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之養生要調節情緒

養生要調節情緒 的各種生理活動,不良的狀態會給人的身體健康帶來不自的後果。

《黃帝內經》 有云:“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饗食洩,故氣上矣”的說法。

高興愉快、歡樂等是積極的良好情結,它們能提高人的種系的活力,保持機體內分泌的平衡,使體內各器系的活動協調一致,有助於充分發個機體的潛在能力,因此能使人精力充沛、身體健康。由此看來,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結,己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下列途徑將有助於:

1、加強思想修養、用理智代替感情,對人生、對社會持正確態度;正確觀察分析客觀事物,冷靜保持良好的情緒。穩妥處理各種問題,打消不合現實的想法與要求。

2、儘快消除不愉快事情的困擾。

3、心胸寬闊,為人寬容、和善,搞好人際關係,創造寬鬆和諧的環境。

4、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狂喜、暴怒,善於用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一旦發生急劇反常的情況應迅速用轉移法轉移。

5、積極參與正當社會活動,調節情感,增進友誼。堅持身體鍛鍊。俗話說,“健康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身體”。只有體格強壯,才會朝氣蓬勃,充滿活力,易於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情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全球性研究發現,在保持健康的四大基石中,合理膳食的重要性,適量運動為15%,戒菸限酒佔10%,而心理平衡佔了50%。所以要保持健康最要緊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態,要多看自己的優點,千萬不要做無謂的橫向或縱向的比較,否則容易產生心理失衡力陡然上升。當然,慾望是無止境的,不平衡是絕對的。所以做人必須學會放棄,學會自我我減壓,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心理上的不平衡,才能永葆淡泊、樂觀的良好心態。