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口腔博士徐夢婷: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家庭與生活報記者 陳健

本期受訪專家:徐夢婷

華西口腔博士徐夢婷: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口腔科主治醫師,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口腔正畸博士,中華口腔醫學會會員、口腔正畸專業委員會會員,隱適美認證醫師。

“三妹,現在醫學技術越來越厲害了,你看箍牙齒居然都可以隱形。記得十多年前我讀小學時箍牙老是嫌那個金屬絲不好看,一說話就要露出來,我那時自尊心又特強,生怕遭同學們笑話,弄得有段時間都不愛說話。現在想起來挺可笑的,其實箍牙時金屬絲也只是暫時的,它帶來的好處將伴隨一生。”“聽說箍牙後不能拔牙哦,而且還要長期戴保持器……”一天下班坐地鐵,兩名女乘客看到車廂裡掛著的矯正牙齒的介紹熱絡地聊了起來。

她倆對話引起了劍哥的關注,是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的追求更加迫切,而口腔正畸對不少人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甚至連“見多識廣”的劍哥對其中的許多知識點都搞不懂,看來需要充電學習咯。經過一番打探劍哥瞭解到,徐夢婷博士對於青少年早期矯治、成人矯治、正畸美學具有豐富經驗。於是,近日劍哥專程來到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口腔科採訪了徐夢婷博士。

“傳統的矯正方法是把金屬託槽和鋼絲固定在牙齒上,現在已經有了半隱形的陶瓷託槽,粘在牙齒內側正面看不見的舌側託槽,還有可以自己取戴的隱形牙套,美觀性得到了很大改善。”聊起口腔正畸,徐醫生娓娓道來。

“哪些情況需要進行矯正?”“是否有年齡限制?”緊接著,劍哥一股腦地丟擲了多個相關問題。聞聽此言,徐醫生淡淡一笑加快了語速答道,目前錯合畸形的比例較高,包括牙列擁擠(牙齒不整齊),深覆合深覆蓋(天包地),反合(地包天)等,不僅影響面容美觀和咀嚼功能,還會導致牙齒不易清潔出現牙齦炎症,某些情況還會引起咬合創傷,導致牙齒髮炎、鬆動,這些情況都需要進行矯正。另外容易被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不美觀的牙齒往往會影響青少年在青春期的社會心理健康,容易產生不自信的想法,不敢開懷大笑。

“因此定期檢查,早期干預是非常必要的,並不需要等到換完牙再矯正,否則可能會錯過某些問題的最佳矯正時期。”徐醫生繼續講解說,不同年齡段糾正的錯合畸形不同,3~4歲乳牙期主要糾正乳牙反合(地包天);7~10歲換牙期主要解決骨性(如牙弓狹窄、頜骨前突或後縮)及功能性(如反合、深覆合)問題,間隙足夠的情況下可簡單排列前牙;11~12 歲恆牙期就可進行全口矯治。很多患者擔心成年後不能矯正,其實牙周健康的情況下,正畸沒有絕對的年齡限制,我接診的患者中年齡最大的有60歲。跟患者溝通的時候我喜歡這樣比喻: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矯正也是這樣。”

“眾所周知,牙齒的矯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麼,整個過程是怎樣的呢?”據徐醫生介紹,工作中常有患者諮詢這個問題以便在治療的過程中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學習,規範的正畸流程是:資料收集(X片或CT,口內相,面相,模型)—制定方案—開始矯正(1~2個月複診進行加力或調整,週期1~3年)—矯正結束佩戴保持器。如果正畸流程不規範可能導致正畸風險增加,效果不理想。“不管我們採用哪種方法矯正,在矯正完成後都需要佩戴保持器,建議第一年除了吃飯時取下來以外,全天都需要佩戴,第二年開始晚上佩戴,這樣可以使牙齒在理想的位置更加穩定。如果保持器沒戴好,前期矯正的效果就會受到影響。”徐醫生特別補充道。

作為一名口腔正畸博士,徐醫生也隨時關注著學科的前沿技術方面的資訊,採訪將結束時她憧憬道:“數字化是正畸發展的趨勢,依託數字化設計和3D列印技術,固定或隱形的個性化矯治器可以更好地提高正畸效率及安全性。希望未來患者矯正時不用再擔心美觀和疼痛等問題。”

華西口腔博士徐夢婷: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