽癌引起的機率是10萬分之幾,你們可以想想這個機率大不大,肯定不像百度上面寫的鼻涕帶血很有可能是鼻咽癌這麼誇張吧。

第三就是圖文並茂,因為醫學知識比較專業,解剖結構老百姓一般不是很瞭解,在解釋疾病的時候如果能配合模擬圖那麼效果就更好了。

好了,這是我看了不少科普文章,自己也寫了不少科普文章的感想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